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负利率时代,怎样配置资产才能保值增值

2019-09-19    
加入收藏

瑞典、丹麦、欧元区、瑞士和日本……在全球利率中枢不断下行的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加入了负利率的政策行列。

而伴随着负利率政策的实施和推进,负利率进一步传导到债券市场,负利率国债大行其道,8月21日,德国发行了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0.11%。

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早在今年6月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就跌破2%,而在前段时间,更是进一步跌破了1.5%。

从全世界来看,大量的国债已经达到或趋向于负利率水平,甚至在北欧一些国家的按揭贷款利率也出现了负值,借1万还9000不再是天方夜谭。

负利率直接刷新了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因为几乎所有的经济理论与模型都建立在名义利率不为负的假设之上,正利率时代的投资模式在负利率时代也越来越失灵。

当然,负利率时代并不代表赚不到钱,而是赚钱的理念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如何在负利率时代同样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当利率假设成为往事

利率,作为货币的使用成本,被划分为两个相对的概念: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各国的央妈掌控着名义利率,并通过各种政策性利率工具影响实际利率,所以,实际利率才是实体经济真正关心的,决定了其资金实际使用成本的高低。

如今,越来越多的经济体的名义利率进入负利率,一个大致的估算是,目前已经有15万亿美元的负利率资产,且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负利率的出现,要追溯到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这场金融海啸造成了全球经济衰退,各国央行为了对冲持续下滑的经济增长,普遍启动了降息周期,名义利率一路下滑。

2009年,瑞典央行率先将存款利率下调至负区间,在此后的几年中,丹麦央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匈牙利央行等先后宣布实施负利率政策,在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上限由2007年12月的4.75%猛降至2008年12月的0.25%。

名义利率为负,并不代表实际利率为负,这其中,要考虑通货膨胀率。

原因如下: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

换句话说,虽然名义利率是负的,但如果预期通胀率也是负值(通缩),就会负负得正;而即使名义利率为正,通货膨胀变动较为明显时,实际利率也有可能为负。

央行突破零界限下调名义利率至负水平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实际利率的下行,所以,负利率的初衷是希望对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进而增厚利润,对居民,刺激消费,提振需求,比如,负利率的房贷,怎么想怎么划算。

当然,也会有另外一种可能,企业对于未来经济预期悲观,导致不再扩大再生产,对于居民来说,为了应对未来的经济衰退,宁愿负利率也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

负利率下另有乾坤

随着负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逐渐显现,部分市场利率已经由正转负,比如,债券市场。

2012年,德国率先出现负利率国债,刚开始是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负,接下来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于2016年跌破零,2019年就到了30年期国债进入负区间。

负利率时代,怎样配置资产才能保值增值

负利率的债券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债务人借钱,不仅不需要付利息,债权人反而还要倒贴钱给债务人。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投资者愿意购买负利率债?

事实上,购买负利率债券不代表不赚钱,只是赚得不是票息收益,而是资本利得。

对于负利率国债也抢手的国家,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基本面”没有问题,信用等级高。比如,阿根廷就不行,该国法定货币升值带来的收益能够抵消部分国债负收益率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投资者如果判定该国通缩的局面会持续,那么,根据上述公式,实际利率还是很高的。

一位分析师说,实际上,负利率对于交易户的吸引力在于,投资者购买负利率资产实际上更看重资本利得。

原理是,由于债券价格与收益率成反比,负收益率意味着债券价格高,并且信用等级高的国债流动性较好。投资者预期未来收益率还会继续下降,债券价格则将继续上涨,那么就意味着,现阶段持有价格相对较低的负利率债券,在到期前以较高价格卖出,就能够获得正的收益。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在负利率时代,除了负利率的国债具有吸引力外,还有一种债券正在受到机构投资人的追捧,这就是全球高收益债。

所谓高收益债,是指未达到标普评级(S&P)BBB-级的债券、未达到穆迪评级(Moody’s)Baa3级、未达到惠誉评级(Fitch)BBB-级的债券,或未经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的债券。这些低评级或没评级的债券均属于投机级别,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

一位基金经理透露,现如今,在国内,不少机构投资人在悄悄的配置全球高收益债或将其作为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一方面,因为担心国内债券价格下降无法完成前端资金收益的考核,另一方面也对冲风险。

对高收益债来说,信用违约是其最大的风险来源,如何在信用等级较低、风险较高的“垃圾债券”里投机是门高深的学问。

美国是全球高收益债的主要发行地区,今年以来高收益债发行规模更是创下了历史纪录,在美国过去30年的各类资产收益排名中,高收益债排在标普500指数的前面。

而中国的投资者出海“刀尖舔血”,更加青睐于高收益率的中资美元债,毕竟,基本面相对比较好掌握。

在负利率国债大行其道的背景下,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跌破了1.5%。在无风险利率的带动下,海外债市场整体获得平稳上涨,今年以来中资美元债总体上涨了8.56%,成为欧债危机以来最佳半年度表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资美元债发行量共计1191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3%,达到历史高点。其中房地产、金融和城投占比分别为40%、28%和10%。二季度新债认购倍数平均达4.5倍,是自2016年起汇总该数据以来同期最高。

其中,尤其是房地产美元债发行放量,上半年发行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主要集中在一季度。房地产美元债净增量达到375亿美元,同比增幅127%,主要因为境内融资受限、境外需求上升以及发改委年初延长部分公司发行有效期。不过市场仍有分化,大型房企供给量占比高、融资成本降幅大、久期延长,而中小房企发行量占比低且低资质主体发行利率居高不下。

硬核资产压仓底

最近两周,美联储再次购买国债,两周购买规模140亿美元,这是自2014年10月以来第一次重启资产购买。市场猜测新一轮QE(量化宽松)再次回归。

QE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量化宽松虽然有助于经济增长,但如果经济无法回升,则会进一步负反馈导致利率下行,与较低的利率水平甚至负利率形成负反馈。

再加上,美国国债3月期和10年期收益率已经出现了倒挂,从历史经验来看,倒挂可能预示着经济衰退的到来。

日前,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出席论坛时公开表示,从周期来看,美联储降息意味着2008年的危机进入后周期时代,这个后周期时代是一个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货膨胀的时代。

衰退信号再次亮起,大量避险资金持续涌入金市,9月2日,现货黄金开盘在1526美元/盎司,直接跳涨,最高触及1534美元/盎司。随后一路震荡下行,3日现货黄金小幅回落,但总体持稳于1520美元/盎司上方。黄金是以美元计价的硬通货,目前由于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等宏观因素的刺激,黄金长期来看处在升值区间。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美国的衰退信号出现,或许有利于资金向新兴市场流动,比如中国,利好新兴市场的股市和债市,但事实是“此消彼长”还是“共生共荣”,仍然有待观察。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