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如何处理和面对孩子手机沉迷?

2022-09-17  中国教育在线   
加入收藏

对抗还是对话?

手机为家庭教育带来一场无差别绞杀

用“绞杀”做标题确有危言耸听之嫌,当你深入现实去了解,会发现并非言过其实。

这就是手机魔力,既改变着人类活动的方式、内容,也延伸了人体的器官,三头六臂,千里眼、顺风耳,在脑容量没有增加重克重的前提下,人类大脑计算能力和算法复杂,已不是单纯的超级计算机可以匹敌。

在这里,我们不想就科普层面的人与手机关系说些什么,而是要集中说一说,手机闯入家庭生活,对亲子关系、对家庭教育造成的滔天洪水般冲击。

在今天,若是去问一万位家长,要有9999位家长会抱怨手机,控诉其魔鬼行径,剩下1位没有抱怨的家长,仅仅是因为孩子还没满月。全社会上下,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无论是经济条件优越、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还是经济条件一般、受教育程度有限的家庭,都异口同声地对手机愤怒声讨,社会上一些权威的声音也在不断强调要让孩子“远离”手机!(远离~~这个句式很熟悉)家长们更是处于每时每刻的痛苦中,与孩子对抗关于手机的所有。使用时间的长短,游戏充值的多少,刷短视频是不是深陷无聊,夜间大人鼾声四起时孩子激战正酣,用大人的手机恰好便利了打赏充值,网络社交的频繁接触没出门已经是三教九流江湖朋友遍天下,等等。家长是看在眼里,恨在心头,言语上不跟趟儿被孩子噎得哑口无言、七窍生烟,行为上黔驴技穷断不了动粗施暴。这些年来,家长砸手机把孩子的命给砸没了的不鲜见;因为手机,亲子间数月数年处于“冷战”状态的比比皆是;手机问题+青春期+父母离异等各种叠加组合的问题,困扰孩子,困扰家长,不能缺少的主角总是有手机。无差别绞杀或许就是这样得来……

那么,除了对抗,亲子间关于手机有可能对话吗?一本努力建构亲子间对话的小册子《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上架了 。作者朱煦采用千字文的体例,就家长与孩子关于手机的种种碰撞,给出科学、务实,对双方都有要求的解决方案。目的就是要化干戈为玉帛,在亲子之间营造一个相互理解,“开价”合理,互有妥协,奔着携手同行,提升各自与手机等电子设备健康相处的能力,最终达成,家庭教育科学,亲子沟通顺畅,手机使用合理,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相信,肯定会有很多家长嗤之以鼻,说作者是白日做梦吧?通过对《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的内容了解,结合k15学段学生的心理,有推测这本小册子的拥趸,大概率会是学生!他们会剩下自己的零花钱,买回来给家长读,要求家长写书面心得,孩子再批改。家长读了孩子的批语,反思良多,分分钟就把书钱给孩子报销了!虽然眼下这还是一个段子,之后就不敢保证段子会不会成了孩子们的流行……

来看一个案例,家长劼人自述:

“孩子沉迷手机?只要亲子关系足够好,这个问题不存在的!来来来,正好给大家讲讲我是如何把手机放在娃面前,结果娃却把它扔在一边,长期没电的。

然而,话音未落,不出两周,正在出差的我收到一条孩子外婆的信息:冬瓜动不动就抱着手机看,我已没收,待你回来处理!

自信满满的育儿经还没来得及写下来分享,就被现实啪啪打脸。

当我开始回顾我家娃和手机的相处经历。他为什么曾对手机没有兴趣,又为什么忽然开始“沉迷”于它?这样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作为家长我该如何对待?手机,一件现代社会的伟大发明,一件现代人片刻不离的“身体延伸物”,到了青少年教育中,怎么就变成了洪水猛兽呢?

冬瓜最早拥有手机,大概是在5岁多。因为我常常出差,他希望能方便地和我联系,“和妈妈说点小秘密”。我觉得要求合理,就答应了。买了手机,办了张亲情卡,还注册了个微信号,设置成青少年模式,小家伙就开始了自己的“手机生活”。

我们并没有对玩手机的时长之类的做约定,因为我觉得,一旦过分强调了,反而就像是在默认,手机就是容易沉迷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并没在手机里装太多App,他倒的确不会在手机上花太多时间。再后来,我们竟然都想不起来手机放哪了。找到的时候,它早已没电。

我发现,作为一个孩子,有用、有趣,才是他追逐的根本价值,至于手机,可能只是在外界反馈失灵或不足时,才“趁虚而入”,成为了“电子保姆”“电子安慰”。

那时的我就是这么想的,也觉得,按照这样的剧情发展下去,手机可能不会成为我育儿中的一个问题。

当冬瓜也开始“沉迷”手机了……

我分析,一方面,因为我公务缠身,难得陪在他身边;在家时,也经常会故事讲了一半就电话铃声打断,娃只能百无聊赖地刷手机。

另一方面,他强大的探索能力,“解锁”了一项手机的有趣功能——AR拍摄。

他发现,明明是自拍,却能让自己“凭空”就戴上眼镜、画上脸谱;甚至画面上的卡通形象,还会随着他的挤眉弄眼,也变换出不一样的卡通表情。

于是,他乐此不疲地拍了一条又一条,见个新朋友就演示一次,在别人羡慕的眼神里洋洋自得,不断享受“价值回报”。

要干预吗?我不想去强迫冬瓜。“也许祛魅就好了,让他知道,这功能没啥稀奇的。”

这么想着,我找了个机会,跟他详细解释了一下这个AR趣拍的原理——识别人脸,定位五官,把随机图像叠进画面,就变成了他看到的有趣的AR相机。

顺便告诉他,这就是人工智能AI的一个“应用场景”,妈妈的工作就是去理解技术,然后用这些技术策划好玩的内容。

“你的工作真好玩”,他投来羡慕又带点钦佩的目光。

几天过去了,他也还是会时常抱着手机玩AR拍摄,只是没那么兴奋了,玩的时间短了许多。

正逢春节,去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博物馆里看得正嗨呢,他不知道怎么的,忽然“想起了”手机——快把手机给我!

“你又要玩手机?在博物馆你还玩?我要没收了哦!”我不太开心。

“妈妈,你不要冤枉我,我只是想试验一个好玩的。”他一脸委屈,我只好把手机递上。

没想到,他用手机对着动物标本里,一只狮子的脸,用AR拍摄扫描。

“你在干嘛呢?”我问。

“我想试一下,狮子的脸,老虎的脸,还有猴子的脸能不能扫出来。”他边说边认真地用手机扫着,“为什么都扫不出来呢?原来真的是只能识别人的脸呀,那人的脸和动物的脸,机器是怎么区分出来的呢?不都是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吗?猴子不是跟人最像吗?为什么也识别不出来呢?可人和人长得那么不像,为什么只要是人就都能识别呢……”

于是,那天的自然博物馆参观,后半段就变成了一段关于“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的亲子讨论,他的问题差点把我问倒,差点需要现场求助算法工程师同事。

不过从那天之后,我发现,他似乎就对AR拍摄,忽然失去了兴趣。

“哎,那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个人脸识别嘛。”几周后,当我小心翼翼地问起,他怎么不玩了的时候,他一副“你怎么那么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回怼了我。

有意思,如果不是有台手机,如果不是他“沉迷”手机,不知道要到几岁,要在什么时候,才会跟一个小屁孩去讨论人工智能,讨论人脸识别,讨论到“多像的东西才能算成一类,多不像才不算成一类”这样的科技+哲学问题。

某次出差回来,在我的书桌上,发现了很多他画在便签纸上的“小画”。

我问他:这是什么呀?

他说:我想你了的小画。

我又问他:不是每天都在用手机发信息、连视频吗?怎么还想着画画呢?

你知道娃怎么说吗?

他说:妈妈,我发现有些话,好像是手机里不能说的,我也说不出来。我只有画下来,才觉得你一定会收到。我只有画下来,才觉得很开心。为什么会这样呢?

真的是太有意思的话题了。

那个下午,我先是带着他回顾了人类历史上的通讯方式变化。然后又跟他说了“鱼传尺素,驿寄梅花”的浪漫。还跟他提了提“媒介即讯息”这么一句高深莫测的话。

他似懂非懂地看了看我,然后说:嗯,我懂,就是有些话在手机里说,就没有那种暖暖的感觉了,必须要画下来,给妈妈一个惊喜,让妈妈在纸上看到……

说实话,那一刻我反而想的是:如果他不是自己用过了手机,那么他到底会在一个什么样的机缘下,才会对“媒介即讯息”这类问题,产生懵懂的好奇和感觉呢?

冬瓜和手机的故事还在持续。

不可否认,他真的有“玩过头”的时候,然后就是按照提前说好的,手机要被没收一段时间。毕竟,孩子的自控力在手机应用这种“顺应人性”的东西面前,有时候是失灵的。是需要家长从旁来“帮个忙”的。

娃也照样会“哭着闹着”要玩手机,也会“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手机被大人暂管的事实。

当然,我们也会找时机再把手机还给他,帮着他再次尝试由自己来安排用手机的时机和时长,提前说好规则,做到了奖励,做不到就再次“大人协管”。

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拉锯,这种尝试,一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期存在。对大人而言,烦恼也好,纠结也罢,担心也好,肯定会伴随我们养育孩子的全过程。

孩子玩手机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加入孩子玩手机的过程中去,无法和孩子在手机里得到的乐趣获得共鸣,更无从和孩子就着手机衍生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争论和分享。说白了,父母们对孩子玩手机的愤怒,大概有不少,是来自于对“沉溺手机”的莫名的恐慌,以及害怕自己将无所作为、无法干预的慌乱。”

以上是《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推荐序二, 这位妈妈的经历和思考,不正是在诠释对抗与对话的区别。千千万万正在与孩子为了手机对抗不息的家长读了这一段,是否能对照自己略有沉思呢?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刘丹再推荐序一中指出:

“十几年前,有很多家长会因为不能处理好孩子过度使用网络的情况而深陷烦恼,甚至要求助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戒网瘾学校”。近年来,情况有了变化,“网瘾“这个词,更多被“手机依赖“替代,因为过度使用手机和上网,造成亲子冲突、家庭矛盾的新闻,时有发生。在家庭中,似乎手机和网络的过度使用,是很多严重问题的促发因素。

手机的频繁使用,已经是人们的生活常态,其功能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生活和工作方法。这样巨大的变化,给个人成长、家庭生活、亲子教育都带来了资源和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挑战。

很多家长很高兴可以利用手机给孩子听故事、练习英语开发智力,也给孩子看动画片、玩游戏让孩子开心。也有很多家长担心利用手机带来的各种副作用,比如:视力下降、游戏成瘾、耽误学习等。在手机使用如此频繁的今天,到底该如何合理管理孩子使用手机呢?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没有教科书的问题。却是家长们,尤其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家长们的困扰。”

在刘丹眼中:“《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作者朱煦,有着三十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和非常丰富的家长咨询经验。总能让听众、观众、读者在轻松的状态中,获得新的理念、掌握新的方法。对于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他思考了多年,也亲身实践了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用单篇千字文的便于阅读的写作方式,用亲切通俗的行文,贴合家长管理孩子手机使用中的真实痛点,从“时间、内容、误区、方法、价值、风险”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有关手机使用的亲子教育新理念和新方式。如果家长能反复阅读、深入理解、尝试运用的话,我相信,会帮助家长和孩子改善关系,促进孩子更好地使用手机,与手机健康相处,也更好地全身心健康发展。”

中央团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认为:《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是紧扣教育难题提供的具体准确全面的指导,是新时代家庭教育有针对性的实用教科书。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委儿童工作国家智库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共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宗春山先生认为:手机不是魔鬼,离父母远的孩子离手机依赖最近。《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直指家长的教育误区,为迷茫的家长指路支招!

著名心理学科普人士、北大精神卫生学博士汪冰认为:“天下人苦手机久矣”,可是《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告诉家长把手机当作罪魁祸首才是最大的问题。不仅如此,解决手机问题是为了更好的养育,而养育问题不会因为手机消失而自动解决,手机只是症状而非症结。科技更迭,人性未变,作者从成长规律入手,帮助家长学会洞穿表象,以不变应万变。更难能可贵的是,此类书籍常有多理念少方法的不足,而本书充满了富有创意的实操方法,让家长不仅懂得还能做到,原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诚意分享可以让父母走出困局,让孩子获得幸福,让家庭重归和谐。

北京五中校长王蕾认为:《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应当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家校教育的必备书。

北京交通广播主持人盛博认为:读《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您会发现:手机是问题,串起了一系列亲子教育的困惑和矛盾。手机也是答案,给了父母一个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最好的契机和机会!

回到对抗还是对话,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实,企图把手机干掉来解决手机问题,还是让孩子握着自己的智能手机来学会与手机健康相处,是问题的关键。人们都明白游泳只能在水里学会,把水倒干净,可以消除被淹死的危险,但不能解决游泳本领的获得。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深地地融入人类生活,随着人类接触手机的时间已经是月龄起算,随着人类从出生就与手机天然亲切、难舍难分。家长对孩子玩手机的围追堵截必将成为负隅顽抗,徒劳无功。会进一步加剧对亲子关系的恶化,对家庭教育良好环境的绞杀。

放弃对抗,开始对话,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是一个煎熬的心理过程,也是一段艰苦的学习之旅,是一项艰巨的树人工程。环顾四周,回望过往,理性的家长会发现,你们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没有手机,你们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们令爹妈头疼的程度丝毫不逊于你们的孩子。你们也会发现,手机到来后的这些年,中考高考成绩好的孩子个个都玩手机,他们的视野、世界、情操、责任,也丝毫不逊于当年的你们;做手机的队友,而不是做手机的对手,是接下来若干届家长的重要任务。透过手机这个媒介,家长们或许更能读懂孩子。

《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作者朱煦对记者说:我做好了被家长不理解、甚至拍砖的准备,说明这些有诚意的内容家长真的不熟悉;我同意出版社用这个书名是为了便于家长识别,可我也不得不实话实说,我从来就没打算帮家长去对付孩子,满足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不当管控的需求;我分成79篇千字文来写,是为了家长读起来方便,读一篇也就两三分钟,溜个缝儿的时间就够;内容中多为确定的方法,我打比方就如你去问中医为何开这个方子,回答总是很简单,照方抓药,莫问缘由。若是善于思考,你一定会在按图索骥中发下规律,自然你也就悟出道理。说到底,这是一本家长与家长唠家常小册子,不是讲课,图的就是这天儿咱们聊得没掉地下,聊得有来有往,聊得你时而会心、时而闹心。齐了,我的心意就到了,您请好吧!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