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百亿私募上演内斗,隔空“互撕”背后是谁的鸣石投资?

2021-10-14  新京报贝壳财经  
加入收藏

贝壳财经原创出品

记者 胡萌

编辑 王进雨

一天时间,百亿级量化私募——鸣石投资便让外界见识了公司“实控人争夺”的火药味。

“鸣石投资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由持股超50%的单一大股东李硕控制。”10月13日,上海鸣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纸声明坐实了传闻中的公司控制权之争,并宣告暂停创始人袁宇策略技术部负责人的职务。

这样的“战斗”姿势,随即引来袁宇的公开回击。当晚,一封《告全体员工书》流出,袁宇以实际控制人和创始人身份辟谣之余,宣告“本人是鸣石的实际控制人。李硕名下的全部鸣石50%股权,均为松盟委托其代持,李硕并非鸣石的股东。”

随之,一份股权代持协议在网上公开,而袁宇此举也被视作“自杀式”反击。根据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在登记时应如实披露其出资结构,不得隐瞒关联关系,严禁出资人代持、交叉持股、循环出资等行为。

鸣石投资这场罗生门,谁才是最终BOSS?代持合同是否有效?

01

隔空“放狠话”,

袁宇爆料李硕暴力占据办公室

10月13日,鸣石投资控制权之争曝光并迅速发酵。

根据公开报道不难梳理其脉络,起初一则被视作出自袁宇之手的截图称,“刚刚,我非常震惊地得知李总宣布了解除我在公司的职位以及我对策略组的管理,这直接打破了我们的默契——不损害鸣石的利益,因为这已经直接触发了‘关键人条款’,接下来恐将面临大量赎回。”

此外,截图还透露,在过去几天,其以最大诚意及耐心寻求公司的控制权纠纷。“此事主要责任仍然在我,毕竟这都是我之前管理过于简单粗暴的后果。”

这一爆料直接将鸣石投资公司控制权纠纷推至大众视野。当天,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多次致电鸣石投资核实此事,工作人员表示会发布声明,并挂断电话。

10月13日下午,鸣石投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说明回应传闻,一方面肯定了李硕的持股,并对袁宇本人作出了暂停职务的决定,另一方面强调公司不是靠一两个核心人物进行策略研发的,即高管的变动不影响公司的投研和运营。

声明称,鸣石投资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由持股超50%的单一大股东李硕控制,股权结构稳定清晰,从未发生过变化,公司各项投资决策和管理制度健全。鉴于袁宇在策略技术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不利于公司长久发展的举措。根据公司管理制度,公司董事会决定暂停袁宇策略技术部负责人的职务,由公司股东、合伙人王晓晗负责策略技术部日常工作。

此外,鸣石投资自10月14日起暂停公司旗下产品申购,产品赎回不受影响。

这场争夺战并未因此画上句号,而是剧情升级。

当日晚间,一封署名袁宇的《告全体员工书》于网上公开,其中称“本人袁宇控制的上海松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松盟’)持有鸣石50%及35%共计85%股权,本人是鸣石的实际控制人。李硕名下的全部鸣石50%股权,均为松盟委托其代持,李硕并非鸣石的股东”。

这则信件中显示,2017年,基于多年友情及信任,松盟与李硕签订《股权代持协议》,委托李硕代持鸣石的50%股权。代持情况在投资尽调过程中,鸣石均曾披露。2021年10月12日,松盟已正式函告李硕,解除委托代持关系,收回鸣石的50%股权。

此外,袁宇还透露,近日进入鸣石办公室时,遭遇李硕纠集社会闲散人员,占据公司办公室,以暴力、人身威胁等方式阻止其进入,并恶意侵占鸣石公章,妨碍其对鸣石的正常经营管理。

02

背后股权关系:李硕登记为大股东

鸣石投资由袁宇和Robert Stambaugh共同创立于2010年12月,去年8月管理规模突破100亿元,跻身国内百亿私募行列。官网介绍,袁宇在美国完成研究生学业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Stambaugh目前在沃顿商学院担任米勒·安德森和谢勒德金融学教授。袁宇教授师从Stambaugh教授,两人共同将学术研究成果运用于投资领域,合作创立了鸣石。目前鸣石全球共有100多名员工。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10月12日,鸣石投资今年以来整体收益为39.77%,在20家百亿量化私募中排名居前。目前,公司在管产品213只。

贝壳财经记者通过企查查App看到,鸣石投资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李硕,持股比例50%,第二大股东为上海松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松盟),持股35%,其中松盟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袁宇。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李硕在鸣石投资的职务为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和执行董事。2002年1-7月,李硕在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留学服务中心担任经理;此后直至2017年4月,其一直在吉林市中信出国服务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0年12月,李硕在鸣石投资担任总经理,并于2017年5月起担任法定代表人。

根据鸣石投资官方消息显示,袁宇是公司首席策略负责人、高级合伙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曾担任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教授,但目前已经离职。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2015年是李硕走向鸣石投资前台的关键一年。彼时,鸣石投资投资人股权变更,根据工商自主公示显示,2015年12月21日为实缴出资日期,李硕以500万元的认缴出资额持股50%。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3日晚间,一则4页盖有松盟公司印章的股权代持截图在网上公开,贝壳财经记者从可靠信源获悉,确实有该代持协议。其显示,松盟和李硕签订《股权代持协议》委托李硕代持鸣石50%的股权的时间则是在2017年。

10月14日,贝壳财经记者再度致电鸣石投资官方,接线人员表示,如果有进一步消息会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声明。当记者问及股权代持协议一事,其表示不清楚。

不过,这一天,希瓦的创始人梁宏公开在社交媒体上为袁宇站台,他表示,李硕明明是替袁宇代持50%的鸣石股份,却想把公司占为已有,想把创始人袁宇赶走,不顾朋友情。

03

谁是鸣石实控人,代持协议起作用吗?

为何代持?市场猜测颇多。有业内人士公开称,主要因为袁宇是美籍,所以选择了代持避税(美国长臂管辖缴税),并公开提到尽调时曾提供过代持资料。如果证券公司看过这份资料,等于知法犯法,如果没看过这份资料,等于尽调不尽责。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相关内容显示,私募基金管理人股权结构应当清晰、稳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在登记时应如实披露其出资结构,不得隐瞒关联关系,严禁出资人代持、交叉持股、循环出资等行为。

对此,北京尚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江华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法律上并不禁止代持,签代持协议有各种原因和理由,甚至有些人不方便出面,不想做显名股东。但是私募行业根据规定严禁私募基金管理人代持。

江华表示,理论上讲,如果代持协议合法有效,实际出资人应该是实际控制人。但是私募代持违规惩罚是另一方面,两者并不冲突。

不过,也有律师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代持违反证监会规定是否构成协议无效,具有不确定性,因为根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性的规定,协议无效;证监会的文件严格意义上不属于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行为,但实际操作中,也不排除法院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来判定协议无效,这种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贝壳财经记者根据此前已有的案例了解到,2019年《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规定,一般情况下违反规章不影响合同效力,但又规定了应当被认定无效的情形。

此外,上述律师还告诉记者,在最高法院公布的几个有关股权代持的案例来看,其审判思路更倾向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许多代持协议会被认定为违反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同时,代持协议对投融资双方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在实践中更加谨慎,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