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人,大多数都只有一姓一名,但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的姓名远没有现在这么简单,在通常的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表字)、号等。
今天常说的某某人叫什么名字,其“名字”一词,在古代实际是包含了“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体。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很难见到。如三国时期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一名字中,“飞”是名,“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名而乐天。
古人的名有多种种类,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们取字非常简单,往往只取一字,与“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相连。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这些名字中的“渊”、“牛”、“弓”就是他们的字。当然有些人取字时干脆只用一字,不加别的字辞,如陈胜字涉,项羽字籍等等即是。但是东汉以后,人名取字越来越讲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有了名之后,往往把取字看的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则”、“思贤”、“师亮”等等;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取字“温叟”(长寿不夭)、“永全”等等,这些无不含深刻的意义。


综上可知,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代人复杂,这种姓名字号的并存,既适应了人们当时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为中国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不满周岁——襁褓
2至3岁——孩提
女孩7岁——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总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至15岁——舞勺之年
15至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0岁(男)——弱冠
24岁(女)——花信年华
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天命、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仗乡之年、致改之年
70岁——古稀、仗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悬车之年
80至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