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200亿元、日付费6000万元,几分钟一集、十几集一部、上半年上线400多部,剧情冲突强调爽点、情节跌宕起伏……“短平快”的微短剧正成为网络视频的新宠。
然而,在其爆火的背后,收费等乱象也引起了各界关注。日前,针对网络微短剧领域出现的诸多乱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了有针对性的治理举措,提出要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提到,“推动行业自律,互相监督,全行业共同抵制违规网络微短剧”。行业整顿加码,网络微短剧下一步如何走?
花样繁多 已成规模
如今,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平台被各类题材的微短剧充斥,这其中有MCN大主播自制的、影视平台投放的以及小程序跳转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霸道总裁、都市甜宠等女频题材;战神、复仇等男频题材以及末日灾难等。
何谓“短剧”?根据广电总局的最新定义,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故事情节的网络影视作品被界定为短剧。
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韵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我们提及的短剧全称为“网络微短剧”,如果从“短视频+网剧”的方式去拆解,也就可以从短视频的特性与网络剧的特性去理解它,短视频本身提供了强大的媒介基础,而从影视剧衍生而来的网络剧又是一个强故事向的产品,两者结合自然颇受人们欢迎。
据《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全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10亿,而在最近半年内,有超过50%的短视频用户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强大的短视频受众为微短剧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
△热门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剧照。
“虽然知道类似剧情,但是刷到就走不动道。”多名受访者表示,剧情紧凑、满足内心需求成为观看与付费的重要原因。
“刷抖音的时候会刷到一些短剧,各种类型的都有,比如女主重生回去复仇之类的,等等。因为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这些短剧节奏发展快,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就可以看完,感觉自己的精神得到了放松。”至于付费观看,从事互联网行业的赵小姐表示这取决于剧情吸引程度,如果剧情很“上头”便会考虑后续充值。
某短剧资深从业者表示,短剧用户最初的画像主要走下沉路线,以娱乐方式相对受限、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为主,而随着短剧市场的不断发展,受众开始扩展到更为年轻的群体。19岁及以下年龄用户观看微短剧的比例为57.9%。在2023年上半年热播微短剧的用户画像中,有64.8%的用户是Z世代(15-29岁),有73.04%的用户是女性用户。
受众群体的扩大给短剧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行业规模也持续增长。天眼查数据显示,全国现存微短剧相关企业230余家,其中2023年1~10月新增注册企业30余家,与2022年同比上涨225%。
乱象丛生 监管出手
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开的数据显示,2021年微短剧全年备案数量多达398部,2022年则接近2800部,同比增长高达600%;行业月充值金额从6月份的4000万元增长至10月份的6000万元。
据行业数据预测,预计2023全年将达到250亿元至300亿元。以爆款短剧《无双》为例,其8月25日在微信小程序上线,播出8天后投放就超过1亿元。
△去年12月广电总局印发微短剧管理相关文件。
超高的利润背后开始吸引多方入场,短剧产业链上的各方都在尝试获利。
据了解,网络微短剧产业链通常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上游主要是微短剧的内容生产包括版权方、出品方和承制方;中游则是微短剧的内容分发,平台方和分销方进行平台搭载、短剧分销等;下游侧重微短剧的生态支持,媒体方、代理方等进行流量投放工作。
无论短视频平台还是长视频网站,都在积极布局微短剧领域。各方的涌入使得网络微短剧行业开始野蛮生长,乱象横生。以血腥暴力、色情低俗为主要内容的微短剧成为快速“捞金变现”的新手段。
2022年11月下旬开始,广电总局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组织开展了“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线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微短剧25300多部、计1365004集,下架含有违规内容的“小程序”2420个,网络微短剧野蛮生长的态势开始被遏制。
整改后,一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受到了影响,但整体方向是向好发展的。
山东某影视公司影视摄制翁先生向记者表示,影响主要是投资方面,投资的人越来越少了,上半年还有很多影投公司,监管过后他们开始观望了。“因为我们并不拍摄擦边低俗视频,所以内容制作方面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
△影视摄制公司正在进行微短剧拍摄。
部分剧本创作者与业内编辑表示,整改后需要在创作过程中更注意题材选择与价值导向等问题。“但具体什么样的题材能写、怎么写符合规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方面还是需要自己把握与判断。”原创剧本创作者王小姐说道。
对此,王韵表示,任何一个行业,特别是内容生产行业的发展,常会经历这样的震荡期。我们不能苛求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但普通的作品至少也要符合主流的正向价值。一个新兴行业往往有一个从野蛮生长到有序发展的过程,阵痛在所难免,洗牌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据了解,国家广电总局将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再次开展为期1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加大违规网络微短剧处置和曝光力度,进一步优化算法推荐,完善广告推流审核机制。
“目前来看,微短剧的下沉市场比较宏大,国家出台这样的政策是好的,对观众来说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从业者来说,也可以引导创作者向好的方向发展。”翁先生称。
但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表示担忧:监管之后的网络微短剧市场是否还有巨大潜力?行业有怎样的细则或者标准?也有从业者表示,现在业内最担心的是未来小程序剧发展问题,“如果可拍的题材收窄,行业就开始高投入‘卷’内容和制作,但小程序剧的变现模式又很单一。”
精品化导向 行业需继续深耕
监管之下,陷入阵痛的微短剧行业开始追求转型,如何推出精品力作成为当前多方关注的焦点。
王韵表示,一方面是内容层面要追求创新力,包括故事题材、人物设定以及叙述方式等创新;另一方面是形式的创新,运用新颖的技术手段和视听语言进行内容呈现。目前网络微短剧虽然数量庞大但是精品还比较少,创作者在以短平快的方式给受众提供爽感的同时,需要全面升级微短剧的内容品质。”
据了解,杭州市临平区已经提出全力构建“写—拍—播—评—投”五位一体微短剧产业发展品牌,打造从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到衍生产业为一体的微短剧全产业链,为微短剧的发展提供空间建设、政策支持以及配套服务。
△首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开幕式及主论坛活动在杭州市临平区启动。
“网络微短剧市场大概是从2019年开始的,最初手机成本较低,几万块钱就可以拍摄并完成一部作品,因此粗制滥造的作品很多。现在市场各板块包括资方与制作方都很明确,质量也有所提高,未来肯定要往精品化发展。”翁先生也提出了他的担忧,但目前不同的作品制作成本差距较大,如何平衡资金投入与精品发展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类似难题,行业内也已经注意到。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李卓在高端短剧行业闭门会上表示,短剧的蓬勃发展是技术和创意的结晶,同时也需要依靠特色的金融科技和专业服务让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赋能网络微短剧的发展。
当前很多短剧都改编自网络文学,“相较于有影视剧制作与播出审核经验的影视公司与头部网络视频平台,网文公司需要针对国家治理的常态化做出及时的创作调整。”王韵表示。
网文品牌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在第二届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开幕式上发布了阅文“短剧星河孵化计划”,即通过“百部IP培育计划”筛选优质IP进行短剧改编,推出“亿元创作基金”为创作者提供现金与流量支持,以AIGC赋能加速行业伙伴联合开发互动短剧,从内容、资金、技术、合作等多个方面进一步促进网络微短剧发展。
“出海”是下一个风口吗?
在微短剧席卷国内市场时,许多微短剧平台也将视线转向海外市场,通过“文化输出 ”上头爽剧,做起海外“土味爱好者 ”的生意。尤其是国内微短剧监管政策日益趋严,“出海”更成为短剧这条快船渴望的新大陆。
△中文在线旗下枫叶互动的短剧出海产品 ReelShort。
据报道,中文在线旗下枫叶互动的短剧出海产品 ReelShort ,11月11日当天扣除支付应用商店费用后的净收入为45.9万美元,合人民币328万元,截至11月17日,其累计净收入已超过2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
ReelShort产品的爆火让各方看到了新可能。监管加速,“出海”是短剧下一个新风口吗?
其实根据成熟网文IP改编而成的优秀影视剧作品一直风靡海外,爱奇艺在内的多家视频制作与影视传播公司都已经在各地区搭建传播平台,输出影视剧作品。
而目前大部分“出海”短剧项目主要以“国内套拍+翻译”的模式到逐步成熟为直接在海外发行,由纯海外班底做一条龙的制作服务。所谓“一条龙”制作服务,是指拿到甲方IP—剧本优化—本地化(文化、习俗、流行趋势等)优化—服化道选择—拍摄—后期—发行的全链条。
据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介绍,ReelShort团队用的是更本土化的制作方式,采用海外拍摄班底,启用欧美演员,在保留中国火爆的短剧题材内核的同时,结合欧美观众更熟悉的狼人、吸血鬼等题材,打造更本土化的短剧。
但有媒体报道提到,枫叶互动的短剧平台ReelShort其实是其在互动小说、游戏业务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影视化尝试。它本质上并不是一家“出海”公司,而是本土成长起来的。随着头部“出海”短剧平台的内容制作逐渐从“本地化国内短剧”向“针对特定海外市场进行创作”转型,这导致置景拍摄与营销成本更高,原先单一的变现策略难以长期保证变现。
事实上,“出海”短剧同样面临重重难题。“网络微短剧的‘出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王韵表示,但网络微短剧如何从创作、人才、产业等多个层面实现内生性突破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