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汽车充电要做好的准备-电线篇

2022-03-01    天和Auto
加入收藏

电动汽车与插电混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三种,分别为:

  1. 随车充
  2. 自建桩
  3. 公共桩

第一种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司机而言基本用不到,因为在城市里想要有个自己的小院子真的是太难了;使用最多的是第三种,部分车辆用第二种。但是现在面对新能源汽车最纠结的往往是具备随车充条件的消费者,也就是3/4级市场,说白了就是农村乡镇汽车市场;那么咱们就先来打消疑虑吧,如果您有个院子,或者能把电线甩出门外充电的话,随车充要做好线路的准备。

下图就是随车充,一端是充电枪,另一端连接插座即可。

冷门知识|汽车充电要做好的准备-电线篇

 

随车充的最高功率可以达到3.3kw,有些第三方品牌的随车充电器可以达到7kw,这就对选择的插座有高要求了。

家用线路标准大致如下:

电线的“平方”不是㎡的概念,而是(圆周率×线材半径²),单位为平方毫米;1平的电线理论上可以支撑单向3kw的设备,不过这只是极限标准,如果长时间使用该标准的设备,可以说绝缘层很容易因为高温融化导致短路。1平的铜线最多适合使用1.76kw以下的设备,而且不宜长时间使用,所以普通的灯光等设备的插座是不能用高功率设备的,尤其不能用于汽车充电。

不过家用的普遍插座最低也该是2.5平,220V电压的极限可以达到3.6kw,只是同样不适合长时间使用。

冷门知识|汽车充电要做好的准备-电线篇

 

厨卫因需要使用电磁炉、微波炉或浴霸等高功率设备,使用的线材标准往往要高一些,部分家装会选择6平方的线材,但大多数还都只是4平;这个标准的线材只能短时间支持高功率设备,其最大负载在6kw以内。但是家装电线基本都是暗线,线材在墙壁和地板的里面的散热效果很差,线材是很容易高温的;所以4平的插座最多可以支持3.3kw的随车充,大功率的随车充就不够可靠了。

实测4平的线材长时间使用5kw左右的设备,几天的时间就造成了绝缘层融化短路。

冷门知识|汽车充电要做好的准备-电线篇

 

6平是家用的线材里几乎最高的标准,理论上220V可以支持最高8kw左右的设备,这就可以使用高功率随车充了;只是使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观察线材的温度,一般柜机空调插座会用6平方线,在进户位置的漏保里感受一下线束的温度,温温的感觉就没有问题,如果有些烫手就不能使用接近7kw的随车充了,否则还是有可能烧坏线束。

不过所谓的7kw随车充或自建桩基本都只有6.5kw左右,只要是国标线材则有充足冗余,反之非标线材就说不好了。

冷门知识|汽车充电要做好的准备-电线篇

 

综上所述,家里的插座确实能够给汽车充电,只是一定要选对插座避免高功率设备烧坏线束,同时也避免了出充电设备损坏的可能性;至于飞线充电还是不建议的,最稳妥的方式是让充电枪的插头直接进入内部插座,不应该用普遍“插盘”连线车辆,因为插盘使用的线束标准也都比较低,支持不了高功率设备。一定要用插盘延伸距离的话,需要选择工业级PDU,说白了就是高标准的大插盘,线束至少得是6平方。

下图为6平米的PDU。

冷门知识|汽车充电要做好的准备-电线篇

 

 

如果可以走明线的话,入户线一般都是10平,这个标准可以支持220V-13kw,用于高功率随车充和自建桩会非常稳妥;所谓的自建桩就是固定在墙壁上的充电器,等于把随车充的插头和插盘连接在一起,充电器的盒子就是个盒子,主要功能是美观并留出一个充电枪的插口,不用的时候放进去就行。

冷门知识|汽车充电要做好的准备-电线篇

 

 

自建桩使用的线材基本都会是10平方,接线的方式为直接从电表引线,电表的标准当然也会很高。

在有停车条件的前提下,最佳方案还是去申请新能源汽车专用电表(供电大厅即可申请),专用电表的电价不计阶梯,也就是用多少都是固定的价格;标准大致为谷电0.3元一度多一点,平电也只是0.6元,可以说没有更低的电价了。而申请专用表的条件是有停车位置的证明,在农村乡镇有自己的院子可以停车的话,其他就都不需要什么了,当然购车的材料还是需要的。

冷门知识|汽车充电要做好的准备-电线篇

 

 

结语:随车充主要用于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用户,或者是长途出行的时候偶尔用一用,用的时候要选对插座避免损坏线路甚至引起火灾;专用新能源汽车电表配合充电桩是最佳方案,也是目前农村和乡镇新能源汽车用户最理想的充电方案。

不过有些品牌的车辆确实不会随车配送充电桩,自行购买充电桩的成本偏高,那么就只申请新能源电表加上插座,配合随车充使用即可。

冷门知识|汽车充电要做好的准备-电线篇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