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刮起“糖果风”

2020-08-28    
加入收藏

佩戴场景多元化 注重体现材质之美

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刮起“糖果风”

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刮起“糖果风”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淘文

 

提到宝石,很多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就是“bling-bling”的火彩,甚至会不自觉地哼唱出“钻石钻石亮晶晶,好像天上小星星”的歌曲。多年前,电视购物中大肆宣传的“八心八箭”,让宝石切工的概念,真正被消费者所认知。在传统消费认知中,“璀璨与闪耀”也成为了宝石的专属代名词。

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人群,在他们对于时尚与流行的认知中,火彩闪耀的宝石首饰显得过于严肃与老气,甚至有些浮夸。而糖果风浓郁的糖包山切工,因其色彩鲜艳、简洁可爱的特点,成为了今年宝石首饰行业流行的新趋势。

 

古老工艺的“现代复兴”

记者从国家轻工业首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了解到,糖包山切工并非行业最新的宝石切割工艺,而是起源于12世纪约旦的一种糖果制作工艺。宝石基部成正方形,侧面呈圆润的三角形,造型近似金字塔。其工艺特点是没有过多切面,以最简单的加工方式,直观地展现出宝石原有的净度与色彩。

记者了解到,糖包山切工虽然在国内尚属冷门,但在国际珠宝市场上,许多国际大牌和设计师都热衷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此种切工的宝石。糖包山切工受到了宝格丽、卡地亚、斐登、布契拉提等国际时尚珠宝大牌的青睐,吸引了众多王室贵族与名媛巨星的追捧。

广东四会隐石翡翠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中国传统宝玉石行业自古就流传着“治玉惜工”“好玉惜工”的工艺理念。与西方对于珠宝首饰璀璨闪耀的审美不同,中国式审美更倾向于温润内敛,对于切工与火彩并没有太多的要求,更注重对于宝石本身材质的利用与保护。可以说,糖包山切工其实与中国传统宝玉石文化不谋而合,此类切工的宝石也更容易与中国元素的设计和工艺进行跨界,其产品也更容易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

彩宝需求不断加大

根据最近发布的《可持续性:中国彩色宝石的未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彩色宝石的购买欲不断提升,折射出彩色宝石行业蕴含的巨大潜力。调查中92%的受访者认为宝石的净度是购买宝石的首要因素,85%看中克拉重量,83%选择颜色,82%重视切工。

北京市潘家园旧货市场经营水晶的商户霍学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潘家园这么多年,经营石头的档次也越来越高,客户的需求和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除了水晶,彩色宝石也正在成为趋势,碧玺、海蓝宝、红宝石、坦桑石等,越来越受欢迎。”

霍学凤告诉记者,以往购买水晶、彩色宝石的消费者以三四十岁、有经济基础的女性居多,但近年来,夸张、个性化的彩色宝石首饰也吸引了很多时尚潮男的青睐。随着人们的收藏意识不断提升,彩色宝石不仅具有装饰属性,购买稀缺、有保值增值空间的彩色宝石,也成为很多人的收藏新选择。

转为悦己消费

Gemfields市场行销与传播总监Emily Dungey表示,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表示自己正在寻找更能够展示当代珠宝设计的现代化风格,也希望能够获取有关佩戴彩色宝石的专业建议。在设计概念中融入更多时尚元素,为消费者提供富有创意的个性化造型建议,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珠宝,有助于推动彩色宝石的受欢迎程度。

业内人士指出,以往的彩色宝石强调切工,消费者愿意为璀璨闪耀的火彩付费。糖包山切工的流行无异于是宝石界的一阵新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对于宝石消费日趋理性,从以往彰显身份的象征,转型为悦己型享乐的审美消费;另一方面,年轻群体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人群,他们佩戴珠宝的场景已经不限于一些正式严肃的场面,宝玉石佩戴场景更加多元、更加轻松,同时,他们前卫的时尚审美也为彩色宝石注入了更多时尚元素。归根结底,任何一种宝玉石产品的基础都是材质第一,糖包山切工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款式,属于品质消费升级后,消费者对于宝石审美的理性回归,注重体现宝玉石“璞玉浑金”的自然美。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