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FinanceK的第123篇
(全文阅读大概需要10分钟)
一|宏观
说到泡沫,很多人就会想到通货膨胀,那通胀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是社会物价总水平的普遍上涨。
但本质上还是一种货币现象——
货币发行量超越了市场需求量,流通中的货币过多造成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这里就会让人联想到一个词,那就是派生货币。
这里我简单讲解一下哈。
【派生货币】
在银行进行贷款给客户的时候,客户在增加了一笔存款的时候,同时也增加了一笔贷款。那么对银行来说,也是一样,在增加了一笔负债的时候,也增加了一笔存款。
银行的贷款资金都来自于在银行里的存款。
举个例子,当小A找银行贷了100w的时候,肯定是拿去消费或者投资,那么在整个市场上就多了100w的货币进行流通。
那相对应对的,银行系统里也多了新的100w存款,而这100w就又能成为银行进行下一笔贷款的资金来源。
这造成的货币数字就是派生货币。
但是这样的话,不断的流通下去,岂不是就会变成无限大吗?这样市场上的资金体量就毫无节制的扩大,通胀不就越来越厉害吗?
所以针对这个,在银行系统里,有个称为“准备金”的东西限制了派生货币的体量,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大部分。
假设“准备金率”为20%的话,当小B存进去100块,银行要拿20块出来做准备金,那么银行能借给小A的就只能是80块了,而小B拿着80去找小C 消费后,小C存进80,银行就多了80的存款,但是能够借出去的钱,就只有64了......
就按照这样去计算,不同的准备金率会影响产生出来不同的派生货币。
说到这里你懂了吗?
【派生货币会造成什么影响】
刚计算出来,当准备金率为20%的时候,每100块,能派生出来500块。
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哈,要能够产生这样的数字,一定是要不断的进行流通,形成了一个环。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中间某一个环节出问题了,这个环是不是就有潜在的问题呢?
又或者,如果源头的小B取走了存在银行的那100块,那后面还能否派生出来这500呢?
因为银行的业务就是利用存款去发放贷款,那如果是源头存款的人取走了钱,又或者是中途出问题,比如银行经营造成的问题,是否都会对这个派生出来的货币造成影响呢?
通货膨胀造成的经济泡沫,就是因为货币量过大,如果突然派生货币没了,是否就意味着泡沫破灭呢?
过往很多次危机都是由于泡沫破灭造成的,很多次都出现在银行身上。
所以自从08年以后,对于银行风险监督管理已经越来越严格了,无论是从准备金率、坏账率、贷款发放标准。
于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影子银行等才是贷款市场上的主导力量#
【影子银行】
因为银行受到各种限制,为了防范挤兑风险,于是提高了准备金率,为了应对贷款坏账,提高了坏账准备金,同时提高了新发放贷款的发放标准。
于是很多企业或者个人,在资质上无法达到标准,申请不到贷款。这个时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影子银行出现了。
(这里是泛指的影子银行,并非具象的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很好理解,就像影子一样,有着跟银行一样的功能,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就比如我们平时所熟知的私募基金、货币基金、甚至是债券的ETF。
比如说债券ETF,投资者买入ETF的份额,然后ETF用投资者的资金买入公司的债券或者债务,实现了将投资者的资金出借给企业,而企业承担债务偿债付息义务。
这与银行的功能不就相同吗?
但是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是银行,不会受到银行管理的限制,没有准备金率的限制,风险控制相对银行没有那么严格,那些被银行拒绝或者是限制额度的企业,就是他们的座上宾。所以相对与银行,会承担更多的风险,但是也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像私募这类,就更为熟知了。去购买私募的时候,不同的产品的底层资产不同,有些是专门做二级市场的,净值的增长和年度分红是收益的主要来源;
而那些底层资产是某企业或个人的房产或资产的,收益就是出借给他们资金的利息收入。这不就是私募公司把企业的债务打包成某个产品包,再销售给投资者。
而且从最开始,这些“影子银行”都是从银行购买债务,帮助银行转移风险,然后再打包成债券形式的衍生产品,再卖给投资者。
【影子银行业务越来越大】
从近几年发布的《财富报告》来看,私募逐渐成为高净值投资者的选择,而银行的理财产品或者其他类型存款渐渐退出了高净值投资者的主要选择。
在07年,贷款市场的主导者是银行,而随着后来的发展,非银机构逐渐成为贷款市场的主导者。
比如,信用贷中最火的就是花呗、借呗、白条等各大互联网巨头出品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第三方小额贷款公司。每一家私募公司的集团群中,必然会有一家自己控股或者参股或合作的小额贷款公司。
还有很多各种第三贷款公司,比如汽车金融公司、租赁公司、抵押担保公司等等。
因为影子银行的风险更多是由投资者承担,所以相对银行来说,贷款的审批更快,更简单,成为那些被银行拒绝或者限制额度的企业的好去处。
当然,由于要承担的风险更大,所以出借资金所要拿到的风险补偿也会更多。
通常转让给投资者的利息收益在年化6%至13%,所以这就得到了更多的投资者青睐。
二|投资
现在联想回文章最开头:银行吸收存款后发放贷款,会造成派生货币的诞生,从而扩大了市场货币体量。
一方面刺激了市场的消费,刺激投资,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市场货币供给量过大,也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当工资水平增长速度跟上物价水平增长速度的时候就还好,但是当跟不上,就会造成通胀过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但是,对于银行发放的贷款来说,还是能够有政策去管理,比如“准备金率”,当上调准备金率后,所造成的派生货币量就会减少的,能够有一定效果限制通胀的增长。
但是,对于非银金融机构来说呢?没有准备金率的调控,缺少了一些防范风险的措施。而且在监管层面也还在加强中,并不能做到很有效的管理,比如现在还存在的P2P。
而同样的,非银金融还要面临银行会遇到的风险,比如挤兑风险,当市场出现恐慌情绪的时候,投资者首要反应就是赎回。
而且底层资产要经历的坏账风险,非银金融仍然要经历。
现在,世界最顶尖的银行们,已经陆续开始提高了自己的准备金率以及坏账准备,意味着什么呢?
2020、2021年将会是过去数十年的债务到期高峰期,企业是否能够拥有偿还本金加利息的能力,又或者是否能够拥有借新换旧的能力,这就是一个问题。
或许这次的泡沫,不是出自银行身上,而是非银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