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很多照片都缺少一个有意味的主体

2020-06-05    
加入收藏

点评照片一

很多照片都缺少一个有意味的主体

 

1、这是一幅非常漂亮的风景照片,金黄色的树叶在逆光的照耀下越发显得明亮鲜艳,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反复强调,拍摄花草树叶的时候,最好用逆光、侧逆光,因为这些被摄物是半透明的,当光线穿过它们的时候,光感明显,而且质感也得到了突出。即使是不通明的物体或者人物,这种光线也可以将被摄物勾勒出迷人的轮廓,所以,有那么多的好处,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呢?对了,最好用早晚日出日落时的光线,因为这个时候的光线较温暖,也比较柔和。

2、一阵微风吹过,金色的落叶飘飘洒洒地落向地面,在逆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给画面平添几分浪漫。

3、树木在草地上投下斑驳的阴影,很有情趣,也为画面增加了层次。

总之,整幅画面无论从构图上,还是从色彩上,乃至用光上都有不错的表现,中规中矩,看来作者是一个对摄影有基本了解的爱好者。

1、再来谈谈照片中的缺点,很明显了,左上角和右上角有些模糊的树叶,这对视觉是个影响,应该尽量避开,不要把它们纳入画面。

2、至于左边的那团树叶,显然是另一棵树上的,有点不舒服,在拍摄时看能不能避免。

3、以上都是小问题,都容易处理。现在我要抛出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问题,那就是照片主体的选择。

在风光摄影中,有一个问题大家各执己见,那就是有没有必要安排一个主体,有朋友说了,那还要问,这棵大树不就是主体嘛,你说的也对,这张照片的景别不大,元素不多,就这么一棵树比较突出,完全可以作为主体,也很容易分辨。

但是,当我们用大景别拍摄远景的照片时,照片里的元素就变得复杂了,大而全,啥都有,那时候就比较难分清主体了,所以,有的摄影人就说,照片好看就行,要什么主体啊 ,分那么清楚干嘛呢。想必大家看都看过很多的风光照,确实有的没有明确的主体,但是大家也对其赞赏有加。

不过,人是一个有感情的动物,也是爱思考的动物,对看到的任何事物都喜欢联想,从视觉层面过渡到思想层面,或许是人的本能倾向,当看到的事物流于表面,而没有更深层次的内涵的时候,就会感觉索然无味,意兴阑珊。这也是有人把风光片讽为糖水片的根本原因吧,他们认为风光片也好看啊,但是没味道,引起不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就是没有意味。

比如这张照片,如果右边有张长椅,坐着一对恋人,或者坐着一位老者,逆光勾勒出人物金色的发丝和轮廓,你是不是感觉到,画面忽然就有了故事情节,就有了联想和思考,就不再单薄,就有了意味,就有了思想深度。哪怕就是一张空椅子,它也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没有人物、没有椅子、有水鸟也行,水鸟也是生灵啊。当然你要说,你太理想化,我到这里时啥都没有,那咋办?我的答复是,那也没办法,你可以拍下这张照片,但是,它没有更深的内涵,自己欣赏吧,但至少有了思路,也是最基本的思路,下次再用来创作吧。

点评照片二

很多照片都缺少一个有意味的主体

 

1、看看画面多漂亮,阴天下的色彩饱和度非常高,是拍花、拍枫叶的好时候。影调也很有层次感,上部是河岸的阴影,下部是较亮的水面,明亮的枫叶,黑色的树干,总之影调对比鲜明,画面不在平淡。

2、根据色彩理论,红色和青色是互补色,对比强烈,红色的枫叶在青色水面的衬托下显得非常鲜艳和跳跃。

3、构图老道,很大气。特别是黑色的树干,疏密有致,粗细相间,很有布局感,倾斜的树干很有张力,树干相当于纲,在它的统领下,哪怕枫叶再多、再乱,也自成一体,显得很统一。画面在左下角留白,疏密等当。

重点还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那就是主体的选择。虽然有雨点的渲染,有了意境和氛围,但是还是感觉缺少一点什么,如果水面上恰巧有一叶扁舟呢?恰巧有几只水禽呢?留白处不就是为他们(它们)准备的吗?假如有这些主体的存在,我们就会根据主体的特点产生丰富的联想,画面就有了思考的空间和内涵。同时,主体还可以起到均衡画面的作用。

点评照片三

不用介绍,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老街了,因为地上的石板路已经被磨得光可照人了,它凸显了古镇年代的久远,渲染了环境,突出了主题。也由于反光,让整条街道变得明亮和温暖。

还是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那就是需要为画面找一个主体。有人说,我就是要表现街道空旷无人、夜深人静的感觉,那绝对没毛病。但是加上一个人,静静走在寂静的街道上,是不是更能表现孤独和冷清的情绪呢?如果是一位女士,说不定你还为她揪心呢,如果是用慢门,行人变得模糊了,是不是更有意思呢?

很多照片都缺少一个有意味的主体

 

总结

照片最好有一个有意味的主体,它可以丰富作品的内涵,让观众产生更多联想,加强作品的深度。

请点击下方的红字加入我的圈子,在圈子里广交朋友,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