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中特估”还能走多远

2023-05-06  正观新闻  
加入收藏

“中特估”概念从3月下旬就开始火爆“出圈”,多次领涨市场,成为市场资金关注的焦点。近期中国移动与贵州茅台盘中的市值对飚,更是让不少投资者认为股市投资的“中特估”时代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市场上,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今年累计上涨近15%,而H股市场上,恒生港股通中国内地银行指数今年累计涨幅达到11.96%;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今年累计涨幅达到10.62%。

中特估”,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讲话,原话为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主要适用于央企、国企及部分有行业特殊背景的上市公司“。

自“中特估”提出以来,市场关注度较高,今年又是再度多次提到,风头正盛。2023年2月2日,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再次提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逐步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定价逻辑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估值是企业管理和投资决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公司的经济价值、未来收益预期、市场竞争力等各方面因素。估值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和股票价格的波动。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下,以往的估值模型可能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企业,因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易会满提出了“中特估”估值体系,其核心理念在于充分考虑中国企业的特殊性、发展阶段、行业背景等因素,建立更符合实际的估值方法和体系。比如,在对央企、国企进行估值时,需要考虑到其国家战略地位和责任使命,这些因素可能对企业的价值产生重要影响;而部分有行业特殊背景的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垄断地位、技术壁垒等特点,这也需要有相应的估值策略。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中特估的主线下,市场经历了从通讯到大基建再到军工、医药等板块的发散过程,银行板块在过去亦有表现,但非银个股表现落后于整体。有理由判断中特估的行情将持续发散至非银国企。

“中特估”估值体系的推行,需要充分借鉴国际上适用的先进方法和经验,同时也应结合中国特色的实践情况进行探索和创新。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可以预见,“中特估”估值体系将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中国企业的价值和机遇。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