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手里的基金亏损了 真的要卖出吗?这几种情况应该卖出

2020-03-06    
加入收藏

每次关于基金该不该卖出,都讨论的热火朝天的,说什么的都有。不过,对于持有基金的当事人来说,买入还是卖出,真是一个特别纠结的选择。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买的基金已经赚了,我买的基金亏损了,到底该不该卖出呢?

作为一个在投资市场摸爬滚打的人,试问谁都会交一点学费,可多可少,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投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其实,你仔细想想,金融市场发展了那么多年,它的投资逻辑似乎没有改变。多半是持有低估的资产,买入即持有,等到高估的时候抛出,也就是常说的低吸高抛的游戏。

拿房子举个例子吧:

曾经你在北京某区投资了一套房子你买的时候是400万,现在是800万,你觉得价钱差不多,已经赚了2倍了,就给卖了。这就是正常的投资逻辑,低买高卖,持有低估资产,等涨价差不多的时候你给抛出。

还有一种情况,你曾经花700万投资了一套房子,在今年3月份房价大跌时候,你500万就卖出。这就是投资中的追涨杀跌,其实买房子跟买基金的逻辑也是差不多的。

关键是,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高点和低点都不容易把握,如果知道高低点,不如直接买股票来得容易,但我们却可以研究出一些规律。

基金卖出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1.你买的基金达到了止损的目标;

2.这支基金不再符合你的投资策略;

3.要用钱,不得不止损;

4、表现长期垫底,无回升希望;

5、重仓基金触雷了;

首先,你要明确你投资这只基金前所预想中的止损目标在什么位置,如今基金亏损是否已经达到这个位置,达到了可以止损,没达到可以继续观望。

再来看第二点,这支基金不符合你的投资策略。

什么是投资策略,说得简单点就是,根据你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期限,选择和你匹配的投资产品,设定适当的止盈止损,它包括买入卖出整个流程。

当然,投资的期限和投资人心理承受能力,这些要素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变化的,直接影响你的投资策略。

从策略来看,基金亏损后,你要认真分析基金是否按照你原来定的策略走,如果出现了偏差,要验证你原来的策略是否已经错误,错误后要更正自己的策略,如果策略无误的话,要看亏损基金现在的走势是否符合你的策略,符合就先观望观望,不符合就舍弃。

如果这支基金不符合你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期限等等,这时候如果不懂得及时止损,甚至为了这个损失而追加成本,最后只会得不偿失,所以此时,我们何不及时止损,把剩余的本金做个别的相对有确定性收益的投资。

再看第三点,有时候会遇到基金需要钱的时候,这时候只能忍痛割爱了。不过,希望你不是因为要用钱才止损,因为用闲钱投资应该是前提。被动止损,很可能会割在地板上。

如果是第四种情况,很长时间都没见有大的起色,这时候哪怕是定投,也可以考虑果断赎回或者转换,或者先停止定投,等机会赎回。出现这种情况时,给自己设个止损点也是很关键的。毕竟这类基还可能面临被清盘的风险,如果一直跌,到 0.5 元净值以下,规模不到 5000W 是很可能要被清盘的。

如果是基金触雷的情况,也要果断点放弃,因为这只基金已经成为了问题基金,持有烂基金就是沉没成本,如果是是僵尸基金,更可能拖垮你。

当然,我们遇到基金亏损的情况时,首先要做的是分析亏损是如何产生的?是这支基金基本面出现了恶化,还是外部因素引发的。

先看第一个:基金本身

基金亏损,与基金本身的有没有关联,怎么去考察呢? 直接影响基金业绩的要素有:基金经理、基金重仓的股票、基金公司等要素。

先看基金经理有无变更,然后去看一看基金公司或者基金重仓的股票有没有问题,比如明星基金中邮系踩雷乐视网以及尔康制药。

如果是基金踩雷,或者基金业绩大幅跑赢同类型基金(长时间),我不建议继续持有,毕竟持有烂基金就是沉没成本,如果是是僵尸基金,更可能拖垮你。

是不是分红导致基金单位净值下降?分红后,基金大单位净值会下降,很多投资者看到基金的单位净值下降,就认为亏了。实际上,分红后,基金是否亏损要从基金总资产上分析,看是不是产生了实质性亏损。分红只是投资者资产的转移形式,如果总体资产出现增长,那么这只基金就仍然是值得投资。

基金分红能够避免将来净值可能下跌而带来的损失,但也失去了净值继续上涨而带来的收益,所以不能以分红与否来判断基金的好坏。

再看第二个:外部环境

外部因素涉及到整体的市场行情、政策,如果整体市场行情都是不好的,同类型基金也是大幅下跌,你要求基金逆势上市,似乎不太合理。

如果基金亏损不是基本面问题,即便是短时间亏损,你也不用着急,市场就像一个跷跷板,板块之间是轮动的,你的基金迟早会有补涨的机会。如果是一只长短期业绩优良的基金,亏损就意味着是加仓的好时机。基金长短期业绩都很优秀的话,就意味着该基金经理能力突出,选股能力强、风险控制措施到位。建议投资者应当及时抓住这类基金产品净值调整的时机,增持份额。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