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刚开始喝茶的人,并不能很好区别中国的六大茶类,这里我们把这些基本的茶知识分享给大家。
我国是世界上茶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千余年来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在茶叶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茶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分出来的类别也各有不同,中国名茶千百种,究其细节,现在一个最主要分类方法,就是六大茶系分类,是茶界最广泛的基础知识。
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徽农大茶学系的陈椽教授依据茶叶加工工艺的不同将茶叶分为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绿茶:不发酵,讲究新鲜
绿茶(Green 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
绿茶的特点是鲜叶采摘后高温迅速灭掉其中酶类,抑制茶多酚氧化。
所以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干茶绿,茶汤绿,冲泡后的叶底也是绿色的。
喝法:绿茶一般冲泡水温以85℃为宜。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绿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宜。在茶具方面,可以选用瓷杯或透明玻璃杯,冲泡时不要盖盖子。
名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等。
白茶:微发酵(发酵度:10%),制作简单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白茶是制作最为简单的一种茶类,经纯天然酝酿而成,微发酵,不促进也不抑制茶多酚的氧化。白茶干茶多白毫,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白雪皑皑的小山,因此得名white tea。
如果是盖碗冲泡,坐杯(每次冲泡茶叶的浸泡时间)的时间长一些汤色会是浅黄色或者杏黄色。白茶干茶看起来太绿或者太红都是不对的,这些都说明了制作工艺上的缺陷。
名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
黄茶:轻发酵(发酵度:10%),“闷”黄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它是中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黄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
黄茶很少见,甚至生活在黄茶茶区的人都不一定知道黄茶。会烧菜的人都知道青菜闷在锅里就会变黄。
黄茶也是这样。黄茶在像绿茶一样杀青之后,通过湿热和干热两种方式让绿茶的茶叶变黄。
名茶: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
青茶:半发酵(发酵度:10%~70%) ,特点折中
青茶也叫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属于半发酵茶,这个“半”有个范围(发酵度:10%~70%) 。因为在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包种茶快接近绿茶了,发酵程度最重的东方美人茶快接近红茶了(这两种极端的茶都是台湾的)。乌龙茶产量最大的是福建,大众熟知的铁观音和大红袍都属于乌龙茶。
喝法:泡乌龙茶选用容易茶水分离的器皿(盖碗、一壶一杯或者飘逸杯),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后要加盖。注意,每一次冲泡都要将其中的茶汤倒干净才不会影响下一泡的滋味。
名茶: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台湾冻顶乌龙等
红茶:全发酵(发酵度:100%),茶汤红亮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主产地在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
其中萎凋、揉捻、发酵都是为了促进红茶中的茶多酚氧化。
茶多酚本身是一种无色的物质,其中的儿茶素在红茶加工的过程中聚合形成了黄色的茶黄素和红色的茶红素,因此红茶的茶汤红亮、叶底也是红色的。
名茶: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滇红等。
黑茶:后发酵(后发酵茶,随时间会变化)
黑茶(dark tea),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黑毛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照产区的不同和工艺上的差别,可以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雅安藏茶和滇桂黑茶。
黑茶和红茶同样是促进茶多酚氧化和内质转变的茶,黑茶和红茶的不同在于:红茶的酶促反应动力来自茶叶自身的酶,而黑茶来自微生物产生的酶。
所以黑茶称之为抑制茶叶自身酶活而促进微生物活动的后发酵茶。黑茶具有一定促进消化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等作用。
喝法:喝黑茶如果是粗老的原料可以煮着喝,如果是嫩的原料可以用100℃沸水冲泡喝。
名茶:云南普洱、安化黑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