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P2P“崩溃”简史

2019-11-04    
加入收藏

 

P2P的所有问题,根源于“德不配位”——定位于信息中介,却对风险大包大揽,风险生成能力与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终成祸端之源。

早期的P2P是民间借贷的线上版,出借人和借款人一一对应(Peer to Peer),平台居间撮合。那个时候,P2P模式简单,却不被人看好——陌生人之间谈信用是扯淡,这事做不成。

不过,马克思说,“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资本如此,劳动人民也不例外。P2P收益够高,虽然看上去不靠谱,依然有人尝试。2007-2010的三年时间里,10家平台相继成立,熬过了艰难的萌芽期。

之后的两年,P2P迎来了转机。

智能手机面世后,7×24小时上网成为可能,带火了微博、微信等移动端App,互联网开始席卷一切。类似团购这样的创意,一度引起千团大战;P2P虽不被看好,但总算与互联网沾边。2012年末,平台数量增至150家,年成交突破200亿。

次年,互联网金融成为风口,P2P被树立为典型,等来高光时刻。2013-2014年,2000多家平台密集成立,年成交突破2500亿,P2P成了新金融里的头号角色。

数以千计的平台,竞争白热化。恰逢互联网思维吹遍神州大地,优化产品体验成为致胜法宝——

替出借人承担损失(本息保障),降低出借人的风险;

将万元大标拆分成百元小标(金额拆分),降低投资门槛;

将两年期借款拆分成八个3月期借款(期限拆分),让短期投资也能享受高利率;

引入债权转让机制(产品活期化),提高产品的流动性;

垫资给借款人放贷,再把贷款转让给出借人(超级借款人),降低借款人等待时间;

甚至先发几个假标把资金占上,再去寻找借款人(资金池),降低出借人等待时间;

……

有些优化不伤及根本——如金额拆分和债权转让;有些优化偏离了信息中介的定位——如本息保障;有些优化走火入魔,与非法集资、无牌放贷无疑——如资金池、超级借款人。

这个阶段,P2P们“进化”程度不同,顶着同一个帽子,却同名不同种。入魔的平台最风光,如e租宝和泛亚之流,俨然成了行业龙头;当然,死得也快,没熬过2015年。

e租宝们让大量出借人血本无归,2016年,整顿大幕开启。8月,《网贷暂行办法》出台,以信息中介定位为抓手,把P2P这些年 “进化”出来的资金池、本息保障、超级借款人等“魔性”特征一一杀死,意图将P2P打回原形。

红线和边界确定了,落地却不易。

P2P数量众多、鱼龙混杂又涉及公众资金,若合规要求一步到位,会危及出借人资金安全,引发风险隐患。于是监管给了整改过渡期,又抛出“备案”的胡萝卜,激励平台奋力整改——早日上岸,变成金融正规军。

“异化”尚浅的平台,看到上岸的希望,洗心革面,潜心整改;入魔已深的平台,早已回不了头,混在整改的大军里,依旧故我,成为隐形的地雷。如钱宝网这种,上百亿的标都是虚构的,让它怎么整改?索性骗一天,是一天。

所以,P2P整改,一直是少部分平台在整改;大多数平台我行我素,还以自爆的形式不断捣乱——加深公众对P2P的恐惧感和监管对P2P的厌恶感。2018年6月的集中爆雷潮,更把这种情绪引至顶点。自此,公众对P2P避之不及,能逃则逃;监管也越来越不耐烦,能关就关。

某种意义上,P2P的“崩溃”简史也是互金发展的一个缩影。互联网思维可以助力金融机构快速胀大,但随之而来的风险,却又足以让一切清零。金融行业毕竟不同其他,敬畏风险,才能行稳致远。

本文由“洪言微语”原创,作者系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