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为什么双缝实验会让人感到毛骨悚然?人类的观察会改变过去

2022-12-22  今日头条  正道观察
加入收藏

浩瀚的宇宙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出现了无数的科学奥秘,而要揭开这些科学奥秘,我们就需要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发现,不断前进。

科学理论是科学世界的核心,而每一个科学理论想要得到证明,都需要科学实验。只能通过科学实验得到证明的科学理论才是真实的理论,在没有通过实验证实之前,科学理论只能是一个猜想理论。

科学家在科学道路上探测研究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分为宏观和微观。宏观的背后是微观,而微观的背后同样也是宏观,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早在1900年的时候,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量子”的概念,自此量子力学问世。

量子力学是一个能够和相对论并列的,能够影响人类思维的伟大基础理论。可能不少人知道量子力学,却不知道量子是什么东西?其实量子的本质是一个物理量的最小单位,它并不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粒子,而是一个物理概念。

任何事物都可以进行量子化,大到我们能够看到的宏观物体,小到我们无法看到的概念,比如时间,它们都可以量子化。所以,量子力学的本质就是探索微观世界粒子运动的规律,了解了粒子的运动规律,我们也就了解了微观世界,从而由微观到宏观,能够让我们更了解宏观世界。

前面我们说了,这个世界由宏观和微观组成,宏观事物是由微观粒子组成,所以理论上宏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应该跟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规律是一样的。可是承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惊讶地发现,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运动规律跟我们中熟悉的经典力学完全不同,甚至有一些现象不违反常识,颠覆我们的认知,比如量子纠缠论,量子叠加态等。

在研究量子力学的道路上,同样有不少的实验,其中一个实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的,那就是在高中时代都做过的双缝实验。对于双缝实验,相信朋友们并不陌生,在上高中的时候,物理老师给我们做过一个实验,它非常简单。

双缝实验是为了证明光的本质,光子通过双缝之后,留下的不仅是粒子形态,而且还留下了波的形成。由此说明光具备粒子和波两种特征,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不仅仅是光具备粒子和波的两种形成,其他的所有微观粒子都同样具备波粒二象性。后来科学家改造了实验方法,使用更先进的电子设备进行实验,让每一次只有一个电子发射穿过一个缝隙,最后屏幕上仍然会有干涉条纹出现。

这说明电子在穿过缝隙的时候,是以粒子和波的形态同时出现。粒子的内在属性被我们通过多次实验证实了,它同时具备两种特性,可是要研究更深层次的奥秘,我们就需要对粒子的运动过程进行更精细的研究,于是科学家在在两个缝隙前安装了探测器,试图用摄像机来观察并留下粒子通过缝隙时的影像。

在科学家看来,只要我们在缝隙前安装了探测器,就可以观察到电子是如何从粒子状态转变为波的。有了详细的观测数据,或许我们就可以真正揭开粒子世界的奥秘,让量子力学出现质的提升。

愿望是美好的,可是结果却人们感到毛骨悚然。当电子发射出去后,穿过缝隙的这个过程中居然完全以粒子的状态运动,背后的屏幕上没有留下任何干涉条纹,波的特征哪去了?

当科学家拿走探测器之后,电子的干涉条纹再次出现。探测器前后,电子完全不一样的表现,让科学家感到十分疑惑,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电子还有意识?不想让人类观察它们,发现它们背后的奥秘?

在我们观察的时候电子只具备粒子性,当没有观察者存在的时候,电子就具备了波动性。这样不可思议的现象让科学家大吃一惊,当这个实验结果公布之后,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1979年,约翰·惠勒对这个现象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实验“延迟实验”。

电子以波的状态通过两个缝隙的时候,我们瞬间打开探测器,会发现电子的状态立马改变,只留下了粒子状态,波的状态消失了。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类的观察可以“延迟”电子的决定。

而电子通过双缝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人类的观察却可以改变过去,“延迟实验”的提出震惊了整个学术界。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我们就需要重新认识我们现在所在的世界和宇宙。可能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世界,由于人类的观察,世界的本质有可能并没有真正显现出来,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真相。

可能正是人类的观察才让我们看到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巨大不同,才有了颠覆我们认知的量子力学现象。可是如果我们不去观察,又无法真正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这一点让人们感到苦恼。或许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有更先进的方法,跳过人类这个观察角色,让人类以第三者的角色隐藏在幕后,或许才有可能真正揭开粒子世界的奥秘,发现这个世界的本质。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