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常误为身体不舒服

2021-04-30  扬子晚报  
加入收藏

心理调查

随着几声忙音,最后一个孩子也选择不回来吃饭,满桌的饭菜旁只有一个孤独的身影。还记得这则曾经触动人心的公益广告吗?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发布了《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其中提到,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存在抑郁状态。(平均样本年龄为69.36岁)本报记者也联系了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临床心理科的张嫚茹医生,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读。

通讯员 张婷

实习生 邵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1/3老人存在抑郁状态

报告指出,在老年群体中,抑郁是常见的心理症状之一。在对北京市老年人的调查后发现,约有五分之一(19.05%)的老年人处于轻度抑郁状态,近十分之一(12.17%)的老年人存在中高程度的抑郁情绪。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婚姻状态和不同家庭结构的老人在抑郁得分方面并无显著差异。这意味着抑郁的发生非常普遍,可能侵害每一位老人的心理健康。

我国实行健康档案以来,对老人的年龄定义是大于或等于65岁。张嫚茹医生表示,退休是心理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繁忙的工作中回到家庭,生活环境的转变会让人一时无所适从。很多人退休之后感到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没有同事间的交流,子女忙于工作,人往往感到孤独,甚至会引发人格的改变,逐步走向偏执和冷漠。在医学上有专门的名词来形容退休后的这种状态,即离退休综合征。随着年纪的增长,假如子女对老人的关心不足或是家庭关系不好,还会引发空巢综合征等问题。此外,退休还带来经济上的问题,退休金与正式工资之间的差距对许多人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有些老人会担心生活质量面临着急速下降,心态在盘算中失衡。

对身体状况的过分担忧,也会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楼爬不动了、觉睡不好了……这些症状都让老年人十分紧张。衰老与疾病使机体每况愈下,许多老年人因此焦虑,甚至绝望。除了自身的衰老之外,以前同事、朋友们的离世,也会给老人带来心理打击,也会引发悲凉的情绪。

“老伴”的支持很重要

记者在之前的采访中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太太,丈夫走了之后,她对着遗物默默伤心数年。老太太睡觉睡不好,整夜胡思乱想,总觉得当时要是多陪陪他,照顾得更精心,抢救得更积极,是不是他就不会去世了?面对老太太的这种心态,心理医生在门诊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让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不用照顾体弱多病的老伴了,总算有了自己的时间,是不是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是不是可以多陪一陪儿子和孙子了?老太太的家庭也给了她很大的支持,老太太才逐渐把心态转变过来。

张嫚茹医生表示,在人生的诸多关系中,夫妻关系可能是最为长久且同步的一种,相互扶持的配偶的离世会对老年人造成重大的打击。

在家庭之外,积极地发展一些兴趣爱好是很好的选择,譬如体育锻炼。张嫚茹医生解释道,这是因为参与体育锻炼客观上来说可以减缓机体的老化,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锻炼老年人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相接触,扩大生活圈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同时,与同龄人在一起,对衰老的恐惧也会降低,幸福感得到了提升。“参加一些团体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例如广场舞或者老年大学。”

心理问题常表现为身体不舒服

张嫚茹医生同时提醒,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老年人很多,非常值得关心,但老年人自身往往有一种病耻感,不愿意去医院的心理精神科做检查。而受到文化水平和陈旧的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很多老年人甚至无法表达出自己心理的不舒服。“我这个不舒服,我那个不舒服,我头疼,我胃疼,我没力气”,老年人常常将心理问题表述为身体上的不适,不愿意接受自己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还有一些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常常被与痴呆相混淆,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面对庞大的老年心理亚健康人群,可以做些什么呢?对老年人自身来说,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乐天知命。很多长寿的老年人都是心态特别好,愿意接纳衰老这一自然规律。反之,或是讳疾忌医,或是过度怀疑自己的身体健康,这都是不可取的。相信正规检查,定期体检,有病治病,才是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另外,锻炼记忆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因为记忆衰退虽是正常现象,却容易引发老年人的焦虑。反复记忆、写便利贴、写日记,都是可以采用的方式。

张嫚茹医生表示,心理健康问题不只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作为家人,多陪伴老人,多关心老人,帮助老人融入社会生活,其实是更加有效的手段。

 

来源: 扬子晚报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