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道德经》告诉我们,做好事的五种境界

2021-08-04    行为逻辑
加入收藏

小王喜欢做慈善,他每做一项慈善都要以比较高调的方式广而告之。

有的人就认为,小王做慈善是为了作秀,但是,小王却有着自己的考虑。

他说:“起初,我做慈善也默默在做,没有声张,但是后来,我觉得,我应该把这件事传播出去,号召更多的人从事慈善事业,况且,我是真金白银做的这件事,根本不在乎别人说我在作秀。”

小王的发心没有错,正向引导作用的确比较重要,这也是符合人性的。为小王点赞。

但是,小王也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境界太低了,他认为默默地做慈善才是最高境界,那么,小王的想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我们可以从《道德经》中找到答案。

《道德经》说: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意思是:德高的人做了有好的事不认为有德。德低的人以有德自居,紧守着德的荣耀,害怕失去。所以说,德高的人顺乎自然作为,德低的人自然地做事,而后念念不忘,总是强调。最讲仁爱的人有意为之,而后将其忘掉。正义的人主动去做而且事后念念不忘。而讲礼仪的人强调遵守礼仪但没人回应,则愤怒的扬起手臂强迫别人遵从。

第一种境界:上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才是最高境界的德行,他们做了有德的事情,没有挂在心上,也没有觉得自己了不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的人是自然而然的做事,自然而然的做了,自然而然的忘了。别人一问他哪天是不是做了什么好事,他回想起来的确做过,但是并没有觉得自己做的是多么了不起的事。

第二种境界:下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的人做了好事,心里总是记得,哪怕不到处宣扬,也会记得很清楚,甚至害怕别人否定自己做过好事,他怕自己做了好事失去了意义。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下德的人会比较在意自己做的好事,因为他们心理上是有预期的。

比如,一个人做好事希望得到好报。做好事为了正面宣传引导作用。

第三种境界:上仁。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仁”就是仁爱、同情心,“上仁”就是比较有同情心、仁爱思想的人。

他们会去主动寻找好的事情去做,认为做好事的行为很好,然后,再把它努力忘掉。

有人会问,“上德”、“下德”“上仁”的区别是什么?

“上德”做的好事,是自然而然做的,无为而无以为,“下德”做的好事也是自然而做的,但是自己会很在意做好事的意义。“上仁”做的好事,不是自然遇到的,而是刻意去寻找的,只不过想像上德一样“无以为”。

但是,一旦有意识刻意去做事,就已经脱离了“德”的层面。

举个例子:

比如,明天要考试,我并没把考试放在心上,晚上到点照常睡觉了,这是“上德”。如果你告诉自己,要早点睡觉,为了明天有个好精神,这种有目的地去睡觉,这是“上仁”。

结果有什么不同吗?

“上德”会自然而息,能够很平稳地入睡,而“上仁”却可能会因为考试意识太强烈,反而紧张的睡不着了。

第四个境界:上义。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他们主动去做事,并把事情牢牢地记住,念念不忘,甚至会大肆宣传自己做的好事。

第五个境界:上礼。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礼”是“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礼貌、礼制、礼法。

“礼”体现出了规则性,甚至是带有强制性,用“礼”去约束别人,别人不愿意,然后,你就强制别人遵守,谁不遵守就收拾谁。

所以,看起来大家规规矩矩很有“礼”,其实是因为有着一种外在的约束力存在,怕自己违反了“礼”被收拾。

“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的根本区别在哪?

区别就在于人的虚妄之心的强弱不同。

从“上德”到“上礼”虚妄之心逐渐加强。

“上德”是没有虚妄之心,顺其自然,心无所驻。

“上礼”是虚妄之心最强,控制欲极强,甚至要“攘臂而扔之”——愤怒的扬起手臂强迫别人遵从。

这五种境界说完了,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悟出其中道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要向“上德”那样“无为而无以为”?

其实,当你有这种意识,就已经脱离“上德”层面了。

这五种境界我们明白了就好,不要总想着自己要做到哪样,自己的行为处于哪样。

我们做事的宗旨应该放在“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摒弃虚华,内心清净地做符合“道”的规律的事情。

《道德经》告诉我们,做好事的五种境界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