<返回更多

公司无故辞退你还不赔偿?这3种做法,教你拿回赔偿

2020-05-08    
加入收藏

最近,小尊看到有不少的朋友来咨询被公司辞退,怎么拿到赔偿的事情。

确实,最近复工之后,小尊发现不少朋友反而成为了失业人员,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公司想要缩减支出而辞退员工,但是不管怎么说,该给的赔偿还是要给的!

尤其是在职场生活中,很多员工其实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在公司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大部分人现在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但是却不能轻易辞职,因为生活所迫,有很多人在遇到公司的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有时候只能咬咬牙坚持。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公司辞退你的维权方法!

公司无故辞退你还不赔偿?这3种做法,教你拿回赔偿

 

一留!

顾名思义,留下。

法治社会说话做事讲求个有凭有据,职场也一样。

在接到单位辞退通知时,第一时间将辞退通知、劳动合同、工作证(工牌)、工资记录等工作证明材料保存下来。

小尊知道这听起来有些残忍,毕竟很少有人能做到面对前任留下的物件波澜不惊。但是钱和人总得留住一个不是。这些工作证明材料,是证明劳动关系的关键证据,一旦哪天和用人单位闹上庭,这些可就是咱劳动者的护身符。

小尊也见过很多因为不能提供劳动证明而被驳回的劳动争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办理离职手续时,HR可能会要求劳动者签收一份类似于“因劳动者个人原因离职”的文件。此时咱一定要擦亮眼睛,面对对己方及其不利的声明,不要轻易妥协。

公司无故辞退你还不赔偿?这3种做法,教你拿回赔偿

 

二问!

既然辞退事实已经发生,我们就千万不能走学生时期参加考试时“参考—查成绩—自责”的老路。

首先要静下心来分析原因,是工作能力不足、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还是公司部门整合,岗位合并缩减。接着询问上级自己被开除的原因,是否存在调岗的可能。

如果非因己方原因被辞退,公司又无法提供调岗机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以劳动者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结合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一年计一个月工资,半年计半个月工资向劳动者支付。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立即离职的,还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待通知金。可能的话,劳动者应当保存与用人单位协商的书面文件,以备有据可查。

公司无故辞退你还不赔偿?这3种做法,教你拿回赔偿

 

三求助!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无法就解除劳动关系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的,劳动者可以向企业工会或公司所在地街道工会反映情况,寻求帮助。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维护职工利益。

即便劳动者所在公司没有成立工会组织,劳动者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工会。工会办事大厅的咨询窗口依旧向劳动者开放。工会将为劳动者提供咨询、协调、法律援助等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帮扶服务。

此外,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也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劳动者可以拨打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电话,请求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协调处理。

公司无故辞退你还不赔偿?这3种做法,教你拿回赔偿

 

如果上述方法都没能解决你的问题,那么,只能启用最后一步杀手锏,“找法院”!

但此“法院”非彼“法院”。

劳动争议遵循“仲裁前置”原则。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应当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下设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交以下资料:

1. 身份证明

2. 劳动仲裁申请书

3. 劳动合同、工资单等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4.辞退通知等劳动纠纷证明。

(此时一留所指向的材料就能发挥大作用)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此“多管齐下”,在辞退大局已定的情势下,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经济补偿,作为职业空档期的生活保障。

公司无故辞退你还不赔偿?这3种做法,教你拿回赔偿

 

最后来说说,我们应该要求的赔偿金额怎么算呢?

《劳动合同法》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而四十七条规定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生活不易,却还有无良老板剥削自己,但是不要怕,记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