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程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生活常规和日常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什么样的处所是学校;学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么称呼;什么叫班集体;学校一日生活常规等。通过入学教育课,为一年级小学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作好铺垫。
第一天
1.练习说话:我是××小学一年级×班的学生。我的姓名是×××。 2.老师自我介绍,然后师生相互自我介绍、问好,讲一讲自己的爱好或者感兴趣的事情,表达见面的相互喜爱之情。 3.在老师的带领下,熟悉楼层、饮水处、洗手间位置,并在老师指导下,练习用程序性知识尝试独立打水、上卫生间。 4.组织排好路队:男女生各一队;前矮后高。学会通过找前后左右的队员来确定自己的位置,用游戏、比赛的的方式,在老师的组织下反复练习。 5.总结一天培训情况,表扬好的现象,尽量对每一个孩子的优点都有所发现、及时肯定。 6.学习爱惜小书包,学会背书包,排好路队,放学。 |
第二天
1.在老师组织下根据身高适当调整位置。 2.同桌相互问好,相互讲述,教同桌读一读自己的桌面上的姓名贴,讲一讲自己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有趣的事情。 3.组织到储物间整齐摆放书包;跟随老师的指令和要求,在课桌上有序排放文具;拿出画笔装饰自己的姓名牌。 4.训练上课前的师生问好,进行课堂常规练习:坐(坐端正,手放平)、立(站要直,头要正)的习惯培养,懂得“站如松,坐如钟”(结合教材第10页,可以放到张贴在教室墙面 ),学习排放课桌椅。 5.理顺班级管理体制(根据座位,分好小组, 编好小组序号),小组内成员相互帮助,检查物品摆放和课堂常规。 6.学习整理书包,背好书包,排好路队,有序放学。 |
第三天
1.老师指导检查书包、文具的摆放,请每组的小助手协助。
2.教师指导,师生相互协助,在书本上贴好准备好的名字贴,学习整齐摆放书本,并能根据口令准确摆放书本的位置。
3.复习训练,组织有序上洗手间、打水。
4.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组织孩子结对玩耍。
5.上课前的师生问好。演练:结合根据教材第5页张贴的可视化图片,坐、立、说的习惯培养。课堂习惯演练:看(仔细看)、听(认真听老师和学生发言)的习惯培养。
要求:听人说话要安静;发言先举手,声音要响亮。
6.知道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才能保护视力,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初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7.继续学习整理书包、课桌椅,背好书包,排好路队,有序放学。
第四天
1.练习翻书(左右手配合,从前往后翻,学习看页码);结合教材第5页,复习读书姿势;学习保护书本,读儿歌,配乐唱儿歌、演一演。
3.参照小学一日常规,根据初入学儿童的特点,简化为最基本的内容,编成浅显、口语化、贴近儿童生活的“三字诀”,在操作中练习和巩固。
4.通过听、说、读、写,初步了解上课基本的学习习惯。
5.继续学习整理书包、课桌椅,背好书包,排好路队,有序放学。
第五天
1.在教师的提醒下,每组的小助手协助,检查有序摆放书包、书本、文具。
2.学会看教材,联系自己和爸爸妈妈,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自己属于什么民族。
3.复习本周的课堂常规、课间游戏、路队训练、摆放课桌椅。
4.练习在作业本上写班级和姓名。
5.总结一周的学习和表现,进行周末安全教育,组织摆好课桌椅,背好书包,有序放学。
结语
通过一周的衔接活动,孩子们知道了小学生活有别于幼儿园生活,并初步了解小学生活的重要场所、一日常规,开始熟悉同学、老师。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各科教师在课程秩序的维持和组织管理方面,尽量采用相同的指令进行,让孩子们适应时减少程序,减少干扰。程序化的知识和活动训练相结合,孩子学得快,适应也快。
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跨入小学校门,都是来做好孩子的,都是希望获得学业上的成功的。在一周的具体衔接活动中,老师们多欣赏,发现优点,及时表扬,让“班级小助手”“说话小达人”“班级小雷锋”“快乐小天使”“勤劳小蜜蜂”…… 这样积极向上的“标签”,激励孩子们不断收获成长。
有了这周的衔接活动,后面在具体教学中,继续落实和强化,经过21天,大部分习惯便会养成;在教师耐心有序指导下,持续一学期后,学生基本能适应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