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庙会,吃应季水果和包儿饭

2021-06-02  北京日报客户端  
加入收藏

前段时间,妙峰山庙会和丫髻山庙会相继举办,人们可以在远足的同时,感受到老北京传统的风俗民情。

在旧时,农历四月的京城非常热闹,按照民国年间张次溪先生所著《北平岁时志》记载,这一个月中“庙会占其泰半”。或许是春末夏初,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人们都愿意多出来活动,享受酷暑到来之前的一段美好时光。当各家庙会在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频繁出现时,老北京的特色美食与花事也纷纷同世人见面,构成了老北京特有的初夏风情。

现在不妨从庙会、美食以及花事三个侧面入手,一窥昔日老北京的四月天。

各大庙会游人如织

进入农历四月,京城的庙会就基本上“连轴转”了。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妙峰山庙会。按照旧时的习俗,妙峰山庙会从四月初一开庙,各种活动一直延续大半个月,这期间京城男女老幼纷纷前往妙峰山,场面之繁盛绝不亚于如今的香山红叶节。

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庙会,吃应季水果和包儿饭

民国时期的妙峰山

当年北京城有“三山五顶”之说,这些地方是庙会和香会最为活跃的场所。所谓“三山”指的是门头沟的妙峰山,石景山的天台山,平谷的丫髻山;“五顶”则是东直门外的“东顶”,永定门外的“南顶”,西直门外长春桥的“西顶”,右安门外草桥的“中顶”和如今鸟巢附近的“北顶”。

这其中属妙峰山的香会最为繁盛。香会实质上是一种民间花会,也就是宋元时期的“社火”,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民间形成了非常正规化的组织,到了明代,这些结社组织被正式称为“香会”。

旧时北京城,每年三月三都要举行蟠桃会,地点就在东便门桥南不远处的蟠桃宫(如今已无存),农历三月的崇文门一带,自然是人山人海。

不过四月的主角,就是西郊的妙峰山了。妙峰山全名为“莲花金顶妙峰山”,因主峰旁有一组绝美的山石,远看如莲花,再加上山石的中心处有一块凸起的巨石,在阳光的照射下,能闪出耀眼的金色,故名为“莲花金顶”。

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庙会,吃应季水果和包儿饭

妙峰山 视觉中国 供图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妙峰山碧霞元君庙在京城西北八十余里。山路四十余里,共一百三十余里”,这么远的距离,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的条件下,依然能吸引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百姓纷至沓来。《燕京岁时记》这样记载当年的热闹景象:“庙在万山中,孤峰耸立,盘旋而上,势如绕螺。前可践(踩)后者之顶,后可见前者之足。自始迄终,继书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奇观哉!”

当年与妙峰山有一比的要数如今平谷区(当时归属怀柔县管辖)的丫髻山。它也是从四月初一开始举办庙会,其繁盛程度虽然亚于妙峰山,但“山景过之”,即这里景色非常有特色,因此当时的京城百姓也将丫髻山称为“东山”。

乾隆皇帝曾有诗歌吟咏丫髻山:“水如银匼(kē)匝,山是紫芙蕖。柳态笼烟际,桃姿过雨馀。”意思是山边的流水,曲曲折折环绕山体,山峰本身如一朵出水莲花。烟雨下柳树尽显婀娜的姿态,山下的桃花在雨水过后,更加显得明媚鲜艳。

丫髻山的得名来自于山体独特的造型。平谷这一带的山脉属于燕山一脉,群山中一座主峰上凸显出两座挺拔高耸的岩峰,远远望去就如小丫头脑瓜顶上梳的两个发髻一样,“丫髻山”由此而来。

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庙会,吃应季水果和包儿饭

丫髻山 资料图 甘南 摄

元代时,当地百姓便在山上兴建了一座碧霞元君祠,明末大宦官魏忠贤曾想在此修建自己的生祠,但崇祯皇帝即位后将魏忠贤处死,建生祠一事自然不了了之。

到了清代,丫髻山进入了鼎盛时期,康熙和乾隆皇帝多次来丫髻山。这与丫髻山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清代从京城向东有两条主要的御路:其一是经通州,过燕郊到三河至清东陵的南线,即今102国道沿线一带;其二则是走北线的大新庄行宫(其址在今顺义区张镇行宫村)、丫髻山行宫等入蓟州至清东陵。清代时,皇帝东巡或谒陵,路过丫髻山的几率极大,此处的香火也就自然旺盛起来。

康熙五十二年(1787年),是康熙皇帝的六十大寿,丫髻山一带的官员和百姓捐资在东顶峰修筑了一座玉皇阁祈福,此举令康熙皇帝大为欣喜,并亲赐“敷锡广生”匾额,丫髻山的繁盛便日盛一日,其辐射范围,已经达到周边十余个县。每年自四月初一开庙之日起,连续十几天,来自顺天府、天津府、热河府、遵化州等地的百姓及香会十余万众,云集此地,热闹非凡。

在丫髻山香会的众多表演中,值得一提的是“高跷会”。丫髻山上临近皇帝御碑亭有一段山路,名为“四十八盘”,是四十八级较为陡峭的台阶。十二名高跷表演者要踩着高跷爬上台阶,其中一位扮演公子的演员,更是要上下往返十一次,因为他所饰演的角色要将其余十一位接上这四十八盘。为了吸引更多观众,他在表演过程中,会加上一些单脚蹦跳等高难度动作。

樱桃是宫廷里水果“新味之始”

进入四月,北京城有着很多季节性专属美食,用时下里流行的话来讲,颇有些“季节限定”的感觉。

明代成书的《酌中志》从很多方面反映了宫廷生活的点滴,其中介绍明宫四月的美食,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四月初八这一天吃的“不落夹”,这种食品“用苇叶包糯米,长可三四寸,阔一寸,味与粽同也。”

除此之外,还有刚刚采摘的大樱桃,“以为此岁诸果新味之始”,也就是说明代宫廷应季水果的供应,以四月的樱桃作为开端。

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庙会,吃应季水果和包儿饭

北京的樱桃 新华社/TAKEFOTO供图

同时随着天气日渐炎热,明宫于四月二十八日药王庙进香归来会吃“冰水酪”。明宫的食品制作方法由于高度保密,因此很多已经失传,但从名字来看,此种冰水酪主要原材料应该是牛奶和冰,由此看来此种冷饮可能很类似今日的牛奶刨冰或奶油冰棍。

农历四月恰逢小满节气,小麦刚刚灌浆,此时明宫会取新麦穗煮熟,剁去芒壳,磨成细条来吃,这种烹饪的方法在最近热播的纪录片《风味人间》中得到还原,而这道美味的名字一直没有改变:稔转(“稔”音“忍”,食物名)。明宫以此为五谷新味之始,当然从更深远的角度来讲,吃这道特定时节才有的美味,本身就是为了品尝稍纵即逝的味道。

包儿饭也是这一时期最有特色的一道饮食,其做法是将各种精肥肉、姜、蒜剁成黄豆粒大小,然后和米饭拌在一起,用较大的莴苣叶子包起来吃。值得一提的是,这道美味后来传到了关外,被清朝的先祖们所继承,一直延续到今天。梁实秋先生就曾在自己的散文《菜包》中详细介绍了这道美食的制作方法,如果有兴趣,不妨找来文章参照一试。

除了这些宫廷美食外,民间也有很多“季节限定”性美食,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榆钱饼,这道美食在明末成书的《帝京景物略》中即有记载:“是月,榆初钱,面和糖蒸食之,曰榆钱糕。”除此之外,本月盛放的玫瑰花、藤萝花都会成为大众的美食。玫瑰饼、藤萝饼在昔日的京城比比皆是。

丰台芍药名满京城

进入农历四月,赏花成为京城男女老少必不可少的乐事。此时,京城的花木之盛,尤以丰台的芍药为一绝。芍药作为观赏性植物,宋代时盛产于扬州(旧时广陵),后一路向北,于明代传入北京。明代时期,芍药的栽培,在北京受到了自宫廷到民间“至上而下”的推崇。《析津日记》中记载:“芍药之盛,旧数扬州……今扬州遗种绝少,而京师丰台,于四月间连畦接畛,倚担市者日万余茎。游览之人,轮毂相望。”可见当时的种植之盛与人气之高。

《酌中志》中记载:“四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纱衣,钦赐京官扇柄。牡丹盛后,即设席赏芍药花也。”芍药在当时一跃成为宫殿内苑、皇家园林中常见的花卉,“设席赏芍药”成为常见的游赏活动,私家园林、宅邸、寺观等兴起观赏芍药的风气。

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庙会,吃应季水果和包儿饭

景山公园赏芍药 资料图 程功摄 TAKEFOTO供图

比如花之寺(旧时在右安门外,今已无存)就以海棠、芍药最为著名。震钧《天咫偶闻》中所描绘花之寺的盛景着实让人垂涎三尺:“寺以南皆花田也,每晨负担入城,卖花声里,春事翩跹。大都以此间为托根之所,而以芍药为尤盛。十钱可得数花,短几长瓶,春色如海矣。殆谓寺内以海棠胜,寺外以花田胜,尤以芍药为胜。”当时,寺里的芍药种类非常丰富,它们有着极浪漫的名字:宫锦红、醉仙颜、白玉带、醉杨妃等。

时至今日,芍药依旧受到大家的青睐。在芍药花圃旁,玫瑰也次第开放,其情景自也是极为艳丽。《燕京岁时记》这样记载:“玫瑰,其色紫润,甜香可人,闺阁多爱之。四月开花时,沿街唤卖,其韵悠扬,晨起听之,最为有味。”近人沈太侔《春明采风志》云:“玫瑰来自北山玫瑰沟,畏冬风,放种沟中……四月花开,沿街叫卖。”

当年的胡同、民宅以及街巷的边边角角,也都种上丁香、海棠、榆树、榆叶梅等普通植物,甚至在寻常巷陌,不难发现一棵槐树上面就开着槐花儿。如今,旧日里京城的花与故事都已不可追及,但它们依然还留在泛黄的书与照片中,留在老人茶余饭后的闲谈里。如今,人们仍然可以在角落里,不经意间,拾起一盏花朵,回味旧时京城初夏的别样风情。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