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北京保卫战:于谦如何力挽狂澜?

2020-07-31    
加入收藏

现在有些老北京文化已经濒临灭绝,甚至比大熊猫还濒危,老北京文化的传承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世居北京四百年的赵振华老师(网名:一把驳克枪),研究北京文化多年,去年年初以来赵老师坚持每周六晚上八点到九点,在“旧京图说”读者群中,为网友讲北京文化。

今天“旧京图说”为您整理的是“老北京的都城”之三十一。

主讲人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京俗话近千句、老北京歌谣数百首。

上期说了明朝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的历史,这段历史是明朝历史上一件丢人现眼的事,一个伤疤。今天这期,给明朝挽回点面子,发自肺腑地赞扬一下明朝的民族英雄于谦,说一说于谦经历的北京保卫战。

话说蒙古的瓦剌大军太师也先,在土木堡不到一天,就把明朝的十几万大军消灭得差不多了,而且还把明朝当时的正统皇帝朱祁镇活捉了。经此一役,他想要是能再集结些军队,多准备些粮草,很可能趁着胜利一鼓作气,就能拿下北京城,推翻大明朝了。当时他手里还握有皇上朱祁镇,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筹码。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上了,所以他积极筹划这次战争的行动方案。

在瓦剌大军筹备这场战争的过程中,明朝也没闲着。明朝政府的官知道皇上朱祁镇被瓦剌大军擒获了,20万大军让人家给收拾得差不多了,横扫千军如卷席。虽然自己又选出了新的皇上,但满朝文武都非常担心瓦剌大军攻打北京城。现在的北京城就剩了几万军队,形势相当严峻。

关于如何应对,朝廷大臣形成两派。其中一派向刚刚登基的景泰皇帝朱祁钰提出建议:皇上咱们迁都吧,原来咱们国都在南京,后来迁到北京的,咱们还迁回南京。实际就想往南京逃跑。如果景泰皇帝听取了逃跑派的建议,恐怕中国历史都要改写。北京作为800年的国都,历史就断了。还有一派是以当时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主战派。于谦当时挺身而出,非常愤怒地斥责了这帮逃跑派,他在朝廷上说,对于主张南迁的人就应当杀头,京城是天下的根本,怎么能随便放弃?如果撤离京师,国家必亡。北宋南渡的历史教训,不可忘记。

北京保卫战:于谦如何力挽狂澜?

于谦

于谦又向皇上陈词说,咱不能逃跑,一定要力保北京,而且我认为咱们也能够保卫北京。于谦的主张得到了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官员的支持,形成了主战派。主战派在朝廷以外,也得到了广大军民的拥护和支持。景泰皇帝朱祁钰觉得于谦说的对,是为国家着想,也是为皇帝着想,他采纳了主战派的建议。景泰皇帝和当时的皇太后商量,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主战派在皇帝的认同下战胜了逃跑派,使北京作为国都的历史得以延续。

于谦大义凛然的慷慨陈词,说服了皇帝、击败了逃跑派。可是天桥把式,光说不练不行;真得练,要把保卫北京城,从口号落到实处、变成行动可太难了。

首先,用什么人来保卫北京。第二,靠什么手段保卫北京。保卫北京的精锐部队和善于打仗的武将们,之前都已经跟着正统皇帝去了大同,结果有去无回。能打仗的武将都战死了,20万大军也没剩多少残兵败将。如果算上没去大同的北京城守城部队,满打满算就几万人马,既缺少兵器,又缺少铠甲。

面对瓦剌的虎狼之师,好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愣要和一位拳击冠军在擂台上比试比试。应该说比赛还没开始,胜负结果大家就都看出来了,肯定是凶多吉少。于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就是不服这口气,就要打赢这场北京保卫战,而且还真打赢了这场北保卫战。

于谦出生于明朝洪武31年,1398年5月,汉族人。进行北京保卫战的时候,已经51岁了。资料上显示他是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的人,实际上这不是他的老家。实际上是祖居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程庄镇于庄村)。他的太祖于伯汉,带着一家人迁到山西,在山西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迁到了江苏苏州。他的高祖于夔世在元朝时当过官。他的曾祖父于九思在明朝初年担任杭州路大总管,所以由江苏苏州迁居到了杭州钱塘县太平里。

于谦少年时就刻苦读书,有远大志向。他非常敬佩宋朝文天祥的气节,一直在家里悬挂文天祥的画像。12岁那年,一天他来到一座石灰窑外面,看见老师傅们在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之后,变成了雪白的石灰。他看到这些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就吟诵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石灰吟》。也有人说这首七绝的名字不叫石灰吟,叫《咏石灰》,但内容是差不多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2岁的于谦,竟写出这么有志向、有骨气、有气魄的诗句,真让人刮目相看。这首诗不只是对石灰形象的写照,更说出了于谦的人生观和人生追求。后来这首诗被人们传唱了600年,虽然有几处字句流传得不太一致了,但是并不影响它的生命力。

永乐19年(1421年),当时23岁的于谦考上了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于谦以御史身份跟随宣德皇上朱瞻基平定汉王朱高煦的治乱,而且当时义正词严地斥责朱高煦的行为,受到宣德皇上的赏识,升为巡按御史。在宣德5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正统13年(1448年),于谦被召回北京任兵部左侍郎。在土木堡之变中,兵部尚书邝野战死了,兵部尚书职位空缺。在瓦剌大军压境、北京城危在旦夕的时候,景泰皇帝朱祁钰提升他为兵部尚书了。他这是临危受命。

如何退敌、保卫北京城,是于谦升任兵部尚书之后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当务之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于谦的聪明智慧、军事才能以及一贯的以国为重、顾全大局的思想,在这个关键时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他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做准备。人力方面,着重整顿、充实京军。第一,急调两京、河南的被操军来北京。被操军是明朝政府安排的替补军人,就相当于现在的预备役二线部队。第二,急调山东以及沿海的备倭军来北京,备倭军是当时明朝政府安排驻守在沿海一线,随时准备抵御日本倭寇、比较擅长海战的军队。第三,调动京杭大运河沿岸的运粮军来北京。运粮军是在大运河沿线各州各府,为朝廷押运粮草的部队。这些部队的军人比较熟悉船只运输,打仗一般,但在短时间内把这些人调到北京,就使北京城的兵力由几万人迅速增加到了22万人,在兵力数量上形成了优势。

同时于谦还改革了军制,把传统的三大营改为10团营,为了更加适应防御作战的需要。三大营从明朝初年开始执行,指的是5军营、3000营和神机营,由各自的一把手总兵负责管理指挥。三大营相对比较独立,各有各的管理体系,不太利于统一指挥。于谦废除了三大营,在这22万多人里,挑选了相对精锐的15万人,分成了10个团营。这10团营结构非常紧密,责任明确,便于统一管理和指挥。后来于谦创立的这10团营管理制度,不但在北京保卫战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对于明朝后来的兵制管理的方式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军队体制改革过程中,于谦又提拔了一批有才能、勇于担当的将领。在这些将领的率领下,对没有经验、战斗能力的士兵,进行了教育、训练。经过一个多月备战,明军势气大振。于谦还派监察御使白圭及其他15名官员,去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招募新兵,抓紧训练,以备补充。

武器装备方面,于谦也想了很多办法。当时京军中仅有大约1/10的将士们有盔甲,兵器严重不足。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于谦一方面是命令工部加紧赶制兵器、盔甲,夜以继日,连续的生产。另一方面,请皇上传旨给南京,要求把南京库存兵器的2/3,大约126万件各种兵器紧急调入北京,补充给北京的守城部队。再有,于谦还派人员到土木堡一带,去收集明军8月份溃败的时候丢弃的物资。还真找回来不少东西,根据历史记载,找回头盔9000多顶,铠甲5000多件,火枪11,000多杆,神铳(简陋的火枪)2万只,神箭(带火的火箭)44万多支,火炮800余门,使明军的武器装备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明显的补充和改善。

除这些之外,于谦还考虑到,面对瓦剌大军的进攻明军是防守。防守就一定要加固北京的城防设施。他组织人员进一步深挖城墙外的护城河,当时叫护城壕,让敌军轻易过不来。把原有的脏东西清理了,清理长度就接近50里地,整个围着老北京都城一圈。又加固了北京周边接近50里地长的城墙,整修了9座城门,尤其是箭楼,特别是城北的德胜门、安定门,城西的西直门、阜成门。他判断瓦剌大军来,很可能朝这4个门进攻,所以着重加固4座箭楼子,加强城防。他还命令工部组织人员,在城墙堞口处设立门扉,在城垛之间钉木栅栏门。木栅栏门使守城的部队士兵们隔着栅栏门,既能看见城下情况,又能往城下放箭,还能挡住敌军射上来的箭;敌人如果攀爬城墙的话,还能防止敌人跳进来。门是活的,能开能关,如果打开还能往城下扔石块,抛石灰。在较短的时间内,在都城一圈做了1万多个栅栏门。

北京保卫战:于谦如何力挽狂澜?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图》上的德胜门图

北京保卫战:于谦如何力挽狂澜?

1905年德胜门瓮城外箭楼东侧护城河沿。

北京保卫战:于谦如何力挽狂澜?

1870年至1875年,阜成门瓮城外西北面。

北京保卫战:于谦如何力挽狂澜?

1912年至1915年阜成门迤南护城河。

北京保卫战:于谦如何力挽狂澜?

1921年瑞典人喜龙仁在阜成门南边拍的内城西城墙内侧,照片的左上角可以看到登城的马道。

北京保卫战:于谦如何力挽狂澜?

1901,西直门箭楼西面(城外),庚子之变过后,市面一片萧条。选自《从阿穆尔到北京紫禁城 》

此外,还在城墙上绑上沙栏木5100多丈——就是在城墙外,由城墙顶上往下悬挂的横着的一根一根圆木。守城部队在城墙顶上,通过绳子控制这些圆木在空中的高度,让其可升可降,能阻止瓦剌大军攀爬城墙。

俗话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要想打胜仗,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当时北京有好几百万担储备粮,可供全城老百姓、军人吃一年。按理是高枕无忧了。但这些粮食基本都存在北京东郊通州,粮食是从南方通过大运河用船运来的。在元朝的时候,运粮船可一直行驶到北京城里的什刹海。到明朝前期,因为河道淤塞、水量减少,运粮船只能到通州了。把粮食卸下船,存到朝廷在通州建设的仓库里,这里的仓库叫通仓。根据北京城里的需要,随时用马车运到北京城里的粮食仓库里,城里的粮食仓库叫京仓。北京保卫战之后,到明朝的嘉靖年间,又疏通了通惠河,运粮船才又行驶到北京东便门外大通桥下头了。

北京保卫战:于谦如何力挽狂澜?

清代停满了运粮船的大通桥漕运码头。托马斯·查尔德摄

正统年间,进行北京保卫战的时候,运粮船到不了北京城。如果瓦剌大军把北京城包围了,城里的人还是吃不上粮食,通州的粮食等于给瓦剌大军预备了。当时朝廷里有人给皇上建议,一把火把粮食烧了,咱们吃不着,也别给敌人留着。于谦不同意,他说这些粮食是保卫战的重要物质基础,一定要想办法,把粮食要运进北京城。他安排官府征用500辆大马车,昼夜不停地从通州往北京城里运粮。他还动员老百姓、官员及家属亲友们往北京城里运粮,运到京仓,卸粮当时就给运费。对于累计运粮食达到20担的人,除运费之外,另单发白银一两以示鼓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于谦的优惠政策鼓励下,运粮部队川流不息,昼夜往返,不到几天功夫,把通州几十万担粮食运进了京城。这下官兵、全城百姓心里踏实了。

按理说准备到这种程度,够充分的了。他又继续发动群众,把全城青壮年都动员起来,备战备荒。城里的木匠、瓦匠、工匠、石匠等统一变成工程队,进行训练,还筹集了大量的砖石、木材、石灰、工具等,以备暂时急用。为了发动其他地区群众,于谦还让朝廷发文,传达到京城周围,甚至山西、河北等地,让那些地方官府把民众组织起来,发放武器,根据情况配合打击瓦剌军队,切断其后路。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