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跟人民日报,学写申论文章

2021-09-14  中公教育  
加入收藏

“得申论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申论”。作文在申论考试中分值高,难度大,拿到代表最高标准的“一类文”,是每个公考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现实往往无法靠“心想”而“事成”,达到“一类文”还需要不断地学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申论文章也是一样,只不过读的不是唐诗,而是各类优秀文章。在这里,中公教育就为您展示,如何跟着人民日报学写一类文。

跟人民日报,学写申论文章

 

学拟标题:观点明确,语言有“巧思”

标题是文章给阅卷人的第一印象,唯有内容有明确观点,语言上有“巧思”的标题,才能抓住阅卷人的视线,例如:

“三公”经费“做减法” 民生保障“做加法”

筑牢防汛抗灾的“铜墙铁壁”

一棒接着一棒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百年风华启新程 以史为鉴创未来

政务新媒体 要“有”更要“优”

上述标题,既明确点明文章主旨,也有一定巧思,或比喻修辞、或利用谐音、或文字对仗、或加减相对,更兼语言规范又不流俗,对考生写申论文章标题有借鉴意义。

 

学写分论点:内容鲜明,语言有“区分”

在当前的申论作文中,五段三分式作文是申论考试比较推崇的写作方式,而在分论点段旨句的撰写上,人民日报也有些很好的范例:

“救命文档”是相信奇迹、创造奇迹的救援接力。

“救命文档”是主动作为、救灾有我的青春担当。

“救命文档”是创新驱动、科技进步的技术赋能。

三个分论点段旨句,用词准确,内容明晰,语言区分度高,体现出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

 

学写开头:简洁明了,逻辑顺畅

“万事开头难”,尤其是申论作文的开头更难,很多考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把开头写的花团锦簇上,结果忽略了开头的核心,简洁明了、逻辑顺畅、观点明确:

干事创业,哪里都是沃土。然而当下,一些基层干部尤其是乡镇干部私下里有不少“吐槽”:“工资不高、事情不少”“挣不到钱、升不了职”“权力不大、责任很大”……这些削弱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只有做好保障,基层干部才能身累心不累。

这段开头字数不多,但第一句表明基层干部的情怀,之后转折,通过几句“吐槽”勾勒出导致基层干部身心俱疲的问题,之后简单总结提出影响,最后抛出观点。没有花里胡哨、喧宾夺主的名言警句和修辞手法,却说明了问题,也抛出了观点,从语言上,还有一定的特点。

 

学会论证:方法灵活,言之有物

论证部分,尤其是分论点论证,是很多考生的难点,甚至一些考生认为,论证随便写写,字数够即可,反正阅卷人也不看。但其实言之有物的论证是“一类文”的标准之一,下面就选取人民日报的论证给大家看看:

“救命文档”是创新驱动、科技进步的技术赋能。小小文档大显身手,竟能汇聚如此强大的救援力量,让人们将更多目光投向暴雨洪灾中的硬核科技。翼龙无人机成功让受灾村镇恢复5小时的通信信号,“河南暴雨积水地图”提供避灾信息,“城市大脑”快速启动,救生机器人、机器人水泵活跃在抢险救灾现场……这是祖国科技实力不断突破的结果,也见证着始终如一的为民坚守。正如网友所言:困难面前,你永远可以相信祖国!暴雨中的科技力量有多硬核,这份“不惜一切代价、克服重重困难”的努力就有多温暖!

这段属于例证法,首先抛出观点,然后过渡并举例,所举例子时效性强、论证有效、语言简洁、内容充实,最后总结回扣观点,并进行升华。

 

学写结尾:巧妙收束,升华主题

很多考生的作文都面临“烂尾”现象,主要因为到结尾的时候,时间不够了,或者积累不够了,“烂尾”作文是无法达到“一类文”标准的,申论文章结尾一般要收束全文,并升华主题:

放眼未来,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十四五”时期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一个个时间坐标标注着乡村振兴的远大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农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必将上演更多奇迹与辉煌。

这段结尾不长,但前半部分畅想乡村振兴的未来,后半部分升华主题,语言不套路化,且简洁有力,给文章一个完善的结局,也会让阅卷人给文章一个更高的评价。

 

申论本质上是一种能力考查,这就要求复习申论不能只局限于做题和看教材,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其理论水平和文笔都毋庸置疑,各位考生可以以人民日报作为榜样和标杆,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力争达到申论“一类文”标准!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