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科创板为何这么火?IPO数量最多、高价股扎堆、科研人员成富豪,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科技巨头也将登陆

2020-07-28    
加入收藏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吕江涛 谢玮

2019年7月22日—2020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一周年。

一年间,IPO多达140家,且都来自六大高科技行业;10倍股频频出现,高价股占了A股总数的近30%;19天的最短过会纪录,近十年来A股规模最大的IPO;无一家跌破发行价;诞生多位身家过百亿的科技创业者……

一年间,科创板凭借其首开先河的注册制、包容的上市条件等制度创新,成为A股市场最火最热的明星板,给资本市场、创业者和投资者带来了诸多惊喜。

目前,不少中概股也选择回归科创板。据悉,京东数科正在筹备科创板上市,估值近2000亿元;吉利已公告上市科创板;蚂蚁集团也宣布在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步发行上市计划,其IPO估值至少2000亿美元,IPO后将成为科创板市值第一股。

科创板为何这么火?IPO数量最多、高价股扎堆、科研人员成富豪,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科技巨头也将登陆

 

高效的注册制:开市首年IPO140家,占A股总数的46%;创A股纪录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科创板最大的制度创新是注册制。

注册制是A股市场设立30年来首次使用,也正是注册制这一制度性创新,让科创板设立第一年,就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的明星。第一年就完成IPO140家,创下了A股市场最高纪录(主板第一年IPO:沪市8家,深市6家;中小板第一年IPO46家,创业板第一年135家。)

据中金公司统计,科创板已成为A股IPO的主力军,自去年7月份以来,科创板新股占比高达46%。目前,科创板发行储备企业还有227家,预计2020全年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有望达到100~120家。

如此高效率,离不开注册制的保驾护航。

在过去的核准制下,不仅IPO门槛畸高,而且审核效率低下,排队可长达两三年,尤其是实质性审核犹如“选美大赛”,门槛在“海选”过程中就不断被人为推高,这使得IPO批文(行政审批)成为资本市场最稀缺资源,一文难求。

而在科创板注册制下,IPO审核不再是证监会审核,而是改由上交所负责审核,证监会负责注册。在科创板注册制中明确规定,上交所IPO审核周期不超过3个月,证监会在20个工作日内对发行人的注册申请作出同意注册或者不予注册的决定。

因此,一家企业的IPO申请,理论上最短可在4个月内完成审核及注册。周期大幅缩短,极大地提高了IPO效率,也极大地降低了IPO成本,让IPO批文变得不再稀缺,是注册制包容性的最重要体现。

对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实际上就是要回答3个问题:审不审,审什么,怎么审。对于“审不审”,市场各方的争议最小,普遍的、主流的观点是注册制也要审。在审核环节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

具体到“审什么”,就是审信息披露的合规性(法律属性),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投资属性)。在证监会和上交所的共同努力下,注册制审核并未简单抛弃核准制下对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等合规性要求。同时,更加注重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从信息披露充分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的角度予以切入。

例如,江苏北人(688218.SH)曾在审核过程中被媒体质疑,公司累计经过4轮问询。问询中,上交所重点关注了公司的市场地位、技术水平和毛利率等问题,特别是在技术方面,问询内容充分反映了市场关切。江苏北人通过多轮回复,对核心技术水平、先进性程度、研发投入等进行了更加充分的披露,可理解性有明显改进,终于结束了“集成是否算科技创新”的一段“公案”。去年10月16日,公司顺利过会,12月11日登陆科创板。

相比“审什么”,“怎么审”是更加直观、社会可见度更高的改革内容,也是投资者相对更为熟悉和赞同的改革做法。由于投资者对“怎么审”的了解程度较高,点赞颇多。可以简单总结为“四大公开”,即审核标准公开、审核过程公开、审核动态和结果公开、否决具体理由公开。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科创板首轮问询问题已由平均47.4个减少至30.2个,降幅为36%;问询二轮即提交审核中心会议的企业占比由17.7%提高至24%;问询三轮企业占比由36.3%上升至51%;问询超过三轮企业占比由46%下降到25%。扣除补充财报和问询回复耗时,受理至上会审核的时间平均仅47天。

上交所科创板审核迈进“2.0阶段”,注册制改革也不断推向深入。正是基于注册制在科创板良好的试点效果,监管部门决定将注册制推广至创业板。

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意见提到,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该任务由证监会牵头,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年内落地。未来,创业板将会接棒科创板,成为我国注册制改革的主战场,并进一步降低科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

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创业板上市委员会自7月13日首次开启注册制审核以来,已有多家上会审核企业过会。

包容的上市标准:创造A股多个第一

除了注册制,科创板对于上市企业的包容性还体现在上市标准方面。

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红筹企业、差异表决权企业、VIE特殊架构企业等类型企业被A股市场拒之门外,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不得不远走海外,赴港股或美股上市,既增加了企业额外的成本,也没能让A股投资者享受到企业发展的红利。

对此,科创板在基础制度上做了诸多创新,也创造了A股市场的多个历史“第一”。

2020年1月20日,云计算服务商优刻得(688158.SH)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首家拥有同股不同权结构的科技企业,创造了A股历史。

此前,A股市场始终只向同股同权的公司开放,但在科创企业之间,对表决权进行差异化的安排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科创板在上市门槛中做出重磅改革,允许科技创新企业发行具有不同表决权的类别股份,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正式从设想成为现实。

普遍采取同股不同权的红筹企业也开始通过科创板进入A股市场。

2月27日,A股的首家红筹企业华润微(688396.SH)登陆科创板。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同时创下多项“第一”:科创板首家启用“绿鞋机制”的公司;A股第一家以港元而非人民币为面值的企业;A股第一家以“有限公司”形式而非“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上市的企业。

除了华润微之外,另一家红筹企业九号机器人申请公开发行CDR并在科创板上市,6月12日过会。还有已经在境外上市的红筹股中芯国际(688981.SH)回归A股至科创板上市,于6月19日过会,从受理到过会仅用时18天,创下A股市场最快纪录。

最新消息是,7月20日下午,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宣布启动上市计划,欲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同步公开发行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11年的股权协议,当时支付宝刚刚完成分拆,蚂蚁金服的股权再次变得复杂,加上业绩不稳定,当时如果选择登陆A股,难度颇大。但在科创板,这一切都已经不是障碍。

科创板为何这么火?IPO数量最多、高价股扎堆、科研人员成富豪,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科技巨头也将登陆

 

市盈率不再“唯23倍论”:目前有9家亏损企业登陆科创板

科创板有5套上标准,其中,第五套标准对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完全不设要求。具体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今年1月23日,泽璟制药(688266.SH)登陆科创板,A股未盈利上市第一股面世。此后,百奥泰(688177.SH)、沪硅产业(688126.SH)等8家公司也依循这一未盈利标准在科创板上市。

事实上,在科创板制度公布之初,上交所就已经打破市盈率与风险的“认知绑定”,放弃了“市盈率限高23倍”的“潜规则”。而允许亏损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则更进一步,不再拘泥于企业的盈利指标。

科创板采取的是更为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在发行端突破了市盈率限制,定价、规模、节奏均采取充分的市场博弈机制。

一方面,发行价格由市场决定。截至7月22日,140家已经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中,除9家未盈利外,其余131家公司按照最近一期经审计扣非前后孰低净利润计算的发行市盈率区间为19~468倍,中位数47倍;按照上市当年预计每股收益计算的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32倍,平均数43倍。

另一方面,募资金额也相对适中。已登陆科创板的140家公司募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大部分公司募资额超过募投项目所需资金,但也有部分公司出现未募足的情况。

结果显示,市场选择的差异性和博弈后形成的一致性初步得以体现,发行节奏总体有序,核心机制有效。在市场化询价的发行机制中,投资者申购踊跃。科创板上市公司网上申购中签率中位数为0.05%。

除了发行价格交给市场决定,发行节奏的主动权也由市场掌握。科创板新股发行的整个流程都坚持市场化导向,由发行人、保荐人、承销商、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主体通过询价、定价、配售等市场机制加以确定,监管部门不设任何行政性限制。

跟投制度要求承销商既“荐”又“保”:已有跟投比例为2%~9.6%

虽然科创板采取的是更为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发行人、保荐人、承销商等市场参与主体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但也并非全无约束。在科创板发行承销的制度创新中,跟投制度无疑是对券商的一项真金白银的资本约束。

简单来说,跟投制度就是保荐券商需要掏出真金白银,对主承的项目进行投资,这样一来,券商的利益将和其他中小投资者捆绑在一起,以此达到对券商的制衡。

在操作安排方面,一是跟投主体应为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二是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的资金来源应为自有资金;三是参与配售的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应当开立专用证券账户存放获配股票;四是跟投认购的股份有24个月的锁定期。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券商跟投机制的设立,某种意义上是对过去“只荐不保”行业现象的一种纠正,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券商在资本约束下做好前端把关工作,在作为市场主要参与者的同时担起责任来。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已在科创板上市的140公司中,97家公司跟投比例为3.1%~5%,对应跟投金额为1748万~6000万元。澜起科技(688008.SH)等6家公司跟投比例为3%,跟投金额6077万~8436万元;金山办公(688111.SH)等3家公司跟投比例2.2%~2.7%,跟投金额1亿元;中国通号(688009.SH)跟投比例2%,跟投金额2.1亿元;虹软科技(688008.SH)、心脉医疗(688016.SH)因两家机构联合保荐,合计跟投比例分别为8%、9.6%,对应的合计跟投金额分别为1.1亿元、0.8亿元。

不过,由于目前科创板市场容量有限,供求关系对于定价的引导力较强。因此,业界十分期待跟投机制在科创板发行节奏进一步加快的背景下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编 | 杨眉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