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早上,我告诉自己,今天一定要看100页书,写1篇文章。
但是吃完早餐后,我打开手机,刷起了视频,不知不觉,时间就到12点。我知道该学习了,但想着综艺还没看完,又继续刷手机,看着这些视频,我在笑。一个App接着下一个,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下午5点。
直到手没电了,我才停下来。
我问自己“这些视频讲了什么?”你觉得收获了什么吗?”,答案是,我根本就想不起来5分钟前刷的内容,也没有任何收获。
但我好像对手机上瘾了,很讨厌这样感觉,想要摆脱。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上瘾”的体验?明明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却控制不住自己。
在娱乐多样化的时代,刷手机容易,哈哈大笑也简单,但是,一不小心就沦落为娱乐的附庸。
你不知道,手机上瘾正在慢慢毁掉你。
什么叫做“上瘾”?
在心理学上是定义的:“明知后果,频繁去做,无法停止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我们每天会刷手机85次。我们都知道,不应该在手机上花那么多时间,但是又做不到。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刷手机。
早上起来,刷手机;中午吃饭,刷手机;下班回家,刷手机;在路上、公交上、地铁上也在刷手机,甚至连上厕所都要带手机。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不刷手机,会让人感到心慌、焦虑。
我看了我今天手机屏幕的使用时间,我在社交类APP花费是时间是8个小时,而学习类的不过30分钟。
这样强烈对比,让我看了,不禁感到羞愧。
我的手机使用时间
其实,最开始,我只是想看一下关注的博主,有没有发视频。但是,APP推荐类似的,让我一个接着一个,躺着看,根本停不下来。
一天过去了,我除了自我厌恶浪费时间外,啥也没收获。
我打开社交平台是很盲目的,只是习惯性的刷,看有谁又更新了内容,时间就这样被无聊的方式填满。
手机上瘾,就像酒精成瘾、咖啡成瘾的人一样,得到了短时间的快乐,麻痹了大脑。但是清醒过后,才明白,浪费的是时间,还剩下一堆未完成的任务。
讨厌上瘾的感觉,但是又被上瘾控制着。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界定,所谓习惯,就是一种“在情境暗示下产生的无意识行为”,是我们几乎不假思索多就做出的举动。
刷手机,就是这样的下意识行为。
我们不可否认,我们总是习惯刷手机,但是,手机正在慢慢让我们没有思考。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提到: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埋没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人们由于失去自由,将会与我们热爱的东西。
我们看到的内容,就是媒体告诉我们的内容。我们的快乐来得如此简单:一打开手机,就可以吃瓜,pick喜欢的明星,可以知道谁结婚了,谁分手了,diss不喜欢的人......
如果大脑都被这些内容充斥,还能剩下什么?
随着越来越多吸引眼球的事物出现,普通的娱乐已经不能打动大众。现在大家不喜欢看电视,喜欢猎奇的,于是市场衍生了各种奇葩内容:直播生吃活虫,在坟墓前蹦迪,故意恶搞扮丑......
如果一个人还沉浸在虚拟世界里每天靠着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麻痹自己,延续生命,那离废掉不远了。
有人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能让你开心的事物,必定会使你痛苦。手机上瘾,就是如此。
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极大考验我们的使用能力,手机上瘾不是手机的错,而是看个人怎么使用。
①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忙碌起来
在工作日,玩手机的频率比周末低很多。原因在于,工作日要处理工作,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但是闲下来,没有其他事情,闲下来,无聊成习惯就容易沉迷手机。
所以,戒掉手机瘾的第一步,是要找到手机的替代物,去发展自己的爱好,比如看书、摄影、运动等,多做积极的事情,填满空余的时间,减少刷手机的可能性。
②给自己设置固定的时间玩手机
我们每天碎片化时间很多,玩手机就挤占了空间,一天算下来,就很多了,所以要规划自己的时间。
我们都知道,不玩手机是不可能的,计划玩手机的时间。
但是当自己想玩的时候,又没完成任务的时候,就给自己设置时间限制,比如说:还有一个方案没写,但是想玩手机,这个时候,告诉自己:可以刷刷10分钟,但是时间到了后,就要放下手机。
遵守自己定的规定,这是第二步。
③控制手机应用
不得不说,我们的自制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这个时候,就要通过设置来帮助自己。
比如:关闭应用通知,卸载掉不必要的娱乐应用,设置使用时长,关闭朋友圈入口等。
总之,只要你不主动去玩,手机就不会提醒你去玩。
当你没有想起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少玩一点手机了。
成瘾,是无法控制自己又习惯沉溺其中,最终不可自拔,谁都不想沦为手机的奴隶。
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找到比玩手机更重要的事。
正如卢梭所说:
一切痛苦的感觉都是同摆脱痛苦的愿望分不开的,一切快乐的观念都是同享受快乐的愿望分不开的。
只有摆脱手机成瘾,我们才更大可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是@柚子君说,欢迎大家点赞留言、评论或转发,专注于书评、影评、亲密关系写作,关注我,和大家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