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电视剧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人马上要死了,用个机器电击打一下就好了,这个神奇的机器就叫“除颤仪”。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需要从除颤仪及心脏这两个方面来讲。
除颤仪为什么有效果?
第一,从除颤仪的层面来讲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电本来是要打死人的。为什么除颤仪不仅打不死人还可以救命呢?
那是因为虽然除颤仪接的是220V的交流电,但在机器内会把220V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且这种直流电的能量是可以人为的任意调节,范围是1-360焦耳(根据机器来定),这种能量较小,不至于要命。
第二,从心脏层面来讲
心脏里有个东西叫“窦房结”,这个“窦房结”是让心脏跳动的“司令部”,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信号让心脏跳动,心肌就是在它的指挥下正常工作。
如果心脏的跳动被其他部位“夺权了”,导致心脏被其他部位来指挥,要是指挥得当也无所谓,但如果是瞎指挥,就会出现心脏仅仅在动而没有正常履行收缩和舒张的工作。
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此时心脏失去了向外泵血的能力,人的脑部由于没有供血,马上会出现意识丧失,随即呼吸停止。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4分钟以上,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性的死亡。此时,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尽快中止这种“瞎指挥”,让“窦房结”来接管工作。而除颤仪就是专门终止“瞎指挥”的唯一工具。
除颤仪里面储存的是直流电流,只要按下“电击”按钮后就会马上释放一股电流直通心脏,使所有的心肌细胞包括“夺权”瞎指挥的细胞停止活动,如果窦房结还有正常的功能,它会乘机接管“指挥权”,再次自动地形成电活动指挥心脏的跳动,这样就恢复了正常的节律。
所以说除颤必须在窦房结功能存在,只是被“其他部位”夺权“瞎指挥”的情况下才有用,而我们平时遇到的大多数“猝死”的患者就属于这种情况,通常这个“其他部位”往往是心室,因此叫“室颤”。
需要说明的是,除颤仪里面的直流电流可以一次就把心肌细胞全部打停,然后窦房结接管工作。但如果没有完全打停,心脏还是没有向外泵血能力的乱跳,此时应该立即持续地进行胸外按压2分钟后再判断是否再打,如此循环,直到恢复心跳或者患者死亡。
这里要提专门说明一个问题,如果心跳停止了,完全不动,除颤是没有用的。除颤仪是用来除颤的,有“颤”才除,没“颤”的情况下,唯有持续地进行胸外按压才可能有一线生机。
参考文献:2020 AHA GUIDELINES FOR CPR & ECC
内科学 第9版 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图片来自互联网搜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作为学习用途,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任何疾病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