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评 以平常心看降准,以“健康身”促发展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快速有效控制住疫情,是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本支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发展的基础,抗疫“慢生活”造成的损失,在各项政策组合加持下,适当“赶赶工”就可望追回来。以平常心看待降准,以“健康身”促进发展,这个春天依然还在,把希望的“种子”种下去,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中国经济自信而坚韧的增长曲线不会改变。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决定于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据介绍,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居民消费增长势头有所改善,1月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7%。一季度,工业生产持续恢复且出口强劲,也带动制造业投资维持高增长。
然而,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近期多发,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受国内外环境变化以及疫情影响,经济增长恢复势头会受拖累,预计一季度GDP增速较此前预期有所下调。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首要的是稳定市场预期,千方百计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4月份以来,各地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积极实施退税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专项债发行使用、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支持企业稳岗等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作为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可以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此次降准是稳增长路径的延续,也是对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积极回应。
当前,市场普遍高度关注降准利好,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降准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及货币工具,不仅有利于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对资本市场也会带来一定积极影响。对房地产市场而言,降准能够缓解银行流动性,推动新增贷款规模增长,个人按揭贷款和房企开发贷款均将受益,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不过,利好消息对股市、楼市的影响也不宜夸大,还是应该以平常心看待此次降准。在资本市场方面,因为此前市场早有预期,且历史数据显示降准后股市有涨有跌,此次降准对股市的影响应较为有限。在房地产市场方面,降准虽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房住不炒”刚性约束下,利好有助于维持市场良性循环和平稳发展,但不可能改变房价走势。此次降准不会改变货币政策走向,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仍将是我国货币政策主基调。
其实,真正让人期待的是此次降准的时间点。当前是抗疫斗争最吃劲的时候,也是充满希望的时候。经过艰苦努力,包括山东、广东、吉林等在内的全国大多数地区,已成功实现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目前,上海疫情也已取得积极变化,上海正在全力推进疫情社会面清零攻坚,同时在严格防疫前提下,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动态清零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这句话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具体政策支持的、完全可以实现的经济发展预期。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近日指出,统筹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各项措施目前都在按照提前发力、精准施策的要求全力推进,更多政策组合也在研究和储备之中。此次降准即为“政策组合”的一项措施,其效用无疑值得期待。
快速有效控制住疫情,是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本支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发展的基础,抗疫“慢生活”造成的损失,在各项政策组合加持下,适当“赶赶工”就可望追回来。以平常心看待降准,以“健康身”促进发展,这个春天依然还在,把希望的“种子”种下去,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中国经济自信而坚韧的增长曲线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