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关于梵高,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2020-07-29    
加入收藏

1890年7月29日,37岁的荷兰著名印象派画家梵高在其弟弟怀中辞世,距今刚好130年。他曾写下一句话,“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我们很多人能看到他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却无法体会他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的孤独感和挫败感。我们或许都曾听闻他那些近乎癫狂的举动,却难以窥见他内心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家庭生活的渴望。今天,被誉为台湾地区“艺术史界第一把交椅”的王德育教授将带领大家一起赏析梵高的作品,共同走进这位伟大画家的内心世界。

关于梵高,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谈到西方艺术史,第一个该讲的人就是梵高。首先当然是因为他为众人所知,再者他所生活的时期正是西方艺术史承前启后的阶段。了解梵高的生平,会让我们对他之后的艺术家怀有更多期待。望诸位能从梵高开始,渐入西方艺术的大河。

早期:画笔探入农民生活的困苦

1853年,梵高出生于一个新教家庭,父亲是科尔文教派的传教士。他从小生活在宗教环境中,耳濡目染,所以年轻时就立志当传教士。可惜他在实习期间被判定为“不合格”,只好把对上帝的宗教狂热转移到绘画上。

1881年,梵高到海牙跟随亲戚学绘画。经过短暂的基础训练后,他搬到了乡下,专注于描绘农民生活。虽然他想当一个独立的艺术家,但事与愿违,无奈当上“啃老族”,与父亲住在一起。

1881-1883这两年期间,他完成了35幅油画,此外还有铅笔、钢笔、炭笔的素描等。这一时期,梵高的绘画才能初显端倪,他能出色地把握所绘人物的个性。他的兴趣倾向于画农夫或左邻右舍的人物,他不只注重画中人物的外表,还重视情感的表达。

关于梵高,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树林中的白衣女孩


关于梵高,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有沙丘的风景

梵高如何以描绘外表来表达情感呢?在这一时期,他的绘画素描感强烈,钢笔和铅笔上色简单,以线条为主,线条的移动形成了方向,方向产生了力量。梵高笔下的树杈转折几乎都是90度,这一方向转变,体现出心中的一股力量。

这一时期,梵高非常崇拜19世纪法国的农民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梵高所画的农民肖像画风粗糙,人物皮肤黝黑,这多少受到米勒的影响。代表作《吃马铃薯的人》正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作品,它描述了农民完成一天工作后在煤气灯下吃晚餐的情景,人物形貌漆黑。

关于梵高,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吃马铃薯的人

他将画笔探入工人、农民生活的困苦。梵高读了许多文学作品,其中不乏社会主义主题的作品。受此影响,他对社会主义感触很深,因此画过纺织工人受剥削的情景。

住在巴黎,遇见印象派

梵高早期画作乌漆墨黑,弟弟提奥·梵高(Theo van Gogh)的建议改变了他。后者在巴黎的画廊工作,他对梵高说,整个巴黎流行印象派,红橙黄绿,美不胜收。于是梵高在1886年3月搬到了巴黎,一直住到1888年2月,整整两年时间。在巴黎,他画了224幅油画。

在法国,老一辈的印象派画家擅长用红橙黄绿青蓝紫来表现光和色彩,梵高见了很快开窍。他所在的巴黎街道街景成了他画作的主角,他的画风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乌漆墨黑,而是颜色被充分释放,并采用了点描的方式。不过,梵高的点描和传统印象派不太一样,他缺乏耐心,因此把笔触拉得稍长。本没有方向的圆点被拉长后,有了方向,产生了力量。

关于梵高,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从勒匹克街提奥公寓看巴黎

在学习的过程中,梵高开始尝试画自画像。有一些不懂艺术史的人,想当然地认为梵高画自画像是出于自恋,或者是为了探索自己的内心。梵高写信给弟弟,讲述了画自画像的原因:对一个画家来说,最容易的谋生方式莫过于替有钱人画肖像,他苦练画肖像的技巧,是期望有朝一日以此谋生。

“哈日族”梵高

1888年,梵高读到了法国小说家皮埃尔·洛蒂(Pierre Loti)的小说《菊子夫人》,书中描写法国海军军官在日本横滨结识了艺妓“菊子夫人”。这本小说在整个欧洲掀起了热潮,小说里的一些插图,使欧洲人得以了解日本,梵高也不例外。

梵高算得上一位“哈日族”:他在写给弟弟的信里,13次提到日本,59次提到日本的文化和艺术。早在海牙的时候,梵高就开始收藏浮世绘,并将收藏的浮世绘作品公开展览。梵高在画《唐吉老爹》的时候,我们在画作中可看到,其背景就是日本浮世绘。

关于梵高,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唐吉老爹

1888年,梵高搬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从1888年2月到1889年5月期间,他画了187幅画,平均两天完成一幅。在给弟弟的信中,梵高写道:“我之所以要搬到阿尔,是因为那边的天空、那边的色彩,使我联想起日本。”他去不了日本,但是可以去一个像他心目中的日本那样的地方。

这段时期,梵高所描绘的住处外表和屋子内部,随处可见日本浮世绘的影子:墙壁、地板和床铺都是平平的颜色,并用线条勾勒。而在西方传统的绘画中,并没有线条。可以说,受浮世绘的影响,梵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梵高为什么画向日葵?

梵高与高更在巴黎结识以后,彼此惺惺相惜。当高更答应梵高到阿尔和他一起居住时,梵高很高兴。高更喜欢向日葵,梵高就画了很多向日葵,用来装饰预留给高更的屋子。

梵高画的向日葵色彩很主观,轮廓鲜明,他借鉴了日本浮世绘的一些画法,用线条和平面色彩来强化向日葵的造型。没有这样一个发展倾向,就没有梵高的向日葵。

关于梵高,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梵高与高更对绘画的理解完全不同:梵高画他眼睛所看到的东西,高更画他脑海中想象的东西;梵高的画线条多,表现出翻腾的波动,高更的画用大色块,呈现出的是平和、安稳的画面效果。

两人一起作画、写生,可惜不久后便渐生嫌隙,摩擦不断。这期间,梵高的精神不是很稳定。高更在回忆录中说,梵高在黑夜里瞪大了眼睛,闷声不响,盯着他看。一天晚上,梵高拿刀子砍人,高更吓得逃走。高更离开之后,梵高用剃刀割下自己的左耳耳垂,在回家途中昏倒在地,被警察送到医院。

高更用电报通知了梵高的弟弟,但他本人并没有去医院探视梵高,并且在12月25日圣诞节返回了巴黎。梵高在医院住到翌年的1月7日。虽然后来梵高和高更还有书信往来,但从此之后,两人不曾再见面。

梵高人生愿景:有妻有儿有猫

梵高自觉精神失常,他对弟弟说要去精神病院。所以从1889年5月到1890年5月,他住在疗养院里。这一年中,他照样保持高效作画——平均两天画完一幅。

这段时间他终日不出疗养院,只能靠想象,但其“神游”之作尤为出色,例如《麦田的收割》。它的笔触欢腾,油彩厚重,像翻滚的波浪,面对它,你会被感动。他利用方向的动感,在平面的色彩里,用笔触造成波浪的感觉。

关于梵高,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麦田的收割

在疗养院里,他画了一幅《星空》,画中是荷兰的教堂,以怀念故乡荷兰。他写信给弟弟说,夜晚的每一颗星星,就好像地图上的每一个城市。我们可以搭乘火车,从一个城市到达另外一个城市,但我们必须经历死亡,才能到达星星。

画中的天空有11颗星星,我认为这有其涵义。或许,梵高是期盼黑夜中能有明灯的指引。他一直期待通过出售画作来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不再依赖他的弟弟。然而,这个梦想始终未能实现。此外,他也意识到自己精神状况的不稳定以及情感的低沉挣扎,《星空》充分表达了他自负却又绝望的心境。

关于梵高,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星空

从他1889年所绘的《缝衣服的文森特·梵高》一画中,我们最能体会梵高的这种既期盼又绝望的心境。此画描绘了在一盏油灯的照射下,梵高低着头缝补衣服,对面坐着一位做针线活的妇女,一个小宝宝沉睡在摇篮中,左边的壁炉燃烧着柴火,有一只猫蹲在壁炉前。昏黄的油灯在地面投射出一道道长长的阴影,梵高的身躯以红褐色调为主,其余则是绿色、紫色以及蓝色调。

如同他在疗养院时期的许多作品一样,梵高的这幅画并不是实景写生,而是根据米勒的一幅油画《缝衣女》而作。当梵高孤零零缝补衣服时,想必他内心深处正向往着温馨的居家生活,一个有妻子、小孩、壁炉的温暖家庭。然而实际上,对梵高而言,即使是平凡的家庭生活,也是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令人想起曹植《洛神赋》中的“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虽然梵高在画作中不断地表现他试图挣脱黑暗以及期盼光明的到来,但最后还是走上自杀的绝路。1890年7月的某天,他画了最后一幅画——《麦田上的鸦群》,崎岖的小路,天空有乌鸦在飞,阴暗的云彩代表着危机。我们都读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画了非常多的画,但是他清楚,他必须自我了断,最终梵高用枪朝腹部开枪自杀,并于7月29日辞世,这是艺术史上的悲剧。

终其一生,梵高始终挣扎着尝试摆脱疯狂的折磨,但也由于这种挣扎与期盼,而开创了他独特、浓烈的绘画风格。他以独特的绘画风格表达内心深层的强烈感情,在艺术史上占有卓越的一席;然而,他对艺术的执着、狂热,乃至悲剧的结局,似乎更吸引观众的注意,最终传颂成另类的浪漫情怀。


本文根据王德育教授在中欧北京校区EMBA人文艺术讲座的分享及其所著《艺术史101:从印象派到超现实主义》一书整理而成。

编辑 | 岳顶军

责任编辑 | 雷娜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