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财经深一度丨金融委会议后,哪些政策值得期待?

2022-03-21  新华社  
加入收藏

关键时刻,国务院金融委出手了。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消息一出,迅速刷屏,市场信心随之提振。

当天下午到晚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先后发声,表示坚决贯彻落实此次专题会议精神,稳定市场预期。财政部也就房地产税公开发声。

中国政府网截图

不得不说,高层会议这样直面市场关切,相关部门这样紧锣密鼓表态是不多见的。稳定市场预期的一系列政策动作陆续出台。

——中国结算17日宣布,自2022年4月起将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自18%调降至16%,并减免部分登记结算费用。

——沪深交易所和北交所也陆续表示,减免上市公司2022年相关费用……

随着市场信心的复苏,人们更加关心后续稳预期政策将打出什么样的“组合拳”?那么,让我们一起品品这两天扑面而来的诸多重要信息,看看有哪些政策值得期待。

(一)

“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大楼。 新华社记者丁洪法 摄

当前,无论是下行压力加大的国内经济,还是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都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融委专题会议提出了如下要求:“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央行表示,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银保监会表示,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加大融资供给……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主要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加快,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加大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在经济发展的压力和挑战面前,货币政策需更具前瞻性和精准性。

今年开年,央行曾提出,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在此背景下,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新增贷款投放超5.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约2700亿元。

尽管如此,当前有效需求不足、成本上涨等问题依然给中小微企业带来一定冲击,这些市场主体的复苏基础尚不够牢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不小,内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需要货币政策更加灵活精准,“主动应对”。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6日宣布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25%至0.5%之间。面对近期外部复杂环境,市场格外关注中国央行的一举一动。

此时,我国货币政策既要坚持“以我为主”,又要“靠前发力”,主动作为,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引导预期。

(二)

“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

一处在建楼盘。 新华社记者张楠 摄

房地产企业的风险问题是近期市场担忧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房地产领域,金融委会议明确,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人民银行表示,坚持稳中求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银保监会表示,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鼓励机构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重点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去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房地产企业在销售回款、融资等方面遇到困难,行业风险不断显现。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涉及面广,对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这种担忧情绪在市场中有所体现。

从各种迹象看,有关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脉络十分清晰:

我们既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又要注意避免调整太过激烈,防范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为此,需要采取有力有效手段防范化解风险,促进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有破有立。一方面要防范化解风险,另一方面要积极出台配套扶持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此前,银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文件,进一步加强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金融支持。金融委会议部署之后,更多的政策值得期待。

(三)

“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近一个时期,受各种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在美国上市中概股出现持续下跌,悲观情绪甚至传导到香港市场和A股市场。一些市场人士对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和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前景感到担忧。

这次金融委会议旗帜鲜明地亮出我方态度:“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证监会表示,将继续加强与美方监管机构的沟通,争取尽快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抓紧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

与此同时,中国一直在坚定不移推动金融领域的双向开放,即便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当下,这个决心和推进力度也并未丝毫改变。

从这些积极信号看,在中美两国证券监管部门之间,主流是推进平等磋商,合作乃解决问题之道。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磋商取得积极进展,符合全球投资者的期盼,早日达成协议有望缓解对中概股退市的担忧。

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后,围绕境外上市的内外监管协同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企业境外上市活动的“红灯”和“绿灯”都将更为明晰。相信新规的实施在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融资发展的同时,也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遇。

(四)

平台经济治理“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

2018年网络安全博览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江宏景 摄

去年以来对平台经济的规范治理,让一些人产生误解,把一些规范措施理解为“打压”。

本次会议透露出很多值得关注的新动向:“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首次提出“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这些表述的言下之意就是:对于平台企业的监管并不是只规范不发展,而是在规范中发展,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会议强调,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

去年4月,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并提出了自查整改工作要求。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管检查,整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监管部门对平台企业的风险底数有了更全面、深入的掌握,整改方向更加明晰,监管措施更加精准。规范与发展并重的平台经济监管体系将逐步完善,促进平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平台经济的治理涉及企业、行业、社会、金融等方方面面,需要多个监管部门协同作业。形成平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政策合力。从世界范围看,这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可以相信,随着监管实践的深化,我们对于平台经济的监管将更加成熟完善。

(五)

“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

在本轮中概股的下跌中,香港市场受到了不小的波及。

会议就香港金融稳定问题提出,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

近年来,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与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两地金融的稳定运行更加息息相关。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的沟通协作,对于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证监会表示,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务实合作,共同维护香港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实际上,近年来不少新经济企业选择赴香港上市,沪深港通、债券通、ETF产品互通平稳运行,两地市场的互利合作日益拓展深化。新形势下,内地市场与香港市场如何进一步优势互补,开展深层次全方位合作,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六)

“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预期稳,市场稳。市场的动荡往往来自不确定性。

对于未来可能对经济金融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本次金融委专题会议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向,甚至措辞不乏严厉。

“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

这实际上是对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继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要防止出现合成谬误,不把分兵把关变成只顾自己不及其余,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后造成负面效应。

当前,经济发展任务重、挑战严峻复杂是摆在各地各部门面前的“必答题”。这对政策系统性、协调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制定和实施政策仍要坚持系统观念和实践标准,遵循经济规律,以实践效果来检验政策的成败优劣。

资本市场是各种信息和各方信心的集中反映。会议提出“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正是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的集中体现。

(七)

“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

图片来源:新华社

“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这句事关“真金白银”的话也是金融委会议中非常引人关注的表述。

银行保险机构是长期资金的重要来源。银保监会表示,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种渠道,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

证监会表示,将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加大对公募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未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长期机构投资者配置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有望持续升高。随着养老金第三支柱的不断建立完善,养老相关金融产品也将不断涌现,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资金。

总结一句话,直面市场关切,传递明确信号,做好预期管理,出台务实举措,提振市场信心。(记者刘慧、李延霞、吴雨)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