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题:你说纵横家们在游说时,最害怕的是什么事情?
是游说成功?是说服失败?
都不是,我们不妨让鬼谷子来回答这个问题,鬼谷子说“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什么意思呢?
如果搞不清对方的“轻重度数”,即便是圣人,也不得不为自己寻找退路了。
一
相信你肯定会好奇,什么是“轻重度数”呢?
这是个好问题。不过,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却不是鬼谷子,而是被润之先生称为是纵横家的,儒家圣人孟轲,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子。
孟子在游说齐宣王,为了表达仁义治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观点时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意思是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
这里说的度权,其实跟鬼谷子的度权量能是一个意思。
二
“度权量能”是《鬼谷子》一书中非常高频率出现的概念,其意思也是非常的通俗,也就是权轻重,度长短。
从权重,长短两个维度来分析事物,俨然是纵横家们独特的思维模式,甚至于,我们可以这么解读,纵横家在游说前总是会根据轻重和长短关系来制定说服谋略。
这是否是阿信乱猜的呢?其实不是,鬼谷子说的非常清楚“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先分清轻重关系,再分析长短优劣。
不管是苏秦在游说齐宣王时说的“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还是张仪在游说楚王时说的“秦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目的其实是一样的,就是为了证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道理。
且不管二人到底有没有夸大齐国和秦国的实力,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不仅抓住了人们欺弱怕强的心理,更是通过实力的对比,提升说服力。度权过后,再结合双方长短优劣,制定策略即可。
也正如鬼谷子说的“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知长短过后,方可知进退,知纵横。
三
逻辑与概念已经分析清楚了,本文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了。
其实并没有。之所以做出如上铺垫,其实是为了翻译一句鬼谷子很容易被人误读的话,哪一句呢?
在《鬼谷子·飞箝》中有这么一句话,当纵横家想飞箝一个人时,就需要“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
这句话本来不复杂,但是谁翻译谁尴尬。
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将“度权量能”一以贯之。实则“量智能”就是量能,“权材力”就是度权,这本来是常识。奈何,人们总喜欢画蛇添足,把“料气势”也给曲解翻译了。
实际上,前两者是过程,第三者是目的。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解读:
想飞箝一个人,就需要估量对方智慧的大小,权衡对方才能的长短,进而揣度对方的实力,这是纵横家说服谋略的两个基本原则。
事实上,纵横家不在乎成功和失败,只在意度权量能。不患人不知,而患不知人。
本文由鬼谷道、鬼谷子智囊团创始人鬼谷信原创出品,更多精彩内容可私信回复“鬼谷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