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长江三峡和王家坝有多重要?来看数据

2020-07-31    
加入收藏

正值“七下八上”的关键时期,长江淮河太湖高水位缓退,西南地区将有强降雨,我国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在今年持续强降雨的笼罩之下,局部受灾严重,但7月13日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入汛以来,全国洪涝灾害受灾人口、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5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7.3%、51.2%、69.3%和9.4%。

滚动预测预报,及时通报雨水情信息;科学调度水工程,拦洪削峰……在水情灾害减轻的背后,是预测预报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重大水工程的协同作战,一系列精细措施守护着江河安澜。

精准预测

铸就第一道防线

进入7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

“防汛抗旱大体可分为预测预报、水工程调度和抢险救援三个阶段。”水利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显然,第一阶段的预测预报尤为重要。

“从3月28日入汛以来,我们即开始滚动预报预测并进行会商研判。”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技术信息处处长王为介绍说,“进入6月后,随着汛情形势日趋严峻,我们在加密预测预报频次的同时,也提高会商频率,每天至少会商一次,多的时候可能有两三次。”

一天至少两次,多时五到六次,不分昼夜——水利部的会商越来越密集。也正是通过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以及密集的会商,各相关部门互联互通,准确、全面把握雨水情信息,分析、研判各地实时防汛形势,为随后的工作部署提供了前提与基础。

王为介绍,针对当前长江、太湖、淮河的汛情,水利部除了内部会商部署外,还随时与水利部长江委、太湖局、淮委和有关省水利厅进行视频连线,进一步研究细化三峡等水库以及蒙洼等蓄滞洪区的运用调度措施,太湖超标准洪水应急调度方案以及淮河洪水应对措施。

为了给防汛工作提供更有利的信息支撑,气象部门直接将气象站建在了江河边上。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巢湖及各河流水位持续上涨。被誉为安徽省合肥市两大“水缸”的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均超汛限水位,已启动泄流。

7月22日,合肥市气象局深入巢湖沿线区域,实地勘察选址,先后在巢湖沿岸的滨湖岸上草原、巢湖市双桥河大桥、肥东县长临河桂花台三地,应急布设3个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实时测量巢湖湖面风速、雨量等,重点关注南风和大浪对巢湖大堤的影响,为大堤抗洪水抗风浪提供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

7月26日上午11时10分许,受巢湖持续高水位影响,综合考虑气象部门“下午到夜里巢湖、庐江南部局部降雨超80毫米”的预报结论,合肥市启用蒋口河联圩分洪。

合肥市气象局局长程文杰说,蒋口河联圩破圩主要基于当前水位和对未来水情的判断,在气象预报基础上,水文部门对流域上涨情况进行预测,共同确保对上游来水、预期降水、河湖入水研判精准,为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水工程联合调度

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今年6月以来,强降雨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南北约600公里范围内,累积降雨量较常年偏多4成至1.2倍,最大点雨量江西上饶婺源达1966毫米,相当于北京三年的降雨量,历史罕见。

超历史的降雨量致使众多河流超警、多地被淹,那么,在预测预报、科学部署的基础上,还有什么防洪“大招”?

水工程联合调度也铸就了防洪的“铁壁铜墙”。

7月27日,三峡大坝迎来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当天14时洪峰流量达到60000立方米每秒,三峡大坝拦洪削峰36.7%。

据介绍,自7月18日起,在保障长江中下游干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三峡枢纽工程按照长江委要求,连续9次调整下泄流量。25日12时,三峡库水位已降至158.56米,预留防洪库容141.08亿立方米,为迎战本轮洪水作好了充足的准备。

长江三峡和王家坝有多重要?来看数据

“通过三峡及上中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我们有效地降低了下游水位。虽然强降雨集中,支流来水量大,但是通过这些水库联合调度,我们确保了长江干流各个控制性站点水位不超过保证水位,水库群联合调度效益显著。”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介绍。

7月23日13时许,开闸泄洪超过76小时之后,淮河王家坝闸缓缓关闭,累计蓄洪量3.75亿立方米。这背后则是科学调度水库和行蓄洪区的功劳。

长江三峡和王家坝有多重要?来看数据

据介绍,为迎战此次洪水,水利部科学调度淮河上游骨干水库,提前预泄梅山、洪泽湖等水库(湖泊)水量9.48亿立方米,为迎战洪水腾出库容。精细调度梅山、响洪甸、板桥、宿鸭湖、燕山等骨干水库,累计拦蓄洪水18.43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了水库拦洪削峰错峰作用,避免了下游老王坡等蓄滞洪区的分洪启用,降低淮河干流水位0.2~0.3米。

同时,蒙洼等7处行蓄洪区的有效运用,降低了淮河上中游干流洪峰水位0.20~0.40米,有利于洪水下泄,减轻了干流堤防的防守压力。

拦洪削峰错峰,水库的减灾效益在水利部的统一调度下,在防汛大局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未来可新增防洪库容90亿立方米

防御大洪水能力将逐年提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已建成5级以上堤防31.2万公里、水库9.8万座、水闸10.4万座、国家级蓄滞洪区98个,设立报汛站12万余个,并在2076个县建设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大江大河防御大洪水能力逐年提高。

但专家也表示,阶段性的进步后,也应该看到一些问题。目前防洪体系确实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大江大河缺乏控制性枢纽,洪水调控手段不足,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仍然较低等。

值得期待的是,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

7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会议研究了今年及后续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排,要求抓紧推进建设,增强防御水旱灾害能力。

随着这150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建成,我国将可新增防洪库容90亿立方米。

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在7月13日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表示,“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这么大的降雨,多数情况还可以,上游水库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90亿库容对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来说非常重要。”

同时,这150项重大水利工程还将治理河道295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2800万亩,增加年供水能力420亿立方米。这些能力的提升对确保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叶建春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继续细化相关措施,争取让重大水利工程多开工、早开工,尽早发挥工程效益。

长江三峡和王家坝有多重要?来看数据

作者:王菡娟 魏宇翔

编辑:黄喆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