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车友对于自行车运动的热爱非同一般,甚至已经把骑行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但日复一日,一些错误的骑行姿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给身体带来一种类似于职业病的症状:膝关节劳损。
当年意气风发,今天小编忍不住给大伙来科普一发:大部分骑友的膝关节劳损,都源于关节滑液不足和关节软骨的损耗,可谓“痛在关节、根在软骨和滑液”。
而关节软骨的劳损主要是错误的骑行方式造成的,严重者会引起“髌骨软化症”,直接导致膝盖两侧、后方疼痛,下楼、下坡时疼痛加重、打软,起立时咔咔响,雨天酸胀等等问题。
熟悉不熟悉?害怕不害怕?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错误的骑行方式会损伤膝盖?又该如何修正?
错误方式一:错误的蹬踏方式
有的骑友喜欢低踏频、大力度踩踏,人的膝关节毕竟强度有限,前交叉韧带、外侧半月板、股骨内侧髁等部位在这种情况下会承受更多的压力及磨损,使软骨变薄,造成软骨下骨暴露、直接摩擦,造成疼痛、卡顿等问题。
正确做法:尽量保持80以上的踏频,切记大盘小飞是膝盖软骨的敌人。
错误方式二:膝盖内/外八字
绝大部分骑友在骑行时,膝盖都会外翻或内扣,脚尖方向没有指向正前方。小编友情提醒:不信,你下次骑车时低头看看呗。这种错误的骑行方式,致使每一次踩踏都加重膝关节面负荷,造成软骨磨损。就连业余赛事车手,也常常不自觉发生这种情况。
正确做法:从今天开始,上车后记得脚尖指向正前方,提醒自己膝盖要和整条腿保持在一个平面内运动。当然,这个修正方法需要一定时间,毕竟骑着骑着,就忘了…
另外还可使用自锁踏板来矫正不规范的踩踏动作。
错误方式三:骑行过于频繁
和跑步、走路一样,骑行会对膝关节造成轻微磨损,这属于正常现象。人体关节中分泌的滑液会保护软骨,减缓磨损,且停止骑行在休息时,软骨会自动生长和修复。但是,如果短时间内高强度骑行,关节滑液分泌不足,软骨生长速度跟不上磨损,日积月累自然会导致膝盖疼痛症状!
正确做法:不要太频繁地挑战自己,避免关节滑膜、关节滑液、钙质循环体系受到过大的影响。让身体逐步适应高强度、高频次训练,当出现关节肿痛时暂停训练。如果真的太爱骑车,就要特别注重关节滑液补充及软骨修复护理。
错误方式四:坐垫高度不合适
有些车友喜欢低一些的座位,脚可以撑到地,觉得有安全感。有些车友则喜欢高高的坐位,很破风,很pro。但是高度不合适的座位,会给予膝关节更大应力,严重磨损关节软骨,随之而来的就是膝盖后方疼痛、脚踝胀痛等问题。
正确做法:车座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调解。建议花10秒时间用以下三个办法检验你的坐垫高度(有条件可做一次更加精准的Fitting测试):
腋窝抵住坐垫,手臂自然下垂,看中指的第一个关节是否在中轴中心;
与爱车并排站立,坐垫比髋关节高出10-20mm;
踩踏到最低点时,踝关节放松,不要刻意提、压脚后跟,膝关节处弯折角度约为140-145°。
错误方式五:保暖措施不到位
膝盖其实是很脆弱的部位,在雨天骑行膝盖容易受凉受潮,会对膝盖造成潜移默化的损伤。
正确做法:天气冷的时候骑行最好带护膝,雨天尽量减少骑行。如果膝盖周边有外伤,尽量等伤口恢复后再骑车!
膝盖关节疼痛已是骑行圈老生常谈的问题,
然而……
许多骑友用冰块敷、用热水捂、用擦药油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方法来保养或治疗都收效甚微。小编就经常听到各种吐槽,诸如治疗期长似好非好,影响骑行的体验感和拉练进度等等。
最后,小编希望大家养成好习惯,避免这种问题啦~
来源:特轮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