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有底气!在解决危机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新生机

2020-07-19    
加入收藏
有底气!在解决危机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新生机

 

特殊之年,中国经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衰退多重冲击,2020年中经济“成绩单”备受关注。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3.2%。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这个“转正”来之不易。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危机与挑战?我们该怎样从变化的形势和挑战中把握机遇?一起来看《人民论坛》最新文章!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有底气!在解决危机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新生机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危”与“机”是“同生并存”的矛盾统一体,克服了“危”,即是“机”。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提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最适度的挑战不仅必须激起受到挑战的一方进行成功的应战,而且刺激对方获得一种将自己推向前进的动力”。以辩证思维方法看待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危机与挑战,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危机,善于从变化的形势和挑战中把握机遇,化危为机。

历史证明: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具有强大的经济发展再造能力

回观历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百业待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的风险应对,再到系统性金融风险攻坚战,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各种风险与挑战,化危为机,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再造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其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防范化解经济风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推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信地开启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建设的新征程,但是,由于当时正处于旧秩序被破坏、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的特殊阶段,尤其是面临着众多不确定因素,主要是一些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的行为导致金融市场与物价的混乱,国民经济的恢复面临着诸多挑战。正所谓“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遇到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领导“两大经济战役”,化“危”为“机”,既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又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20世纪90年代末,始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东北亚大部分国家,甚至波及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形成严重的区域性金融危机,1998年,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的人均GDP分别下降14.4%、11.6%、9.5%和7.5%。面对空前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国实行严格有效的资本管制,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快速恢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使中国没有成为亚洲金融危机的牺牲品。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开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中国贸易出口受到限制,国内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和考验。出于对金融危机的整体考虑,中国共产党积极总结并吸取应对经济风险与挑战的经验与教训,化危机为机遇,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进行金融体系方面的制度性改革,形成了较为全面、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面对国内出现的产能过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速度, 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良好成绩。

有底气!在解决危机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新生机

 

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基本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描述的那样,“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始终如一的目标就是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挑战和机遇本来就是双生共存的,我们要认清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才能适应时代的新变化,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在肯定我国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我国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由于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从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来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新时代,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风险和挑战不可避免,但机遇与挑战共存,困难与希望同在。难走的路是上坡路,登顶前的冲刺最艰辛,只有认清形势,直面挑战,才能化危为机。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位智者,了解历史、对话历史,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面对风险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在破解危局中不断前行,事实证明,凡是不能被打败的,最终都会变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的内生力量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俱来的制度优势,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化“危”为“机”的辩证思维和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机遇和挑战,唯有具备化“危”为“机”的辩证思维和能力,才能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属性,也是在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课题。

有底气!在解决危机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新生机

 

化危为机:

战胜经济风险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智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今世界也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机遇还是挑战?该如何应对?面对经济建设方面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

✔ 第一,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根本制度保障,还是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制度基础。从历史的大视野来看,在面对经济建设的风险与挑战时,中国共产党利用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统筹全国力量,把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作为中心任务,有效遏制经济下滑的态势,为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提供重要保障。

✔ 第二,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深刻把握经济运行基本规律。“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对于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进而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经济运行、风险防控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风险,防范和化解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风险和挑战,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既要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更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推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 第三,打赢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毛泽东同志也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是靠敲锣打鼓取得的,是亿万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在打赢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和挑战后取得的。“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从新中国克服重大经济风险和挑战的历史来看,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重视群众切身利益。及时总结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尊重群众意愿,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才能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营造安定团结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 第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以创新作为基本方式。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变革创新,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开放与发展,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改革和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厉行革新,祛除社会弊病,破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在不断改革中推动民族进步、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既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又着力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不断在改革中推动民族进步、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

有底气!在解决危机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新生机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