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做投资的人,都怕赔钱,所以如果有一种基金只赚不赔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可是这种基金真的存在吗?我们只能说,它曾经存在过。中国证监会2010年的时候曾经发布了《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为基金管理人申请募集保本基金提供了法律保障,明确了相关要求。从那以后保本基金这个新事物就在中国的证券市场出现了,可是初期的时候并不火爆,因为市场没有那么差的预期,大家的兴趣都不高。直到2015年股市大跌以后,事情发生了变化,由于大量出现的亏损,使得投资者的保本需求急剧升高,而这种保本基金正好满足了需求,于是各个基金公司大量发行这款基金,高峰期基金规模达到了3000亿元以上。
从全球范围来说,实现基金的保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通过对冲策略来实现,一边买股票,一边用衍生工具来对冲风险,从而实现保本。而第二种方法也就是国内保本基金采用的方法,叫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PPI)。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办法呢?
专业的描述是这样的:
1.根据投资组合期末最低目标价值(基金的本金)和合理的折现率设定当前应持有的保本资产价值,即投资组合价值底线。
2.计算投资组合现时净值超过价值底线的数额。该值通常称为安全垫,是风险投资(如股票投资)可承受的最高损失限额。
3.按安全垫的一定倍数确定风险资产投资的比例,并将其余资产投资于保本资产(如债券投资),从而在确保实现保本目标的同时,实现投资组合的增值。
风险资产投资额=放大倍数×(投资组合现时净值−价值底线)=放大倍数×安全垫
风险资产投资比例=风险资产投资额/基金净值×100%
如果安全垫不放大,将投资组合现时净值高于价值底线的资产完全用于风险资产投资,即使风险资产(股票)投资完全亏损,基金也能够实现到期保本。
是不是觉得太复杂没听懂?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先把大部分的资金拿去买安全系数很高的国债或者企业债券来赚取利息,然后保留一小部分资金,通常这部分资金应该等于或者略大于投资债券部分未来会获得的利息。也就是拿收的利息去投资,就算亏了也就是亏掉利息,大部分的本金还在,因此可以实现保本。在之前为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还特别引入了一个第三方保证,也就是由某个实力雄厚的第三方机构作为保证方,如果万一出现亏损,将由这一个机构来承担补偿责任。
现在你应该明白保本基金的原理了吧?可是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不再买保本基金了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有两个,一个是因为保本基金如此保守的作风,必定带来的是投资收益的低下,本虽然是保住了,可是收益实在太低了。当市场一片大跌的时候,投资者会觉得保本基金很宝贵,都会把钱放到这里,可是一旦市场好转,对收益的高渴望就会再次来临。2017年之后,市场逐渐稳定,部分基金开始表现出优秀的投资能力和盈利能力,相比之下保本基金就差别很远了,于是逃离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保本基金并没有都实现保本。
在前面的部分,如果你仔细阅读,会发现里面有一个词,我是刷成了红色的,这个词就是安全垫。这个词就是造成保本基金不保本的原因。当时在基金运作的时候,基金公司处于提高收益的考虑,这个安全垫选择的不合适,把放大系数选的过高,于是导致基金在股票类资产的投资比例相对偏大,也就是拿了过多的钱来炒股。由于大多数保本基金是在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之间发行的,这个期间恰恰中国股市是一个单边下跌的状态,虽然保本基金买的不算很多,但是也造成了较大的亏损,由此导致基金净值低于面值,没有能实现保本。
特别是原本设计的保证策略,由第三方机构来承担这部分的亏损,这就造成了不少大型机构的亏损。再加上名字叫保本却没能真的保本,投资者的怨气也不小,于是最后保本基金就这么被抛弃了。
证监会2017年1月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要求存续保本基金到期后,应调整基金名称、转换保本保障方式,保本基金将改名为“避险策略基金”,并完善了相关保障机制:一是取消连带责任担保机制,避免行业承担刚性兑付义务;二是规定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可以担任避险策略基金的保障义务人,将为避险策略基金承担差额补足责任的金额和对外提供的担保资产规模合计限定为不得超过上一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的10倍。
而按照最新的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自资管新规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底,也不得再发行或存续违反资管新规的资管产品,于是存量保本基金续期运作的路径也没了可能。
正因为这些原因,保本基金即使是改名成了避险策略基金之后,也逐渐的在到期前后转型为普通的平衡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顺应了投资者的需求,也是为了符合监管规定。
虽然保本基金不再出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但是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保本基金曾经采用过的CPPI策略是可以学习的,熟练运用这个策略,你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投资只赚不赔。当然,前提是你能接受相对较低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