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私募行业的头部效应愈发显著。据基金业协会最新报告披露,截至2020年末,证券私募总管理规模4.31万亿元,其中72家百亿私募管理规模2.23万亿元,占全行业管理规模的51.7%,即头部私募的管理规模已占行业半壁江山。
行业管理规模前五大的私募:高毅资产、景林资产、幻方量化、淡水泉投资、礼仁投资,合计管理规模逾7000亿,占全行业管理规模的16.79%。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给那些经历时间验证,长期业绩亮眼,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的“千亿私募天团”。相较之下,中小私募则在逆水行舟,越来越难突围。
那么私募投资,是不是认准这些“千亿私募天团”,只投他们就够了呢?中小私募又有哪些独特优势?买基金究竟选“大而强”还是“小而美”?
“千亿私募天团”最大的特点,或许也是最大的吸金点,就是其业绩的稳健性。这种稳健性体现在经过时间验证的长期业绩,经过管理规模考验的团队架构,以及与投资理念紧密绑定的私募品牌。
以高毅、景林、淡水泉、礼仁(高瓴)四家头部股多私募为例,其在品牌、价值观方法论、团队架构等方面有着诸多共同点,这些或许就是“千亿私募天团”的共同基因,也是吸引投资者的稳健性的由来。
一、长期业绩浇铸的私募品牌
以上四家头部私募,历史业绩均经受住了时间和规模的考验,冲过市场起伏,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建立起了品牌和口碑。
景林、高毅、淡水泉的基金经理,历史上也出现过较大回撤,但投资人拿住了,净值最终修复并再创新高。这样的投资者教育能让客户不断认可这些头部机构。
私募品牌是和业绩挂钩的,长期业绩优秀的管理人,没有被市场波动消灭的管理人,越来越强大。而业绩与规模循序渐进的背后,则是价值观和团队的力量。
二、长期业绩的基础是经过时间验证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景林、高毅、淡水泉、礼仁均选择了一条经过时间验证,长期能走通的路。景林的深度价值投研,淡水泉根植于基本面的逆向投资,高毅邓晓峰的价值博弈,冯柳的弱者体系,礼仁看重的长期价值等等。
头部私募投资理念汇总
资料来源:某三方基金研究中心
头部私募虽投资方法论有差异,但追本溯源,都是分享企业未来的价值增量,再以视角上或投研上的优势在定价偏差中攫取超额。这是一条在海内外都经过时间验证,长期一定能走通的二级市场投资路。
三、团队作战才能撑起千亿规模
除了品牌、价值观以外,头部私募经过规模、时间考验的团队组织架构也是其重要基因。
高毅的平台制,景林的多基金经理制,以及淡水泉赵军,高瓴张磊通过公司价值观、企业建制等方式进行投资理念的系统化复制和传承。头部私募普遍实现了个人到组织的赋能,构建了价值观统一的具有战斗力的团队。
总结以上,长期收益的稳健性可以说是投资者极为关注的要素。银行理财产品以其较高的稳健性,吸收了大部分的居民财富。二级市场向来充满波动,所以那些长期业绩稳健性较高的头部私募成了万众焦点,也成了吸金利器。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只投资这些“千亿私募天团”就够了吗?中小私募真的就不用看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与头部私募相比,中小私募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业绩的弹性与爆发力。这种业绩弹性优势来自两方面:
1、中小私募能更好的兼顾中小盘个股
2、中小私募能更极致的体现价值投资的精选个股风格
一、中小私募能更好的兼顾中小盘个股
中小盘个股总筹码与日成交额有限,单一个股很难容纳大资金。我们假设有一只规模500亿的基金,基金经理发现了一只非常好的小盘股,但考虑个股流动性只能买5亿。那未来这只个股即便真涨了100%,其对组合的贡献也只有1%。而为了这1%的收益,基金公司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跟踪,得不偿失。所以多数大体量的基金会战略性放弃中小盘股。
然而中小市值公司往往是牛股倍出的领域。因为所有的大市值公司,都是从中小市值公司成长起来的,而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正是投资中收益最为美妙的一段。
以美股为例,美股指数中标普500代表着大盘股,罗素2000代表着中小盘股。1979年到2020年的40多年时间里,标普500指数实现了9.16%的年化回报,而罗素2000指数则实现了9.7%的年化回报。
大盘股本身就是牺牲了一部分的成长性换取了更高的稳定性,所以长期来看,中小盘股指数的收益会优于大盘股指数。中小私募由于规模不大,所以能够重仓中小盘股,也愿意去挖掘具备良好成长性的中小市值公司。这是中小私募的一大优势。
二、中小私募能体现更极致的精选个股风格
巴菲特与伯克希尔哈萨维20%+的长期年化回报是无数投资者艳羡的对象。巴菲特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敢于重仓。1987年,伯克希尔动用其1/3的资金,重仓买入了可口可乐公司7%的股份,成为了价值投资史上的经典案例。
价值投资,精选个股的投资人,持仓集中度往往都很高。因为研究的越深,信心和信仰越足,就越要重仓来表达观点。而中小私募则能更极致的体现这种价值投资,精选个股的风格。
一只500亿规模的基金,假如要用20%的仓位重仓一只个股,就要买下100亿筹码,考虑到盘子、冲击成本、流动性等问题,选股范围有限。所以基金经理即便发现了好机会,有时也难以重仓表达观点。
而对于中小私募来说,精选的个股,可能买入10亿、20亿就能达到目标仓位,更容易、也能更极致的去表达观点,体现精选个股、敢于重仓的风格。
三、基金投资如高考,想好自己的答题策略
总结以上,我们看到大船有大船的稳,小船有小船的快。头部的“千亿私募天团”,有着经过周期、波动验证的投资理念和实盘业绩,也有着经受住规模、时间锤炼的组织团队,其业绩的稳健性更强。
而中小私募,相对而言,有更强的业绩弹性和爆发力。管理人可以从中小市值个股中挖掘那些有更强成长动能的牛股,也更容易去重仓、去表达观点、去体现风格。那么买基金究竟是选“大而强”的还是“小而美”的呢?
高考刚刚结束,多数人可能都有过高考的经历。考试中往往有两种题,一种是稍微用功、细心就能答对的必答题,另一种是有一定难度、拉开考生区分度的选答题或“拔高题”。必答题都答好,就能去个不错的大学,但想去清北复交等一流名校,则一定要攻克“拔高题”。
对于私募基金投资者来说,选择头部私募天团,就有点像答必答题,了解了、选好了、有耐心、拿住了,就能把必答题都答对,以期得到一个还不错的分数或长期回报。
但在此基础上,投资者想再拿分,想实现更好的长期回报,就一定要做选答题,就是去挑选、投资中小私募。选答题肯定是有难度的,投资者既要选得出也要拿得住,需要更加专业,更加坚强、坚持、耐心,给这些“小而美”的私募更多表现的机会。
其实“大而强”的私募也都是从“小而美”的状态成长起来的,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个成长的过程也正是收益非常美好的过程。选大私募还是小私募,其实也是在成长性和稳健性间做权衡。而好买的投研目标,就是去帮大家降低选答题的难度,帮大家找到那些能长大的“小而美”的基金,找到未来的头部私募,在与这些中小私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更好的长期回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