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成功的投资靠什么?--用完善的系统约束自己

2020-08-14    
加入收藏

投资的预期收益目标是多少

人在年轻时,多有雄心壮志,有一种“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然而随着年龄渐长,慢慢就会懂得其实大多数人注定是普通人,股票投资也是如此。很多人从开始的雄心壮志,到最后的无可奈何,也终于认清自己还是“泯然众人矣”。此时,我们要做的其实是校正自己的投资目标,因为目标的不切实际会让自己的投资思想和行为扭曲,甚至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们看一下投资大师们的年复合收益率:巴菲特是20%,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是35%,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是20%,大卫·斯文森(David Swensen)是16%。

以上是世界上顶尖的投资大师的年化收益率。我们再看一看实业家的业绩记录:李嘉诚12岁开始创业,2018年他的公司长江实业46年回报投资者5 000倍,年复合收益率为20%;2018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53年回报股东10 000倍,年复合收益率为20%。两者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长期实现年复合收益率20%,是世界投资大师、世界级企业家的投资回报水平。罗伯特·哈格斯特朗(Robert Hagstrom)的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The Warren Buffett Portfolio)中介绍,巴菲特在1957—1969年成立合伙公司期间,他的年复合收益率高达30.4%,年平均回报比道琼斯工业指数(DJIA)高22%,这个成绩是很惊人的。

许许多多的专业人士都难以达到年复合收益率20%这个目标,这对他们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是普通投资者,又如何能够超越这些投资大师呢?所以,我们与其挑战不可能,不如降低自己的预期收益目标。

其实,最为现实的目标是实现“3个跑赢”,即跑赢长期无风险利率(如债券、定期存款的利率),跑赢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跑赢长期通胀。在此基础上,我们再争取长期跑赢上证指数几个小点,如百分之二三点。

我们为什么要争取跑赢上证指数几个小点呢?因为这才是我们坚持独立投资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不然,我们还不如简单地去投资指数基金

股市里的“老江湖”明白,如果在整个投资生命周期里,都能实现上述“3个跑赢”的目标,实际上是一项十分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大量的国内外数据证明,一些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在一个相当长的投资周期内,竟然跑输了基准指数。

前面已经提到,A股市场具有种种不成熟的特点,比如散户众多、波动大、牛短熊长等,但这些反倒给真正坚持价值投资的人提供了取得超额收益的机会。本人通过多年的实践,并对国内一些价值投资者业绩进行综合分析,认识到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投资水平和投资修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如10年)内,实现年复合收益率20%的目标是有可能的。当然,从现在来看,中国股市也同美国等成熟市场一样,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去散户化的过程。如果有一天,中国股市真的步入世界成熟市场之列,我们是否还能够达到这一目标,有待于将来的努力与实践。

总之,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最重要的还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为仅凭着美好的主观愿望,去做不切实际的事情,最终的结果都是可想而知的。股市对普罗大众来讲,并不是暴富的场所。我们如果把股票投资当作财富保值、增值的工具,或许更切合实际、效果更好。

此外,“3个跑赢”的目标由于并不是太高,很容易让投资者在浮躁、喧嚣的股市中安静下来,静心做投资,静心关注“比赛场”,而忽略“记分牌”上的剧烈波动。更为重要的是,业余投资者还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别的事情和自己的爱好上,而躲开日日的“搏杀”。即便是职业投资者,也可以如大师般天天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成功的投资靠什么

成功的投资,是靠运气吗

股市中确实有幸运儿,比如,见诸报端的一些案例,某人在多少年之前,买入了某家企业的股票,过了多少年后,得到了一大笔可观的财富。再如,一些投资者并没有对价值投资的理念进行系统学习,相反,凭着一些朴素的生活常识,依靠一两只如贵州茅台、云南白药这样的股票,坚持持有多年而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实际上能够坚持多年,本身就已经不简单)。还有一些投资者,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周期内,碰巧选择的标的与市场风格契合,因而取得了优异的投资业绩。

现实生活中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而股市中还真有幸运的事情发生。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第5版)的后记中回忆了他对盖可保险公司(GEICO)的投资成果,说它胜过他过去20年做过的大量调查研究、无数次投资决策。他感悟道:“一次幸运的机会或者一次极其英明的决策所获得的结果,有可能超过一个熟悉业务的人一辈子的努力。”

但是,这样的好运气会一直眷顾你吗?显然,这对于99.99%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的。股票投资可能在短时间内不排除运气成分,但我们把时间拉长,比如10年、20年或30年,运气这个因素就应该忽略不计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一样,都需要我们踏实去做。诚如格雷厄姆接着说的:“可是,在幸运或关键决策的背后,一般都必须存在有准备和专业能力等条件。人们必须在打下足够的基础并获得足够认可之后,这种机会之门才会向其敞开。”

成功的投资,要靠天分吗

无论做什么事,可能都需要一些天分,这一点,在那些作家、艺术家、发明家身上体现得更充分。其实,我们从事普通的工作,比如成为某个领域的技术能手,也需要相应的天分。具体到投资领域,这种天分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不止一位投资大师强调,投资不仅要有合适的知识框架体系,还要有合适的性情。

芒格说:“很早以前,当我明白拥有某种性情可以使人成功时,我就努力强化这一性情。就金融业来说,性情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商,做这一行,你不需要是个天才,但确实需要具备合适的性情……为什么有些人会比其他人聪明呢?这跟与生俱来的性情有部分关系。有些人的性情并不适合投资。他们总是按捺不住,或者总是忧心忡忡。你如果拥有好的性情,这里主要是指非常有耐心,又能够在你知道该采取行动时主动出击,那么就能够通过实践和学习逐渐了解这个游戏。”

巴菲特在那篇《格雷厄姆—多德都市里的超级投资者》演讲稿中指出:“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人们要么会瞬间接受以40美分买进1美元的东西这一理念,要么永远也不会接受这一理念。这就像向某人灌输某种思想一样,如果这一理念不能立即‘俘获’他,即使你再跟他说上几年,拿出历史记录给他看,也无济于事。他就是不能掌握这一理念,尽管它是如此简单明了。而里克·格林(Henrik Green)虽然没有受过正式的商业教育,却能马上理解这种价值投资法,并在5分钟后将其用于自己的实战。我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人是在10年间逐渐接受这一理念的。这种事情与人的智商或教育背景无关,你要么马上理解它,要么一辈子也不会懂。”

从投资大师的言论中,我们确实不能否认人的某些特质,比如有的人天生就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情,而有些人则天生敏感,心胸小得有点儿风吹草动,就要抓狂。

但是,投资的成功果真全归于这种天生的特质吗?

在价值投资圈内有一篇文章广为流传,它是美国对冲基金卖方资本(Sellers Capital)的创始人马克·塞勒尔(Mark Sellers)2008年在哈佛的演讲稿《你为什么不能成为巴菲特》(Why can't you be Warren Buffett),他在这篇演讲稿中提出,成为伟大投资者必须具备7个特质,并特别提道:“你们几乎已经没有机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者或者只有非常低的可能性,比如2%,甚至更低。这已经考虑到你们都是高智商且工作努力的人,并且很快就能从这个国家顶级的商学院之一拿到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事实。”

他还说,“除非你的脑子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有某种特质”,否则“不可能永远以20%的年复合收益率让财富增值”。这听起来是不是很令人沮丧?

另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堪称传奇价值投资者的塞思·卡拉曼则直接宣称“自己有价值投资的基因”。他说:“当市场开始下跌时,很多人惊慌失措,反应过度。我可以坦然应对,而很多人处于和人类本性斗争的折磨中。”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说绝大多数果蝇都是向光的,只有极少数的果蝇不向光。向光的果蝇都容易扑火,不向光的果蝇则不会去扑火,价值投资者就是不向光的果蝇。

听了塞思·卡拉曼的话,我们应该去进行基因测试,看一看自己是否具备这种价值投资的基因。

好消息是《当大脑遇上金钱》(Your Money or Your Brain)这本书的作者贾森·茨威格(Jason Zweig)秉持不同的看法,他甚至为了解他的基因和大脑活动对他行为的影响,还真的自告奋勇地在一个基因成像实验室充当人类的“小白鼠”,接受了大量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分析和大脑扫描。报告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因为在影响大脑负责风险和回报决策回路的5种基因中,他都存在着与不良投资决策相关联的对位基因。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投资经历最后终于悟出:“虽然他的基因使得他的大脑倾向于迅速赚钱,但他的实际行为却并非如此。他会持有某项投资长达数年乃至数十年,并且对熊市并不恐慌,反而是牛市让他感到不舒服。现在他终于知道,这些习惯并非他天生就有的,是多年来一直跟他的基因做斗争的结果。”

在茨威格看来,一个人的冒险偏好度或许只有20%是由先天决定的,其他则来源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和训练。茨威格十分强调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后天教育,而不同于塞勒尔与塞思·卡拉曼那个几乎让人绝望的观点。

由此看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悲观。恰恰相反,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比如儒、释、道文化,都讲究一种“内省”的功夫。事实证明,一个人经过自己后天的刻苦训练,是完全可以克服先天的弱点的。最为典型的人物,当属明朝的王阳明、清代的曾国藩,他们都是经过自己的“内省”,进而达到君子的境界的。

芒格说,我们人类有一种可怕的思想——关闭机制,这就像一个卵子只接受一个精子一样,一旦它接受了一个精子就关闭,再也不接受其他的精子。这是一个比喻,主要是指那些顽固不化者。所以,如果你想要接受价值投资的思想,那么最重要的是要打破思想关闭机制,冲破那些固化的思想藩篱,这样才能走上价值投资的康庄大道。

成功的投资,是靠勤奋不止、“战斗”不止吗

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在股市中要想成功,不勤奋是不行的,甚至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苦煎熬,都难以走向成功的彼岸。然而,我本人这些年接触的不少“投资者”,他们不可谓不用功,然而多少年下来,甚至8年、10年后都收效甚微,可他们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说,这些年,他们连自己的一些亲朋好友都得罪了,为什么呢?因为每逢股市开盘,他们都守着盘面,连朋友的电话都不接,更别说与朋友见面了,生怕耽误了自己看盘。

想一想,这样的“勤奋”又有什么意义吗?很多领域可能是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而股市并不是这样的地方,因为方向、道路才是根本性的。唯有在正确的方向、道路上勤奋坚持,我们最终才能收到不菲的回报。

成功的投资,是靠广泛的阅读吗

成功的投资,某种程度上是源于广泛的阅读,我也一向秉持这种观点。投资领域人人都知道,巴菲特、芒格这样的投资大师就被称作“长着两条腿的图书馆”。芒格主张,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建立多学科的格栅思维,需要掌握必要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还要学习必要的经济学、哲学、历史学、文学、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等人文科学知识。至于我所接触的国内一些知名投资者,仅仅是投资类书,他们就有数百本的阅读量。单单是建立多学科的思维模型,进行大量的阅读学习,就使很多投资者望而生畏,难以越过这道门槛儿。

我们仅进行广泛的阅读,就够了吗?当然不够。从理论到实践,确实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其间还存在很多制约成功的因素。比如,一些投资者就十分困惑,因为在他们看来,不能说没有认真学,甚至进行了大量阅读,结果套用一句流行语却是:“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做不好投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真正成功的投资,实际上是要通过以上种种努力,建立起自己一套完善的投资系统,并且要用这个系统“管住”自己。

那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怎样的投资系统呢?

用完善的投资系统“管住”自己

这些年,我根据自己长期的投资经验与教训,以及对众多投资者的观察与思考,发现并总结出大多数投资者在投资时面临的六大痛点:

一是对价值投资的理念信心不足,甚至半信半疑。市场上一有风吹草动,他们便疑神疑鬼,患得患失。

二是商业洞察力不够。他们缺少必要的行业分析和企业分析能力,对于一家企业所处行业的根本属性和商业模式常常看不透彻,所以,他们听了很多道理,也做不好投资。

三是难以克服与生俱来的一些人性弱点。行为金融学揭示了人性的一些弱点,如贪婪、恐惧、厌恶损失、锚定、心理账户、从众心理等,而大多数投资者都很难克服这些弱点。有时,投资者明明心里知道,可在关键时刻仍无法克服,不得不向这些人性中的“小魔鬼”屈服。

以上3点是从宏观角度而言的。从微观来看,投资者也表现出3个痛点,即选股时找不到切入点、估值时拿捏不准、持有时缺乏定力。

六大痛点不除,投资道路上就多了“拦路虎”,我们就难以走上成功投资的坦途。究竟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些痛点呢?首先,我们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与实践,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投资系统,并且要让这个投资系统“管住”自己。

我们要记住,你是用你的投资系统“管住”自己,而不是依靠你这个人去管理。我们甚至可以运用一个“笨办法”,比如将自己的投资系统写下来,贴在书桌上,自己一旦违反,就立即默念系统的规范,让自己平静下来,回归到系统规范。如果说,我这些年在投资上有什么奥秘的话,这是最根本的一个。

这个投资系统从宏观角度来讲,包括两点:

第一,投资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你对这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投资的世界观,是你对股市的看法与认知。可以说,股市是反映投资者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比如,你认为股市是赌场,它就是赌场;你认为股市是投机场所,它就是投机场所;同样,你认为股市是财富保值、增值的场所,它就是财富保值、增值的场所。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这是我们认识股市、进行股票投资的“总开关”。或者说,这是管路线、管方向的问题,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第二,投资的方法论。投资的方法论解决什么问题呢?它能让我们洞悉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洞悉股市发展的根本规律,洞悉一个行业的根本属性,洞悉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

具体而言,这个投资系统主要包括思想系统、选股系统、估值系统和持有系统。关于选股系统、估值系统和持有系统的内容,在本书后续章节会陆续展开。思想系统主要包括“5观”,即理论观、历史观、全球观、国情观、行业观。

——理论观。没有投资的理论,就没有投资的行动。一个国家、一个团体,要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同样,一个人要投资成功,也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巴菲特投资思想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完备的理论体系,它是我们认识股市发展规律的思想武器,是我们洞察人性的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分析商业本质的思想武器。有了这样的思想武器,我们就能够在风云变化的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观。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必须要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人类发展史等知识,特别要学习世界股市发展史的相关知识,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成熟股市的历史发展有必要的了解。据研究,我们人类似乎没有金融记忆,或者说金融记忆时间很短,或许这是自郁金香泡沫以来,人类总是不断吹出各种金融大泡泡的缘由。但是,理性的投资者,头脑之中必须要有“金融历史意识”。

——全球观。今天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全球一体化特征。互联网以及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出现让今天的世界变得更小,效率也更高。作为投资者,同样也需要“匹配”这样国际化的视野。

——国情观。我们在股市投资,必会谈论到美国股市。美国股市的“一颦一笑”,似牵动着全球股市的神经。因此,我们对美国股市的关注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美国有美国的国情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应具体分析。总体而言,中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个阶段决定了,我们国家总体经济特征与西方发达国家是不尽相同的。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中国在很长时间内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有13多亿人,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区域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差异是相当大的。这种巨大的差异,给国内很多优秀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回旋的余地,更不要说有些优秀企业将会走向国际化。我们投资必须深深根植于这一基本国情,这样才更容易有的放矢。而我们对于国情的了解,不能仅限于经济层面,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甚至不同地方的乡土民情等方面有清晰的了解。这样,对于我们发现投资商机,选准优秀企业是大有裨益的。

——行业观。任何企业再优秀再伟大,也不可能脱离其行业背景而存在,实际上,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行业属性。因此,投资者选择一家企业投资,前提是必须把这家企业所处的行业属性(我称为“行业命相”)搞清楚。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行业天生“命相”就好,而有的行业天生“命相”就苦。显然,我们要在“命相”好的行业里去投资,因为胜算的可能性更大些。

我们如果在思想系统中具备了上述“5观”,那么在投资路线、投资方向上就不容易走偏,就可以进入微观的选股、估值、持有等环节了。

成功的投资靠什么?--用完善的系统约束自己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