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百年之问:什么是欧洲?欧洲一词的诞生、传播和争议

2020-09-07    
加入收藏

在地理大发现前的西方,"欧洲"作为一个名词几乎很少被提及,虽然它作为一个词汇会出现在某些书籍里,但其所指和现在的欧洲一词区别甚大。地理大发现前的西方更加强调的是其宗教即基督教属性的共识而非地理属性。

 

“欧洲”概念的诞生

 

地理大发现让西方对世界的认知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欧亚大陆和非洲的部分地区。而在地理大发现后,从前的世界观开始崩塌,西方世界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属性,曾经的"基督教世界"已经不能再明确的表明什么了,人文主义者从古希腊神话和中世纪的故纸堆中翻出了"欧罗巴"(Europe)这个词汇。

百年之问:什么是欧洲?欧洲一词的诞生、传播和争议

 

在古典时代的神话世界观中,人类的栖居地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亚细亚(最重要的区域)、阿非利加(次级)和欧罗巴(最不重要的居住区域)。每个区域都分属于神的一支后裔。随着世界地图和地球仪的广泛传播,神话里的区域逐渐演变为地理上的大洲。第四个大洲的美洲的发现是所有转变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比如,西班牙的政府官员就坚持把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叫做"印度"(the indies),即便他们知道这么叫是错的,"美洲"这个词汇也绝少出现在当时的官方文献中。就连莎翁也未在他的作品中使用过"欧洲"这个词。我们(us)是当时时代英语中经常被使用的单词,所表示的是一个人所共知的空间,或是一个达成了某种基本共识的人类群体。

然而,欧洲的概念还是得到了传播。并逐渐承载起了一种认同感,这种价值观和认同感是受过人文主义教育的欧洲精英们赋予给这片他们所居住的地理区域的。法国哲学家路易.勒.卢阿(louis le Roy)曾写下"我们的欧洲母亲"去形容一个拥有复杂历史、活跃在现在和美好未来的完整文明。简而言之,之前的欧洲,不过仅仅是一个单词而已,并没有任何更深层次的内涵。"欧洲"概念的出现就是近代文明的产物,而且可以明确的说这个概念自他所诞生之日起,就有着浓烈的歧视和区别之情绪。

最开始接受"欧洲"这个词汇的是新教徒,尤其是当他们想要表达当时的宗教冲突过于极端的时候,他们就会使用欧洲一词,其意在对野蛮和暴力的表达讥讽和批判,"欧洲"最开始是和"野蛮人"联系在一起的。

百年之问:什么是欧洲?欧洲一词的诞生、传播和争议

 

美洲大陆的发现和开发是最终让欧洲这个词汇深入人心并且成为标签的一个根本原因。最初,探险者们是抱着一种对新世界充满着渴望和理想的心态踏入美洲的,"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是他们对美洲大陆的称呼。这里面体现了两种情感,首先就是对故土的认同感,再之就是要建立一个新世界的开拓精神。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世界建立好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很多探险者在赚到一笔小钱后就强烈的希望回到故土。第一位巴西耶稣会长,曼努埃尔.达.诺布雷加(Manuel da nobrega)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巴西早期历史的研究者。曾经这样批评自己的同事:"他们爱的不是这里,而是葡萄牙,他们教鹦鹉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国王的鹦鹉啊,赶快回葡萄牙'。"当然,这位耶稣会长认为美洲大陆是一块处女地,人们来到这里就应该扎根于此并仔仔细细的经营这块土地,作为一个高级神职人员他对印第安人或印第安文明也没有什么歧视或偏见。

但抱着这种观点的人毕竟是少数。所谓殖民的意思就是要按照老地方的样子去打造新的土地,当时的探险者们和很多传教士们在印第安人身上看到了很多令他们觉得反感的事物。他们认为印第安人是"行为野蛮、相信异教、肆意挥霍、不可信赖、缺乏勤奋、缺乏目标甚至没有理性的"。总而言之就是一切都需要改造,改造标准就是本土和母国的所有。在这点上,新教和天主教的传教士们可以说是达成了少有的认同。为将自己和别人眼中的野蛮人区别开来,"欧洲"一词开始被早期的殖民者作为共同的标签。

 

广为人知:女性化了的欧洲

 

神话故事在欧洲概念的普及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1559年6月19日,提香给腓力二世写了一封信。当时他正在创作六幅组画《众神的爱情》(loves of the gods),并且已经完成了前五幅,这幅组画的委托人就是腓力二世。腓力二世是当时哈布斯堡大帝国的统治者,同时又是一位艺术爱好者,在委托之前,腓力二世就和提香在奥格斯堡讨论了组画的内容题材,确定了第六幅,也是最后一幅组画的内容应为"劫掠欧罗巴"(Rape of Europa)。提香的信也就是在向委托人汇报自己的创作进度和一些详细的画面构思。

提香笔下的欧罗巴形象来自于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奥维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被人文主义者们研究的最多的古罗马诗人,认可度和知名度也很高。提香是一个画家,在文学方面他是一个被传播者,属于受众,采用奥维德的著作作为蓝本也在情理之内。

百年之问:什么是欧洲?欧洲一词的诞生、传播和争议

 

当然,作为艺术家提香在画作中也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因为在希腊神话中,阿拉克涅在与女神雅典娜比拼谁才能织出最美的织锦时所选择的题材就是"劫掠欧罗巴"。提香将自己的这套组画称为"诗画"(虽然别人并不这么称呼)。他最重视的其实也是这套组画当中的最后一幅。"劫掠欧罗巴"有着双重的含义。

第一,提香意在以此自夸为当世最伟大的画家。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提香想要借着这幅画来告诉腓力二世的:画中的欧罗巴是一个女性,她象征着腓力二世继承的庞大帝国。从现在的地理学角度去看,这个帝国异常庞大,几乎囊括了西欧的所有土地。但是"劫掠"的主题则是暗示着危险的:欧罗巴是一个女性,她很脆弱需要保护,劫掠象征着暴力,具体言之就是奥斯曼土耳其以及各种各样的战争和暴行。她想告诉年轻的国王,后者所继承的一切是庞大的又是处于危险状态的帝国,应竭尽所能的去保护她。

在这里,这幅画作的重要性便体现了出来。首先这里的欧罗巴婉转的暗示着一个帝国,而这个帝国异常庞大几乎囊括了近现代地图上欧洲的所有。而当她以一个脆弱的女性的形象示人时则表示着她需要保护,她承载着一个近代的欧洲价值观。

百年之问:什么是欧洲?欧洲一词的诞生、传播和争议

 

提香是第一个将欧洲以具体化的拟人形象所展示出来的画家,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大量的画家甚至是制图师也都认同或者干脆采用提香的办法来表达心目中的欧洲。塞巴斯蒂安.明斯特尔(Sebastian munster)的 《宇宙通志》、切塞雷.里帕(Cesare ripa)的 《图像学》(lconologia)等都将欧洲的概念拟人化了。欧洲是一个女性或少女,甚至是一位女王。

 

永远的争议:欧洲的地理边界

 

发展到这里,欧洲作为一个认同和标签已然成型,并且其拟人化的形象也更易被大众所接受,欧洲一词的使用频率也日益增加了。可问题依旧存在,中世纪时期的"基督教世界"是没有明确地理分界的,而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而产生的"欧洲"概念则有着一定的地理限制。

百年之问:什么是欧洲?欧洲一词的诞生、传播和争议

 

那么,欧洲的地理边界在哪里?要知道欧亚大陆上没有绝对明确的地理边界可以划定出哪里是欧洲。提香所指之欧洲乃是哈布斯堡的庞大帝国和一个信仰共同体,后来将欧洲画成少女制图员们也刻意回避了这个地理问题。那么这位"少女"的长裙是否包括了莫斯科?或者乌拉尔山以东的广袤大地呢?近代的西欧诸国不断地进行扩张那么欧洲的界限在哪里?因为殖民和扩张总是有尽头的,一个国家的领土面积也很难维持永恒的不变。

这个问题的答案则要看对"他者"的界定了。换句话说只要明确了非欧洲的地理范畴,那么欧洲的地理范畴也就自然明晰了。但这个问题说来简单,实际界定起来就很困难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明确的答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从沙皇俄国到俄罗斯联邦,俄国人一直坚信自己就是欧洲人,自己的国家也是欧洲国家,而且还是血统纯正万古长青的"第三罗马"。

百年之问:什么是欧洲?欧洲一词的诞生、传播和争议

 

但是欧洲的历代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们却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很多学者甚至将俄罗斯归纳为亚洲国家。就算是不得不承认,那也只能勉强包括其东欧部分,至于乌拉尔山以东那绝对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欧洲的。这点,放在俄罗斯的传统文化中可是绝对说不通的,要知道斯拉夫的东正教文化是直接来自于拜占庭的,拜占庭就是东罗马帝国,它的前身可是罗马帝国。若论正统性,俄罗斯的东正教文化可说罗马的嫡传弟子,它是必定不能接受自己或自己的领土是不属于欧洲这种"荒唐的"地理认知的。

 

结语

 

这里所讨论的欧洲定义问题其实是跨越了很多时代的。希腊罗马古籍中出现过欧洲这个单词,中世纪的年代记中也出现过它,人文主义者开创了近现代欧洲的概念,启蒙运动的伟大先哲们也对此进行过探讨,而且每一次出现,它的含义都有变化。就算到了21世纪,这个问题似乎也没有明确的答案,这也算是这个问题的有趣之处吧。

 

参考文献:

《基督教欧洲的巨变》【M】马克.格林格拉斯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