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我读《资治通鉴》的那些方法论和谋略性思考?

2021-02-25    
加入收藏

真正开始读《资治通鉴》,追溯到高中时期,因为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喜欢探索历史人物背后的细节,读了《三国演义》,感觉不够过瘾,于是就迷上了《资治通鉴》,刚开始读的时候,完全掉进了云里雾里,忘记了多少次的放弃,放弃的反复之中,总算把《资治通鉴》的前三卷读完了,说实话,读完《资治通鉴》的前三卷,我一共用了六七年的时间,在读通鉴的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读《资治通鉴》的那些方法论和谋略性思考?

 

《资治通鉴》是一部伟大的管理学

不过,我有一个核心的信念,只要你想去读书,你一定可以把它读懂。抱着这个信念,我给自己定了严格的读书计划。在19年前,彻底开始执行这个计划,19年后的今天,2021年的春节,《资治通鉴》总算读完了16遍,最多,有时候一天可以读7到10卷,从文言文障碍到去看小说一样的自在,这个过程真是个痛且快乐的过程。

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之中读了17遍,圈圈点点,从《资治通鉴》之中,得到很多的治国智慧,军事智慧。我阅读通鉴,也是被毛主席读《资治通鉴》的精神感动着,激励着。

.发誓要把这部书读完,在即将快读完第17遍的路上,我内心诚惶诚恐,我想通过一点文章,点点滴滴的分享我读通鉴的思考。希望这些思考能够激励,感召更多的人,去读这部伟大的历史经典。

我读《资治通鉴》的那些方法论和谋略性思考?

 

毛主席的智慧来自他庞大的阅读量,以及对《资治通鉴》的深刻领悟和应用

在我个人阅读《资治通鉴》的路上,有一些个人化的方法论,奉献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少走弯路。

一:读《资治通鉴》最容易犯的错?

1.需要听书吗?

很多人以为,文言文有障碍,就选择了去听书这个办法,听别人讲《资治通鉴》,我个人很尊重这个方法,可是我并不推崇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只能让你得到一些知识和概念,最多让你得到一些故事启发,确实没有办法,提高你深刻的思维能力和洞察能力,批判能力。我个人的阅读体验之中,认为读书可以深化你的思考能力,而听书仅仅考验的是你得到一个知识的能力。当然,如果把听书,作为辅助读书的方法,这明显是一个好方法。

2.把《资治通鉴》当做阴谋诡计读?

我身边的一些伙伴,总以为读《资治通鉴》是在学习阴谋诡计,而且这样的人占大多数,会误以为《资治通鉴》讲的都是如何算计人,甚至如何整人的方法,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我个人的阅读体会是,《资治通鉴》是一部正大光明,全篇讲述阳谋春秋的历史书籍,甚至明显的呈现因果论,比如说:某一个人物,在某一个时间段,做了某一件害人的事,最后这个人物得到什么果报?包括一个王朝的迭代,通过一个长时间的历史维度,让你看到了朝代之间的迭代因果。

所以,没有任何阴谋诡计,阴谋诡计,最后在阳光下,都会冰雪融化。

3.读《资治通鉴》和我工作关系不大?

很多人问我,我的工作和历史无关,我的工作和《资治通鉴》无关。我们思考一下,人类整体进步,是由什么推动的?是由人的欲望,人的奋斗,人的意志,人的智慧,在不断的推动着。这里边有一个关键词,就是“人”本身,《资治通鉴》刻画的就是“人”本身这个动物,从阳光一面,从阴暗一面,让你更好的洞察人性,人心。我不知道还有哪些方法,比这更加直接。

如果你是一名职场人士,你从中可以得到,如何与领导同事相处的方法和智慧,如果你是商场的战士,你可以知道战略设计,管理带团队的策略。

从这样的角度看,阅读《资治通鉴》,就是在阅读人性,只要你跟人打交道,你就要知道人是怎么想的,人是怎么回事儿?而这部书可以系统地教会你读懂人心,读懂人性。

我读《资治通鉴》的那些方法论和谋略性思考?

 

我喜欢圈圈点点阅读

很多人都喜欢快餐文化,希望读点快速的阴谋诡计,比如说被误解的《鬼谷子》,《三十六计》等。这些书都是好书,但是被很多人读来耍小聪明,这就误读了这些书的价值,《资治通鉴》是留给那些想干事的人阅读的书。

从古到今,《资治通鉴》诞生那天,很多文人雅士,都非常推崇这部伟大的历史经典,例如:朱熹,梁启超,吕祖谦,王夫之,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邓小平,甚至林彪,等等,他们都是《资治通鉴》这部书的受益者。作为一个现代浮躁社会的人来讲,静下心来,读一部经过时间打磨的优秀经典,是一份非常伟大的享受。不仅可以了解人性,同时可以增长智慧。

二:读《资治通鉴》有什么好方法?

我在磕磕绊绊的阅读过程中,克服了文言文的障碍,最难的是前三遍,当你能够慢慢的把前三变攻过去,以后每一遍读的速度,都会快起来,每一遍都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感受,新的启发。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方法就是,在阅读第一遍的时候,可以购买中华书局的文言文和白话文对照版。每读一段文言文,可以参考一下白话文的版本,相互对照之后,你至少理解了故事的情节,当故事情节消化之后,你就可以消化每一段话,每一个字体背后映射的含义。

当你在读第二遍的时候,可以把读的懂的部分,直接读文言文,如果有些地方,还是不太懂,建议你还是参考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对照。这里边,我遵循老祖宗留下的读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只要你不放弃,那些看上去很难的文言文,终会被你攻破,当你攻破这些文言文之后,你就会进入到故事情节之中。你会发现,司马光笔下的那些人物,一个一个的全部活了起来,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内心,他们的对话,他们的表情,他们做的事情…!通通在脑海之中,形成了电影般的感觉。这是我个人在阅读《资治通鉴》之后的深刻体会。

在这个阶段,千万不要放弃,按照我的读书体会,这个阶段最多是对故事,了解的阶段,一个人只懂得历史故事,那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真正难得的是从历史的案例中,提取你对历史的看法和思考,从历史的细节之中,看到别人看不见的隐藏的人性。所以我的方法,就是在每读完一圈之后,批阅至少300~500字的心得评论,每一遍都要批注,再读第的2遍《资治通鉴》的时候,你可以看一下你第1遍批注的内容,第2遍依然还要批注,长此以往,你会形成一个系统的历史思考和历史观,然后你可以对很多人物,做出你的点评。进一步的指导你在生活之中如何面对困境,如何面对挑战?如何面对不同类型的人?你会瞬间形成直觉性的策略反应。

我读《资治通鉴》的那些方法论和谋略性思考?

 

司马光是了不起的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

三:还可以更细一点的说一说方法吗?

更细一点的读《资治通鉴》方法,按照5个要素展开来,我自己总结的5个要素,每个人可以当做参考,发明你自己的读书方法。

任何一个历史案例,可以把它当做历史小说来阅读,每一个历史案例一定会设计5个要素,分别是: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

我们在阅读《资治通鉴》的时候,很容易阅读第八卷,但是忘记了第五卷的内容,而在第八卷之中,可能表达了第五卷某一个人物的命运,如果没有办法连贯起来,你会读着后面,忘了前面,我的方法就是以人物为核心,你可以把人物重点记录下来,通过几个人物,抓住这件事件的整个推动,《资治通鉴》是以时间为主线,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根据时间的推展,事件的演变,紧抓人物的姓名,看看这个人物在不同的时间之中有哪些表现?

这个表现过程,就是历史的推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有这个人物的做事的原因,就会导致这个人物最后的结果。这个方法百试不爽,我就逐渐克服了读第八卷,忘记第五卷,前后因果的弊端。例如说:读到《资治通鉴》朝历史部分,你看到了唐太宗一再要求房玄龄,提供记载历史实录的行为。

唐太宗想要阅读历史,并且检查历史的记载情况,很多人以为,这是唐太宗对历史记录的工作检查,那你要思考,为什么房玄龄,在呈现给唐太宗历史的时候,先做了文字上的改动?这里边就值得思考,当时唐太宗,所以检查历史,并且叮嘱他们,实实在在的,实录历史。可是这番话里面,仔细的揣摩,就会知道,唐太宗在意的不是历史实录,他更在意的是得到皇位之前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一生的心理阴影, 唐太宗检查历史,是想通过历史记录,篡改历史原型,如果你读第1遍,甚至你读第5遍时,也不一定会发现这些微妙的地方,但当你能够把前文和后文,连贯起来,你会得到很惊喜的发现。

然后,你查阅一下其他的历史资料,你才知道唐太宗真正检查历史的原因,是因为内心对玄武门之变阴影的情感包袱,从中你就可以洞彻,穿越到唐太宗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你会有很大的惊喜感,并且从中领略一个帝王,他内心深处的无奈,悲思和孤独。完成这个阅读,用的方法就是以人为核心,通过事件的展开,通过原因的分析,加上过程的关注,以及这件事的最后结果,形成五要点的读史法。

我读《资治通鉴》的那些方法论和谋略性思考?

 

王安石是司马光的博弈老对手,也是才华横溢的高人

四:阅读《资治通鉴》,应该怎么应用?

毛主席有一句经典名言:“读书的目的全部在于应用”,王阳明也说:“知行合一”。所以我们不需要成为老学究,要围绕着工作展开阅读。我提炼了10个很有效的策略,进一步的探讨阅读《资治通鉴》的方法论。

1.解读文本(先消化文本,解读意思)

我们阅读这部书最大的障碍,就是文言文的障碍,如果你还是没有办法,没有耐心读下去,我最笨的方法就是:把这部书读出声音,按照朗读的标准,每天读3000字。资治通鉴一共有300多万字。你可以算一下,大概多久能读完这本书?按照我的读书体会,当你读完二三十卷之后(朗读法),你的文言文的难度就会降低,基本上可以以正常的速度阅读资治通鉴。

2.了解人物(知道什么时代,什么人)

阅读过程中,还有一个挑战,就是对历史人物的陌生。我的方法就是:通过百度搜索这个人的简短历史介绍,对他的生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就可以加深我们的印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了对这个人的立体看法。例如:五胡乱华时,有一个奴隶皇帝,他叫石勒,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个人,你可以通过百度或者头条搜索这个人的名字。基本上你可以对它有一个了解,然后在读通鉴的时候,他如何从一个努力一步一步成为帝王,你会对他有一个立体的脉络感。

3.还原事件(知道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

这个方法是我经常用的方法。我称之为还原事件,或者叫做情景模拟。

就是你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局限,历史背景,进入到那个历史空间之中,去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它考验的是一个阅读者的想象力,如果你喜欢阅读小说。不妨把阅读这部历史经典当做小说一样。很快你就能够通过事件还原,找到感觉。

我读《资治通鉴》的那些方法论和谋略性思考?

 

曾国藩一生受益于《资治通鉴》

4.探究真相(多番检验,回到当时)

到了探究真相时,你就可以翻阅一下所有当下,很多历史学者对《资治通鉴》人物的解读。

虽然没有办法,彻底恢复历史真相。但是,我们至少得到一个比较公允的历史判断和历史认知。比如说:我们读《三国演义》,发现里面,有很多虚构的故事,有很多张冠李戴的情景,有很多错误的人物刻画,最典型的就是对曹操的刻画,对刘备的刻画。

如果今天你打开《资治通鉴》,你就知道曹操,并不是你想象那个样子,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没有办法一一列举,只能靠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慢慢体会。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真相的过程,真相得以探讨之后,你会发现,你对当下很多有名的历史学者,谈到的人物的评论,不再会人云亦云。你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和批判能力,甚至可以发现很多学者的历史漏洞。

5.以古鉴今(以古代事件框架分析当下)

我经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喜欢阅读民国历史。因为民国历史,就是远代的历史,当你把民国历史军阀割据的过程,好好的体悟一番。你会发现《资治通鉴》里边,描写的每一段历史更迭,都和民国历史的样子很相似。因为历史在改变,人性从来没有变过。

你通过民国历史的框架,可以进入到《资治通鉴》每一个朝代的历史框架。你不再会神话某一个帝王,你也不会接受理想化的顶尖人物的描写。你会发现那些历史人物他们跟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或者忠心不二,或者脾气暴躁,或者欢笑自如,或者洒脱,或者计较……!

6.反思为何(不断追问为什么?了解人性)

阅读历史的时候,要给自己先提出几个问题。比如说:赵括为什么被赵孝成王所选中?赵孝成王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决策?赵孝成王,有没有更好的决策呢?如果你是赵孝成王,你会做怎样的决策?以此类推,我们用这样的问题加深对历史案例的消化和理解。这也是我经常采用的方法,非常有效。

7.我是其人(推演我是他,我会如何处理)

如果我是某一个人,我会怎么处理当时的问题,面对当时的决策?比如说:你是秦始皇,你要思考,秦始皇真的是刻意把江山毁掉的吗?秦始皇在选人时,为什么对赵高看走了眼?这里面反映了人性哪些偏见?如果伟大的秦始皇都能看走眼,我们是否在生活当中,经常把人看走眼?把你置身于那个历史场景中。你就学会了哈佛大学的教育方法:案例模拟,沙盘推演,这是最好的提高实战,实操谋略的秘密。

我读《资治通鉴》的那些方法论和谋略性思考?

 

伟大思想家王夫之,围绕着《资治通鉴》写出伟大的史论《读通鉴论》,至今为止,无人出其左右。

8.举一反三(同一事,说出三个策略)

我还采用对同一个案例,帮对方想出三个解决方法的练习。比如说:张良刺杀秦始皇,除了雇佣大力士这个方法之外,还有哪些方法能够刺杀秦始皇?我再评估一下,哪些方法会更加有效。反过来,我是秦始皇,我会怎么面对这场刺杀的行动。我如何预防这样的问题产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会如何反思我的国家智力,我应该怎么调整我的人才政策,治理政策?这些方法都是我在读历史之中不断打磨,不断思考深化的部分。

9.思考模型(事件成为模型,洞察当下)

如果能够把一件事,把一个案例形成思考模型,在电脑上画出这件事的思考模型,那是最了不起的。

到目前为止,我也只不过完成了三十几个思考模型。我们知道著名的投资人,查理芒果,他最擅长的就是通过思考模型来做决策。所以我们可以把资治通鉴里面的案例,历史规律提炼成指导你生活的思考模型。这个要求,相对来说,就比较高一点。需要反复阅读之中反复思考,深化之后进行提炼。

10.用于当下(人性思维,解决当下问题)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观察你身边的人,事,物。你会明白唐太宗说的:“以史为镜”这句话的深刻性,而不仅是从概念上去理解这句话,大部分人学历史,用不出来,都是在故事之中游离,拿出故事进行吹牛,或者拿着故事进行炫耀,没有深入的思考和深入的洞察,所以,对我们生活的帮助就不是很大。

以上的小方法,都是我自己阅读通鉴以来提炼的一些方法,如果能对你产生一些帮助,是我最大的心愿。

以上的方法,纯属个人阅读体会,仅供借鉴,欢迎大家提出更好的阅读《资治通鉴》的好方法。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