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2020-08-05    
加入收藏

暑伏里,「上蒸下煮」耗津气,该如何给身体补充津液,滋阴润燥?

一个三成熟的牛排和四成熟的鸡蛋走在路上,为什么他们一见面就像老熟人一样聊了起来?

因为——天太热,他们全都被烤熟了!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现在的天气,那就是——热,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蒸桑拿!「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真不是开玩笑。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图源:摄图网

看着脸上流的汗,不由得让人思考,在没有空调、风扇的古代,古人又该怎么避暑呢?

● 啥凉爽穿啥:古人在夏天会选择比较凉爽的材质来做衣服,「富人披丝绸、穷人穿麻衣」;

● 哪凉快待哪:树荫下、深山密林里相对比较凉快,或者像陶渊明「高卧北窗」,等风来。富贵人家会给自己建个「清凉殿」,也就是古代版空调房;

● 只要能降温就行:白天热用折扇,夜晚睡觉太热?那就枕高高的瓷枕,「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这里的玉枕就是李清照用的瓷枕。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图源:摄图网

外部环境是凉快了一些,可是身体还是燥热啊,尤其三伏天,在外面走上个几分钟,简直热得要「当场去世了」好吗?

 

别急,针对身体的燥热,古人也是有方法的!

 

● 喝消暑的饮品:最早的降暑饮品为井水,到了宋代人们会喝一些冷饮,到了明清时期,消暑饮品就更多了。《红楼梦》中,宝玉被打后,第一个想吃的便是酸梅汤。

 

到了近代,酸梅汤更是一道大家都爱的消暑饮品,老舍在《茶馆》中就曾写过「大热的天,难道不得喝碗酸梅汤什么的呀?……酸梅汤还没镇凉,他就喝了半罐子!」

夏天消暑,当属酸梅汤!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正安资深中医师专为都市人调配,药食同源食材科学配比,乌梅为君药,主收敛,佐以桂花、陈皮、山楂,酸甘生津行气,正宗酸梅汤味道,当以乌梅味正为是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大暑耗津液,要注意补充身体内的津液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大暑节气,天气越来越热,人在这个时候,汗孔处于开放的状态,气机处于发散的状态,津气耗得是十分厉害的,所以大暑宜解暑热、补津液。

为什么大暑适合消暑生津呢?这是因为夏季人体腠理疏松,暑邪使人大汗,伤害人的津液。中医讲的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如果津液匮乏,身体防御机制就会出现问题,此时,外邪立刻趁虚而入。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图源:摄图网

用著名中医专家罗大伦博士的话说就是:津液在身体里运行,就好比是火车道上的火车,载着战士到各地驻防巡查,如果津液不足了,火车少了,那么部队自然无法到达边疆,被外邪侵体。

 

所以此时可以用酸梅汤来为身体补充亏耗的津液,滋阴润燥。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酸梅汤中的主药是乌梅,有生津止渴、收敛元气的功效,与其他药物配合,在津液消耗得厉害时,有些烦躁、神定不住的时候,一杯酸梅汤能达到酸甘化阴的效果。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酸梅汤,横贯古今皇家名人都爱的消暑饮品

 

酸梅汤是我国传统的夏季饮料之一,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曾写道:「夏天喝酸梅汤……在北平是不分阶级人人都能享受的事。」

 

酸梅汤,酸中有甘,甘里又带酸,酸收、甘泄,夏天用来消暑真是再好不过了。

 

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中就有记载「乌梅汤」。

 

元末明初的食疗家韩奕在《易牙遗意》中,记载了以乌梅为主药的凤池汤。

 

清乾隆时期,经御膳房改进成为宫廷御用饮品,并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

 

到了近代,酸梅汤更是非常受大家喜爱的一道夏日饮品,唐鲁孙曾在《说东道西》中记载了一件趣事:「打赌来喝酸梅汤,张泽圃喝了十四碗……张稔年面不改色一口气喝了二十六碗」,足见人们对酸梅汤的喜爱。

 

盛暑时节,若是没了酸梅汤,真要少很多滋味。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酷暑当空,在大太阳底下曝晒后进屋,一碗酸梅汤下肚,真是舌冰齿冷,凉入心脾,可以连喝好几碗。

 

这样的人都适合喝:心烦、燥热、口干、胃口差、经常晒太阳、需要解暑热、容易出汗、津液耗散得厉害的人。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一盏寒浆驱暑热,梅汤常忆北京味

 

说到酸梅汤,尤以老北京味道令人称赞,唐鲁孙在在《中国吃》中载:「北平酸梅汤是驰名中外的。」而国货铺的酸梅汤,以上好乌梅为原料,有着正宗老北京烟熏味。

 

▶ 正安中医把关,精研古方,精选原材

 

经过明清宫廷的改进并流传后,老北京味的酸梅汤更是受人称赞。国货铺的酸梅汤由正安中医把关,精研古方,并在研究了从宫廷流传开的老北京酸梅汤配方后,研发出了非常符合我们现代人脾胃酸梅汤。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其实熬好酸梅汤没有太多秘密,主要在乌梅和其他原料要选的好。采用纯正中药材,精心挑选,国货铺的乌梅选用的药用级别烟熏制乌梅,皮肉鼓起,表面焦黑,有淡淡的烟熏味。

加甜用上等冰糖,带着淡淡香味的桂花,分量搭配的刚刚好,加水煎煮,有一股淡淡的正宗老北京烟熏味,生津止渴,收敛肝火,称之为解暑逸品一点也不为过。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 六味药食同源,亦药亦食,消暑生津,收敛肝火

 

彭子益先生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暑厥篇中,特地写了一段话:

 

「暑月热极之时,心慌意乱,坐卧不安,面红肤热,身软无力,不思饮食,舌净无苔,或舌色满红。此暑火不降,木气失根也。方用乌梅五大枚,冰糖二两,煎汤热服,酸甘相得,痛饮一碗立愈。」

 

「暑月发热,乌梅白糖汤特效。」

 

不过乌梅白糖汤虽好,却不太适合湿气重、舌苔厚腻的人,更适合生活在干燥地区,身体内没什么湿气,舌红无苔,或少苔的人群。

 

对于有湿气的人群来说,如果要在夏天喝酸梅汤的话,则需要加入除湿理气、消积导滞的药。

 

国货铺的酸梅汤便是在考虑了现代人的身体情况后,在古方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配伍。用的都是药食同源的原料,加入了除湿理气的陈皮、消积导滞的山楂,非常适合现代人体质。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国货铺酸梅汤组方由:乌梅、山楂、陈皮、甘草、桂花、玫瑰茄组成。

 

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可消积食,为消导之药。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陈皮,《本草汇言》:味辛善散,故能开气,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玫瑰茄,味酸、可清热解暑,色泽自然,闻之解郁令人神怡,芳香浓郁,行气和血,解郁止痛。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桂花可养颜美容、润脾醒胃、解郁。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甘草能益气补中,润肺止咳,调和诸药。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各种药材用药比例恰到好处,科学配比,在这个湿气重重的暑天,家里备一盒国货铺的酸梅汤,暑热湿气来了,也不用担心,拿出这个有乌梅、陈皮、山楂等药材配搭的酸梅汤,不仅消暑生津,还不用担心生湿,还可以消食健胃。

 

▶ 以烟熏乌梅为君药,君臣佐使,消暑生津

 

酸梅汤核心的一味药材,便是乌梅。《本草纲目》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

乌梅,味酸入肝,《黄帝内经》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说的是酸味能够刺激肝分泌津液,所以酸梅汤可生津止渴。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5月间采摘将成熟的绿色果实(青梅),烟熏或炕焙至果肉呈黄褐色起皱皮为度,焙后再焖2~3天,待变成黑色即成。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就是说,乌梅要经过熏制,皮肉鼓起,表面焦黑,味酸略有苦味,才能发挥药效。国货铺用的是药品级别的烟熏制乌梅,这样煎煮的乌梅汤,保留了老北京酸梅汤的正宗烟熏味,消暑生津、解腻消食。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口感层次丰富鲜明,初入口酸味,后有回甘,以及乌梅独有的淡淡烟熏味,而且还有淡淡桂花清香。

▼ 看买过的朋友怎么说: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 熬煮简单,零基础也能做

将原料洗净,倒入锅中(非铁锅),注入1500ml的水,浸泡一小时。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煮30分钟。

在大火烧开后加一次糖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过滤掉渣方后再加一次糖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一共约100克冰糖,分量可根据个人口味浓淡适当调整。

别急,针对大暑天的「上蒸下煮」,古方里是有办法的

 

▲加糖的时间点就是煮出琥珀色酸梅汤的秘密

酸梅汤的味道是一种富有层次的韵味,入口微酸,细品回甘。那种味道令人感动——你待食物以诚意,食物终予你回报。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