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民国初地图上早有“新发地”,并非1958年平坟而得名

2020-07-03    
加入收藏

最近,新发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关于“新发地”这个名称的来源,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这样的:新发地村原名新坟地,1958年坟地被填平,大量闲置土地开辟为农田,新坟地也就改名为新发地。

而且这个说法有一个非常权威的来源:《丰台区地名志》。它对新发地是这样介绍的:“新发地原名新坟地,住房集中在东侧海子墙故址土坡上,最早居民为看坟户,守护连片的坟地。1958年填平坟地辟为农田,新坟地随之改为新发地,并逐渐形成新的聚落点。”

《丰台区地名志》是权威工具书,大家相信它,但这却使笔者一头雾水。我是1956年春到丰台区工作的,当时就有新发地这个名称了,并不是1958年才叫新发地。1956年农业合作化,由黄土岗、草桥、白盆窑、新发地四个小乡合并成黄土岗这个大乡,组成一个高级农业社,这四个大队在内部简称黄、草、白、新。新宫村村民高振明的回忆也验证了这个说法:“我老家是潘家庙村,我家的老房子就建在海子墙基上。在京开路西侧原有一片坟地,称薛家坟地,大约上世纪60年代修环城铁路时平掉坟地。在平坟前就已有新发地村名了。”

除了个人的记忆,其实还有更确凿的证据,1915年出版的《实测京师四郊地图》中,能找到新发地这个地名,且地点与现在批发市场所在地一致。在该地图上,新发地西南不远处还有汾庄、牛庄等地名,东北方向不远处有潘家庙,这些地名存在至今。

民国初地图上早有“新发地”,并非1958年平坟而得名

 

▍民国四年的《实测京师四郊地图》上,就有“新發(发)地”的地名(红框处),其位置与如今新发地批发市场一致,周边的汾庄、牛庄、潘家庙等地名如今都在。

另外,民国年间,有钱玄同题字的《北平四郊详图》上在同样的地点也有“新发地”这一地名。这说明民国时期,就有了新发地这个名称。

其实新发地一带是个历史文化丰富的地方,并不都是荒凉的坟地。新发地与当年皇家园林南苑一墙之隔。新发地东边是京开路,历史上称京南大道。京开路东侧是南苑皇家园林西苑墙,海子西墙就建在高出地面10米的沙土坡上。新发地这一带,如今还留存着两座海子墙遗迹。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发地村在海子墙旧址建了海子公园,并在海子墙旧址上建了观景亭,新发地海子公园已列入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的范围。新发地东侧不远处的潘家庙,是因为旧时有潘姓人士集资在本地修建观音庙、关帝庙而得名。潘家庙村在清代建有潘家庙角门,便于海户出入。

如今花乡的一圈村至六圈村,在旧时为养羊之地。这六个村本为南苑驯养黄羊之地。清代皇帝至南苑狩猎,这六个圈要把各类牲畜放到南苑,饲养的羊便是从潘家庙角门进入南苑。后来这些地方逐渐成为村落。

海子西墙原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十多里长的沙土坡,被人们称为“沙龙”,是南苑的一大景观,新中国成立后平整土地时改造成农田。

现在的新发地行政村辖新发地、二甲地、潘家庙、陈留、牛庄子五个自然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市蔬菜由统购统销逐渐放开,郊区菜地多实行承包到户,生产的蔬菜采取多渠道销售,为此市政府决定给菜区各行政村批一块三至五亩的地,作为蔬菜销售市场。当时,新发地村蔬菜批发市场在今新发地桥西北部,是个露天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里成为北京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高世良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