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数字职业人,“入列”

2022-12-01  新华日报  
加入收藏

当前,5G元宇宙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蓄势待发,推动就业形态不断创新。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首次增加“数字职业”标识,标识了包括“人工智能培训师”“大数据分析师”“区块链工程师”等97个数字职业。

与传统职业相比,这些职业暂未成为主流,但为年轻人就业提供了新思路,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记者近日走进从事数字职业的年轻人,倾听他们对职业成长的理解感知。

人工智能培训师:我给AI当老师

“计划停电时间为2022年11月21日8:00-12:00,当前时间符合,许可旺庭公馆#变压器检修工作。”

指挥停电声音刚落,“小艾”接到了市民报修电话。“请问您在哪个小区?”“翠岗小区”……简单交流后,“小艾”在地图上快速找到了位置,发送工单给距离最近的抢修员。

电话还没挂断,“小艾”又接到了咨询。“我在抢修现场,客户问增容业务怎么办理。”“请问是住宅用房还是营业用房?”……

接受服务咨询、指挥配变检修、发布故障信息……在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的服务大厅,人工智能机器人“小艾”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以往二十多人搞定的事情,现在‘小艾’一个人就完成了,她是我们部门的‘智慧担当’!”作为人工智能培训师,徐力俨然一位骄傲的“老父亲”,语气里满是“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

“人工智能就像小孩子,要不断训练,‘智商’才会越来越高。”徐力的日常工作,是在计算机上敲入一行行代码,这些代码构成模型,模型通过学习各种各样的数据,形成和人一样的判断力,“简而言之,就是给‘小艾’‘喂数据’,通过不断认知思考,‘小艾’识别准确率越来越高,会迅速成长。”

“以前3人轮巡扬州100多家营业厅,每家营业厅最多逗留几分钟,现在这项工作被‘小艾’取代了。”徐力很骄傲。

在徐力工位上,两台电脑正在“跑数据”,一排排矩阵、代码、公式布满屏幕,徐力向记者演示了教“小艾”“辨别手机”的过程:他用标注工具将图片中的手机逐一圈出,标注为“iphone”,这些标好的图片被送进数据库,“喂”给“小艾”学习,然后逐张测试识别结果是否正确。起初,“小艾”还会将图片里的计算器、手表误判成“手机”,徐力将算法调优后,再进行迭代训练……

“一个算法模型的训练,少则要5000-10000张图片数据,但识别类算法,比如人脸识别,往往需要几万张甚至几十万张的图片数据。标注常常要7、8个小时,很考验人的耐心。”徐力说。

如今,疫情防控常态化,公共场所的监管更不能松懈,“小艾”也变得愈发忙碌,在营业厅办理业务必须佩戴口罩,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距离,这些“小艾”都能全天候监测识别。

回看过去几年,徐力庆幸自己“眼光”好。2011年大学毕业后,徐力成为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的一名配电运检师,负责线路运维和抢修的工作,那时候,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刚刚兴起,徐力瞄准这一“风口”,开始跨界自学,从算法到建模再到应用场景的设计,不断积累经验。

这些年,在质疑中发展的人工智能,从投资者口中的热词,渐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设施,应用在政务服务、金融以及电力等领域。两年前,扬州有次大规模变压器停电检修,调管范围内,开关设备有2万多台,配电变压器有1万多台,人工调度动辄要2000多人,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人工智能能否介入?怎么介入?接到任务之初,徐力一度陷入焦虑,他一边研发,一边学习摸索,常常通宵达旦,“半个多月内,我们不断推翻重建思路,调整了20多个版本,才最终实现。”

徐力觉得技术攻关就和打游戏一样,如果被打败就回血蓄力,再战一回,如果战胜了,就能打开新局面。四年多来,徐力在“打怪”的路上,披荆斩棘,营配网格、虚拟抢修指挥员、全资源指挥地图……这些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徐力都“经手”过。

近日,人社部发布的数字职业中,“人工智能培训师”赫然在列,这一称谓的面世,让徐力多了份“转正”的喜悦。他认为,人工智能培训师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了解算法调优、数据标注等技术知识,更要熟识垂直应用的行业。最近,徐力愈发有紧迫感,他打算攻读数字图像处理方向的研究生。他说,人工智能由人类创造,由人类推动,作为人工智能培训师,要更好辅助地优化他们,让他们为人类所用。

大数据分析师:数据会说话

“在这里,上一秒还是创意火花,下一秒可能变成应用产品。”11月28日上午9:30,夏龙龙准时到工位上,他按下电源键,戴上耳机,手指不停敲着键盘,伴随着清脆的“噼里啪啦”声,一连串算法语言向上滚动。“10:30有个线上会议。”夏龙龙说着,换上另一副专门开会的耳机,和同事们聊起项目进度。“聚类分析”“模糊逻辑”等专业术语不断输出,一排排矩阵、代码、公式布满了屏幕……

夏龙龙是小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大数据工程师,95后的他已经在这个行业干了5年,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从大学开始,夏龙龙就习惯了与数据打交道,如今工作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对他来说,早已轻车熟路。

对于大数据分析师而言,数据处理是基本功,夏龙龙介绍说,“初始数据量大,价值密度低,先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然后构建模型,在目前的算力条件下,尽可能提升建模准确度,常常要进行上百次测试。”他告诉记者,这就像用“数据”剪裁一件衣服,工程师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做“布料”,最优的模型出“设计图”,再比照现实修改尺寸。

“核验通过,请通行!”智能语音响起,南京市江宁区小里新寓门禁闸机自动开启。今年5月份起,该小区的出入口就布设了防疫“数字哨兵”,居民刷身份证、刷人脸,能直接看到健康情况,人员流动的信息,清晰地呈现在物业管理办公室的监控大屏上。

“小里新寓常住居民有2000多人,平均每天通行数据达2万多条。”夏龙龙说,这些通行数据会说话,根据通行时间、频率以及习惯,能生成个人通行模型曲线,一旦发现严重的偏差,系统会告警。他们利用这种方式实现对社区“重点人群”的关注。

11月26日,在小视科技ITAS智慧物联应用系统上,跳出了一条告警信息,住在江宁小里新寓3幢77岁的独居老人黎宇已连续三天没有出入信息,“黎大爷出行向来规律,最近三个月他平均每天出行两次,分别在上午8点左右、下午5点左右。”夏龙龙将这一情况反馈给社区,网格员上门查看后,发现原来是黎大爷在家不小心摔倒了,不想打扰儿子,便忍了两天没有出门,最终在社区人员的帮助下,黎大爷顺利就医。

“独居老人是社区重点关注的对象,如果他们的出行频次或者习惯突然改变,就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分析通行大数据,夏龙龙还发现过传销组织的苗头,“这部分群体喜欢在非上班时间尤其是半夜结伴出行”,夏龙龙说,两年多以来,仅在小里新寓,发生类似的告警事件就有30多起。

由数据推演出的模型,在海量数据中反复验证,模型也随之调整。智慧社区项目实施之初,闹了很多乌龙,有一次,夏龙龙注意到,一位独居老人连续两天没有出行数据,调查发现,原来老人的儿子就住在隔壁楼栋,不需要经过门闸通行。还有一次,一个房间注册了20多人,以为是群租房或传销组织,后来发现是物业保洁人员的公共休息室。这些乌龙事件,也督促夏龙龙在数据模型中要考虑得更谨慎更周到。

通过数据建模,敲下的一行行代码不断演变成智能化应用场景,这是夏龙龙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我们最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社区。比如,高空抛物摄像机,能记录下高空抛物全过程,直接锁定楼层和户主;智能监控设备,能识别可疑人员翻墙‘入侵’小区,识别道路上是否有老人和孩子跌倒,查看车辆停放占用消防通道和居民遛狗不牵绳的情况。如有异常,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夏龙龙说。

写代码、改方案、赶进度、修Bug......大数据应用模式的迭代速度非常快,考验着大数据分析师知识结构的更新能力。海量级别数据怎么处理?数据并行如何优化操作?夏龙龙经常要利用下班时间充电,他的工位看起来,更像是学生的课桌,《精益数据分析》《利用Pytho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Python进行数据分析》《Python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商业案例实战》《数据分析:企业的贤内助》等书堆成一摞摞,便于他随时查阅,找补知识盲点。

大数据行业不以经验为王,每个人都如同闯关者,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只有不停“深度学习”,才能把未来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夏龙龙说,“不断提高的实力,就是对抗焦虑、迎接未来最强劲的底气。”

区块链工程师:打造互联网“信任机器”

扫描大米包装袋上的二维码,不仅能看到溯源信息、检测报告,还能看到大米的生长环境,从育秧、插秧到抽穗、采收等全过程。这些信息是种植户对田间作物拍照“打卡”后,“一键上链”完成的。

“目前,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块链追溯平台,在盐城响水、徐州丰县、宿迁泗洪、无锡华西村等多地投入使用,总服务面积有将近10万亩。”在江苏省农科院,农业区块链产业研究院院长卞立平兴致勃勃地给我们演示,语气中满是骄傲和欣慰。

1986年出生的卞立平是土生土长的南京小伙儿,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接触互联网,小学时,跟着父亲和堂哥学习计算机技术和Pascal语言,本科毕业后,他考取了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信息化专业的研究生。从转行互联网到如今成为区块链领域的“资深玩家”,卞立平觉得探索过程就像是打游戏,一步步通关升级,才有了今天的“账号”。

2017年,卞立平第一次试水区块链,第二年,他带领团队研发“农业区块链”平台,并顺利申请到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从此“迷”上了区块链。

“区块链的本质,是构建互联网上的信任制度。”作为传统的理工男,卞立平有些腼腆,但聊起区块链,他侃侃而谈:区块链平台为农业产供销的企业提供一份日志,每人都可以自由记录信息,相当于每一步操作,都有人在“记账”。相较于传统的生产管理和追溯系统,数据上链后是不可篡改的。“一旦有人私自篡改数据,便会造成数据失真,整条溯源信息链将失效,区块链能有效解决数据造假这个痛点,打造消费者‘看得见的信任’。”

与传统软件不同,区块链是开放的环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全靠工程师自己摸索。卞立平带领团队从零起步,研究区块链底层原理,和溯源目标相结合,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试验,碰壁是常有的事儿。起初,卞立平常对应用场景感到迷茫,好几次,弄好的东西要全部推倒重来。但他坚信,在看似单调的一行行代码背后,他们能构建好一个新的世界。

如今,作为互联网最前沿技术,区块链已然站上了时代的风口,为各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如何不让自己掉下风口?坚持学习和思考,创新突围是唯一的路径。

去年,卞立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农产品碳排放溯源数字标签的概念,将区块链与农业生产碳排放结合,对碳排放量进行精准动态数字化评估。“比如说水稻,整个生产过程需要投入农药、肥料、机械、用能等等,我们先界定核算边界,再根据LCA模型,在链上计算出种植流通各环节的碳排放量,便可以对碳足迹进行全程监测与精准管理。”

“农业企业根据这套系统,调整生产管理方式,达到节约碳排放的目的,同时,通过追溯一个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我们可以精准辨别,这个农产品属于低碳产品,还是耗能产品。”卞立平期待通过数字标签,推动低碳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好东西要用起来,才有意义。区块链技术最大的痛点在于变现,有着八年一线农业生产管理经验的卞立平深谙此理,他用脚步不断地缩短概念和应用的距离。这几年,卞立平几乎踏遍了省内外数十家大大小小的农业园区,面对面与农场主交流,了解他们生产计划,针对每个建议分析改进,“光是碳排放的项目,大大小小的版本,就更新了一百多次。”

在卞立平看来,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为传统行业创造出了新的赛道和机会,目前,他正在中国药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尝试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到中药材的产业发展中。作为一名区块链领域的先行者,卞立平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加入,迄今为止,他所在的团队已为土耳其、越南、巴基斯坦等4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免费培训,帮助更多有志于区块链的开发者实现从0到1的蜕变。

卞立平希望,区块链技术的浪潮能席卷全球,因为他觉得,这是一项“有温度”“有人情味”的科技,“区块链技术不可伪造、公开透明、全程留痕的特性,能让人与人在互联网连接中,重拾信任和温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