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这样“避税”不会坐牢!2021个税合理税筹的2个方法,太有用了

2021-08-30    恒企会计网校
加入收藏

随着新个税法的推出和社保入税的改革,只和工资打交道的会计已经不再存在了,社保、个税同样是现在的会计面临的问题。只懂“工资”,不懂“个税”“社保”的会计已不复存在。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懂个税、社保的会计是必然趋势,更是现在企业想要拥有的人才。

今天顾姐就来和你们讲一讲新形势下企业薪税问题处理和应对!

个税反避税条款该如何应对

这样“避税”不会坐牢!2021个税合理税筹的2个方法,太有用了

 

作为企业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应对新个税法的反避税条款呢?下面顾姐提出2个建议,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1.变“壳”为“实”

把原本打算用来“避税”的“空壳公司”转化成实际经营的公司,不仅能继续控制税务成本。而且从商业目的来讲,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强整体核心竞争力,这实际也是税务筹划的一部分。

2.通过合法渠道争取个人合法权益

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不可能兼顾到所有人利益,但政策又是不断完善的。可以通过合法渠道影响政策的不断完善,使个人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也是不错的选择。

提醒:我们要通过合理合法的税务筹划,合理安排投资架构,科学安排个人回报和投资经营回报的比例,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是彻底规避税务风险的选择。

 

学会这样税筹能省下一大笔钱!

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必须要尊法守法、合法合规、合理规划,这样才能助力公司强大。公司根据企业情况,规划适合自己的避税方法,下面顾姐整理2种方法。

1.合理筹划月薪与年终奖

合理筹划月薪与年终奖,就是利用年终奖的缴税方式来避税。顾姐来给你们看一个全年收入筹划秘笈!

首先预测个人年收入,计算年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五险一金-60000-专项附加扣除。

全年收入筹划秘笈

第一步,将年应纳税所得额对半分,即让月工资和年终奖适用税率相同,计算应纳税额。

第二步,将年终奖降低一档税率,用足该级距上限,计算应纳税额。

第三步,将年终奖再降低一档税率,用足该级距上限,计算应纳税额。

三者税额最小的就是最优筹划。

大多数情况下,降低一档税率即可得到最优,少数情况下,降低两档税率得到最优。

所以,全年收入筹划的关键是让年终奖将该级距上限用足,确定年工资应纳税所得额。

话不多说,上例子让你们更容易理解!

假定顾姐每年收入扣除基本免征额60,000、三险一金和专项附加扣除后是300,000,也就是个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300,000。年终奖和工资怎么分配最划算呢?(附表方便你们一起计算)

这样“避税”不会坐牢!2021个税合理税筹的2个方法,太有用了

 


这样“避税”不会坐牢!2021个税合理税筹的2个方法,太有用了

 

三步解决问题!

 

第一步,300,000除以2,150,000作为年终奖,150,000作为工资,计算个税。年终奖个税28,590,全年工资个税13,080,个税总额41,670,税后收入258,330。

第二步,将年终奖降低一档税率,重新分配。第一步中年终奖150,000时对应的税率20%,降低一档到10%的税率,意味着年终奖最多144,000,工资就是156,000,计算个税。年终奖个税14,190,全年工资个税14,280,个税总额28,470,税后收入271,530。

第三步,将年终奖再降低一档税率,重新分配。将年终奖再降低一档到3%的税率,也就是年终奖最多36,000,工资就是264,000,计算个税。年终奖个税1,080,全年工资个税35,880,个税总额36,960,税后收入263,040。

这样“避税”不会坐牢!2021个税合理税筹的2个方法,太有用了

 

显然,个税总额最低的是第二步的情况,年终奖144,000,工资156,000。

相信现在你们已经理解这个秘笈了吧!

2.公司合作代替工资、提成和佣金

我们国家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工薪族中的高收入人群越来越多,如果是100万年薪,根据测算,按照最优的月薪年终个税筹划,也得交20万个税,到手不足80万。

那么对于高收入人群,顾姐建议是通过注册公司将公司发的工资、提成和佣金转化为公司间的业务合作。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避税方案的前提是有实际业务发生,确实为公司提供了销售、咨询等业务。

有人会说,注册公司也要成本啊?别忘了,国家现在为了鼓励创业,对小微企业有很多优惠哦,比如小微企业年所得额低于50万,企业所得税只有10%,其他企业的是25%,小微企业少了一半还多。

常见的5大高风险避税方法

1.虚开发票抵扣

很多企业为了“避税”会把工资拆分为两部分,例如员工工资是8000元,拆分为工资发放5000元,员工找发票报销费用3000元。以此来发放工资,不要以为自己就很聪明可以不用代扣代缴员工的个税。长期这样做,企业的费用肯定会异常,还想不被税局稽查?

这样“避税”不会坐牢!2021个税合理税筹的2个方法,太有用了

 

2.冒用他人信息虚列工资

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增加企业的成本,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冒用他人的信息去虚列工资,但在实行新个税汇算清缴以后,一人一税号,还想这样做的企业可要小心了!而且这种做法还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3.大量员工零申报

这个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企业大量员工零申报很不符合实际。大量员工工资长期都在起征点下,将面临个税稽查。

 

4.不用对公账户发放工资

你以为不用对公账户发放工资就可以了吗?工资全部或部分通过现金发放、未申报收入,这将是税务局稽查的重点。

这样“避税”不会坐牢!2021个税合理税筹的2个方法,太有用了

 

5.补贴未申报个税

有些企业未将话补、餐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等列入工资申报个税,造成偷税。

注意:如果是符合规定的误餐补助,不用缴纳个税。

如果你公司有以上类似这种情况,一定不要心存侥幸,虚列工资。一旦被查到,将面临罚款,数额巨大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虚列工资属于“多列支出”行为,系偷税。虚列的工资不得计入成本,不得在计算所得税前扣除。

企业一旦实施虚列工资的违法行为,不但会被追缴所得税,还会被处以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得不偿失!

 

个税扣除这些点不要忘!

 

1.子女教育

从3岁到读完博士,每月1000元教育费用,夫妻各占50%或一方承担,1000元可以分摊或一方免交个税,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学历或职业资格

如果提高学历或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发生的费用,学历教育期间每年4800元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每年3600元的费用,免征个税。

3.大病医疗

如果大病医疗费用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部分,每年60000万元免交个税,但要提供医疗证明及其个人承担费用的原件或复印件。

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分别计算扣除额。

这样“避税”不会坐牢!2021个税合理税筹的2个方法,太有用了

 

4.首套住房利息

首套住房利息支出,每月享受不超过1000元的额度,免征个税,最长不超过20年,但要提供贷款合同、还款凭证。

5.房屋租金

工作城市的租房支出(没有自住房),直辖市、省会城市等每月1500元、人口规模>100万的每月1100元、<100万的每月800元,免征个税(各地免税额度有差异)。

6.赡养老人

父母年满60岁及以上,每月2000元的赡养费,子女可分摊,免征个税。

根据暂行办法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独生子女可按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可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7.离职补偿金

职工离职时,领取的经济补偿金不超过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免个所税。

8.高温费

职工夏季发放的高温津贴或食物,以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放的高温费要交个税。

这样“避税”不会坐牢!2021个税合理税筹的2个方法,太有用了

 

常见问题

 

1.公司组织旅游是否需要扣缴个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包括实物和有价证券等在内的营销业绩奖励,应根据所发生的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其中,对企业雇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与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其他人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作为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为员工提供住房补贴是否需要扣缴个税?

以现金形式发放住房补贴,需并入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

3.发放劳保用品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不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个人因工作需要,从单位取得并实际属于工作条件的劳保用品,不属于个人所得,不扣缴个人所得税。

(2)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企业以“劳动保护”名义向职工发放的实物以及货币性资金,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扣缴个人所得税。

4.向员工发放实物、购物卡等是否需要扣缴个税?

发放给员工实物、购物卡等福利,应并入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

这样“避税”不会坐牢!2021个税合理税筹的2个方法,太有用了

 

5.为公司股东报销费用是否需要扣缴个税?

为企业股东报销其购买私人用品所产生的费用,应按股息红利所得扣缴股东个人所得税。

总结

所谓税务筹划,前提一定是合理合法的,不然一切都是徒劳。我们不能因为盲目地去追求少缴税而不去反应真实的经营情况,这种做法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依法纳税,才是企业的唯一出路!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