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AI应用加速赋能实体经济,上海夯实产业发展“智能底座”

2020-06-23    
加入收藏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高地,上海正以AI应用场景建设计划,推动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实体经济

在6月22日上海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透露,将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应用场景,组织第三批应用场景建设,并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对外发布。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介绍,即将于7月9日在上海开幕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国际化和专业度更高,并创新地采取线上为主的方式,以上海演播厅为主体,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地举办分会场,进行呼应。另外,邀请演讲嘉宾550余位,参会的行业企业、机构约500家。

事实上,在此次疫情期间,上海通过激发AI技术潜力,使其在疫情分析与防范、医疗、复工复产等方面都实现了诸多具体应用。在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以AI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变量”,提高全球治理能力,也是此次大会关注的热点。

上海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人工智能作为上海着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目前已集聚1100余家重点企业、全国约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人才。

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来,上海人工智能进一步突破发展。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出台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等“揭榜赛道”已形成了测评标准,支撑政策创新突破。在基础攻关、应用示范领域推进明显。今年大会将发布一批重大产业签约项目,开放一批综合型应用场景,创新升级国际日、开发者日等特色活动。

在政策层面,上海继2017年11月率先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后,2018年再度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围绕集聚高端人才、突破核心技术、推进示范应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举措。

去年大会闭幕式期间,上海发布《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其中,在产业投资基金方面,成立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并预期通过市场化模式,形成1000亿级基金群。张英在上述发布会上透露,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按照“整体设计,分期实施”规划,已完成募集目标,即将首期封闭。

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加速了上海AI应用的落地。

上海2018年底在全国率先启动了AI应用场景建设计划,采取“揭榜挂帅”和动态发布机制,引导社会各界开放场景,并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上海已经进行两批场景开放。累计开放场景30个,涉及医疗、教育、文旅、城市管理、司法、金融等十大领域,吸引海外150多家企业、240个解决方案参与。

具体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张江人工智能岛、洋山港智能重卡、进博会国网电力智能巡检、上海电气“AI+工业互联网”肿瘤医院、市高院智能司法审判、市西中学智慧教育等场景。

例如,张江人工智能岛在集聚AI龙头企业的同时,在园区内建设安防巡检、垃圾分类、智慧消防等应用场景;洋山港智能重卡启动示范运营,在洋山港物流园、东海大桥、洋山一期码头内,实现集装箱智能转运,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5G+自动驾驶重卡商业化落地。

预计到2020年,上海拟形成60个左右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设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特色小镇和特色示范园区。

据了解,上海下一步将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应用场景,组织第三批应用场景建设,并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对外发布。

AI应用加速赋能实体经济,上海夯实产业发展“智能底座”

位于上海徐汇区虹梅路的商汤集团中国总部暨全球研发总部,是去年大会签约的33个重点项目之一。商汤科技副总裁张少霆告诉记者,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深厚的人才积累,与全世界的交流联络也很频繁,同时,上海具备优秀的AI产业基础、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发达的资本市场,可以为产业的孵化、发育创造条件。“上海的政策、人才、资本、应用场景等优势,都是商汤选择上海的重要原因。”

全球疫情下的新机遇

应用场景落地,加速了AI发展。尤其在此次疫情中,不管是追踪确诊病人的活动轨迹,在方舱医院服务的智能机器人,还是协助医生看片的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都在实际场景中得到了运用。不管是抗疫还是复工复产,人工智能在其间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比如,商汤科技除了辅助医生读片的SenseCare肺部AI智能分析产品,“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也在国内各大机场和地铁站得以运用,这套方案可将人脸识别、无感测温与无感通行结合,在各种公共区域测温筛查和防疫防控的场景下,可有效降低现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上海本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基础软件企业星环科技,将知识图谱技术融入时间、空间、地理信息分析,来定位确诊病人的活动轨迹助力防控和流调。

AI应用加速赋能实体经济,上海夯实产业发展“智能底座”

不只这些企业,工信部近日公布了在科技支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突出的79家人工智能企业名单,其中近四分之一为上海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比如科创板“云计算第一股”优刻得、承建科技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依图科技等。

去年以来,科技部批复建设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下称“试验区”)已扩至十市一县,包括北京、上海、合肥、杭州、深圳、天津等;工信部批复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下称“先导区”)也增加为3个,分别为上海、济南-青岛、深圳。

此次疫情中,这几个先导区都推动技术和产品在防疫一线运用:上海先导区主动对接援鄂医疗队及防疫一线场景需求,推动东方医院(含援助武汉医疗队)、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首批两家单位新冠疫情防控人工智能重点应用场景建设,并为武汉防疫前线提供了CT辅助诊疗、智能消杀机器人、药品配送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支援等。深圳普渡、山东创泽、上海钛米科技、达闼科技等智能机器人企业,针对疫情开发的机器人,在医院实现无人化导诊问诊、杀菌消毒、送餐送药等功能。

与此同时,全球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在线新经济等概念开始兴起,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因素。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首席规划师贺仁龙表示,对比因“非典”兴起的消费互联网产业,此次疫情后开启了无接触时代,掀起“数字新基建、在线新经济”的大潮流。数字新基建将在消费互联线上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大生产全过程线上化,这也为人工智能深度发展与快速迭代提供了成千上万倍巨量数据要素的增长,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底座的规模应用,在线新经济将驱动更大规模和更加精密化的全球大分工,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模式。

吴金城说,下一步,上海将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头部企业加快发展,优化完善产业生态等重点方向,在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创新平台、应用示范、制度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发挥数字新基建带动作用,持续打造“智能底座”;加快引进优质企业,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注重应用场景落地实效,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把握在线新经济发展趋势,优化产业生态。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