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上善若水”这个成语很常见,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2021-04-07    段宏刚
加入收藏

文·段宏刚

我国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大师辈出,开启了华夏文明在文化领域的第一个盛世。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豪老子无疑是诸子百家里边最有智慧的一位,他用毕生所学,创造了“道家学说”,并以5000余字浓缩成一部巨著《道德经》润泽后世。

道家学说以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出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著名,对中国哲学,以及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到现在,我们依然享受着道家学说带来的利好。

“上善若水”这个成语很常见,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老子

道家学说的所有思想言论都围绕着“道”在进行,“道”生万物,是维护宇宙万物正常运行的源头,是掌控万物生死存亡的基础。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道”,在宏观层面,宇宙有宇宙的大“道”,在微观层面,人有人的“道”,物有物的“道”,无“道”不成方圆。

水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物质,老子同样对水之“道”进行了精准的阐释,并用一个成语“上善若水”对其概括出来。

“上善若水”出现在《道德经》第八章里,原文这样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上善若水”这个成语很常见,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孔子拜见老子

“上善若水”的出处,相传跟孔子拜见老子有关。

孔子一生虚心好学,知书达理,一直把“圣人”当作楷模,以做圣人为己任,对有学问的人非常敬重。孔子很早就听说老子是当时最有名的大学问家,就计划着去向老子求教。据《史记》记载,孔子一生总共拜见过老子三次,第一次大约在17岁,第二次在33岁,第三次是在53岁。每次都是孔子在人生中遇到重大困惑,自己无法解决时,只好请求老子指点迷津。

“上善若水”的故事发生在孔子第二次拜见老子之时。当时,已到而立之年的孔子又一次遇到新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准备再次去求教老子。当他来到周朝都城洛邑(洛阳),打听到老子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坐在黄河边听水悟道,于是,孔子打听好具体位置,决定前去拜见。

“上善若水”这个成语很常见,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孔子

孔子向老子倾吐完自己的困惑后,老子指向波涛滚滚的黄河水对孔子说:你为何不学水的大德呢?

孔子不解,反问道:水有何德何能,我怎么学它?

老子说:上善若水。你看水的境界多高?它能激活和哺育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心甘情愿居于不起眼的地方,以至于人们会忘记它的存在,这不正是谦卑、包容的美德吗?然而,世上万物谁也不能忽略水的存在,如果没有水,万物将无法存活。水看起来很柔弱,但它的韧性极强,能入地(渗入地下)上天(蒸发成水汽),任何人也无法将它砍断,遇到障碍,水能曲折迂回不断向前流去,因此,水是以柔克刚的最好代表。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种“柔”德,那他就是无坚不摧的。

“上善若水”这个成语很常见,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道德经》封面

孔子听后茅塞顿开,说道:先生所言极是,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听完点点头,说:孺子可教,你没有让我失望。

孔子拜谢完老子,心花怒放地回鲁国去了。

很显然,老子教导孔子时,把水作为参照物,通过对水的形态和性质的分析,因势利导,慢慢引导孔子,激发孔子产生形而上的思考,继而得出水之“道”,水“道”的核心就是“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这个成语很常见,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上善若水

为人处世的心态和境界要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大公无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世间万物,而没有任何功利心,这样就是一种大善、大德,不会受到任何人的责怪。同时,水还可以以柔克刚,战无不胜,任何人不敢小瞧它。

水无色无味,没有固定的形态,却具有十分强大的亲和力与包容性,把它放在任何容器里边,它都可以安静地存在,就像一个大智若愚的人,能适应很多环境和规则。

“上善若水”这个成语很常见,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孔子讲学

世上没有任何事物能像水那样博爱,对万物它会一视同仁,却不求任何回报,更不会跟万物争名夺利,这样的品性,是最接近大道大德的。

当然,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但这些都不是它与生俱来的本性,是因为外力作用改变了它,跟它本身的善恶、好坏没有关系。

老子教导孔子理解“上善若水”,从教育层面来说,同样是一个深厉浅揭的好方式。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