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地产行业的规则,正在被重塑

2023-02-24  新浪网  明源地产研究院
加入收藏

  环境突变之下,适者生存,可能是最广泛存在的定理。不管是自然环境、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大变化”必定意味着  “大淘汰”。

  过去几年,地产行业就经历一次史无前例的“环境突变”,企业能否很好的生存和适应,关键看基因,也就是企业遵循的经营和开发模式。

  过去,地产行业有几种开发模式曾经占据过优势地位,也塑造过一批传奇房企。

  一是囤地+大盘开发模式,崛起于土地红利时代 。这段时期,大量的郊区大盘崛起,城市以摊大饼的模式往外扩张,土地的快速增值,让项目获得超额利润,那是属于地产行业的黄金草莽期。

  二是高货地比+快周转模式,崛起于金融红利时代。在三四线城市获得高货地比的土地,通过高杠杆模式和超高的周转效率,撬动十几倍规模,一度成为不少黑马房企冲千亿的财富密码。

  如今,大江东去,浪淘尽。随着土地红利和金融红利成为历史,这些开发模式也褪去了传奇色彩。

  随着地产行业进入了第三阶段——管理红利期,一种新的开发模式开始崛起,逐渐占据领导地位,那就是城市运营模式。一批新的传奇房企也开始出现,其中最惹人瞩目的就是华润置地。

  去年,在行业集体滑坡的环境下,华润置地以长期主义的城市建设运营为利器,反而逆势崛起,进入了TOP4的行列。并且不断完善了独属于华润置地的城市运营路径——片区统筹模式。

  而且今年华润置地的片区统筹模式经历了又一次升级,尝试了全新的“片区统筹+TOD4.0”模式,难度之大、复杂程度之高,又将华润置地的片区统筹模式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落地项目就是深圳北站75万㎡的大型综合体“超核中心 ”。

  今天,明源君就结合这个项目,来给大家详细剖析一下,华润置地的片区统筹模式,到底进化到了什么程度,又如何帮助华润置地穿越周期。

  全面配合区域规划

  打通城市发展的关键一环

  所谓片区统筹,顾名思义就是要深度参与整个片区的城市规划,除了项目红线内的开发和运营,还要考虑整个片区的城市功能和空间使用效率。

  例如,华润深圳湾项目,除了项目红线内的开发和运营,还承担起了整个后海片区2.26平方公里的综合运营,包括占地77万㎡的市政公园建设运营、公共文体设施建设运营、景观提升、市政道路建设等等,甚至还要综合考虑整个片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和活动事件策划


  这样做,难点在于开发商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对综合开发运营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但好处在于,通过持续拉升整个片区的价值,项目内的物业也会增值,实现额外收益,这也是片区统筹模式的核心逻辑 。

  深圳作为华润置地片区统筹模式的发源地,也一直是模式创新的基地。目前为止,华润置地的片区统筹模式,已经经历过几次迭代。

  1.0版本:片区统筹+总部经济。也就是创造“南山模式”的深圳湾项目,通过和南山区整合战略合作,代建高规格城市配套,共同打造深圳后海金融商业总部基地,一战成名。

  2.0版本:片区统筹+大型旧改。即大冲旧改项目南山科技金融城。将传统庙宇、街区商业、高端办公和住宅、学校进行有机结合,完成了从城中村到旧改典范的空间升级。

  3.0版本:片区统筹+产城融合。例如,华润置地笋岗中心和雪花科创城项目, 结合区域产业升级、城市功能升级、城市面貌升级的需求,利用华润集团的产业资源,以产业孵化为核心进行城市空间打造。

  4.0版本:片区统筹 +TOD交通枢纽。也就是这一次的“超核中心”,凭借“南山模式”的经验,和龙华区政府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参与城市核心枢纽深圳北站片区的统筹开发。这对于华润置地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次突破。

  一是城市布局上的突破。华润的片区统筹项目,往往是核心城区的精细化再开发,甚至是片区战略性的重点项目。需要和区政府高度的默契和战略绑定,继罗湖、南山、宝安之后,进入龙华区,意味着华润置地的城市布局版图,升级到了一个新高度。

  二是片区统筹模式的突破。“超核项目”是华润置地深圳首次进行国家级交通枢纽的片区统筹,北接全国、南通香港,交通限制因素多、立体化的开发需求多、各业态全面升级的要求高,这些对开发商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操盘的能级和难度全部上升了一个台阶。

  因此,在这个项目中,华润置地深圳大区也对片区统筹的打法,进行了迭代和升级。

  一、深入洞察,打通城市发展的关键一环

  不同片区处于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空间利用的需求完全不同。做片区统筹,就是要找到带动片区升级的关键发力点。对整个片区的生活方式和未来面貌,进行一次重塑。

  超核中心所在的龙华区,过去一直是作为福田CBD的后花园和城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承担了大量高端人口的居住需求和辐射香港、全国的交通核作用。但是,在区域能级上,龙华区具备全城影响力的顶层生态还不够多元,正处于从区域中心向全城中心跨越的关键期,急需城市级的地标和前沿型的文化目的地,来创造全城吸纳力和影响力。

  简单的说,就是龙华区整体形象要继续往上抬升一步,成为和福田、南山一样真正有全城影响力的片区,需要一个深圳湾这样高能量密度的地标性项目来推动。

  因此,华润置地将之前各个大型片区统筹项目积累的经验,全面移植到了超核中心。全面对标深圳湾,将华润置地高端商业、高端住宅、大型公建代建,在超核中心进行一次全面的升级。

  首先,在业态功能上,在继承深圳湾项目的基础上,更加复合。例如,代建的城市级公园和文化地标“绿芯公园”,会在城市绿地的基础上,增加演艺中心、艺术巡展中心、青少年科创中心、运动中心,甚至是天文馆5大功能区。落地的万象系商业、生态办公,和高端住宅润府,都会存在定位和产品上的创新。

  其次,在交通动线上,参与片区交通统筹,打造“地下+地面+空中”垂直复合的通行系统。将TOD4.0的站城人系统,进一步放大到项目综合体和公园。整个片区轨道、车行、人行高度交融,又互不干扰。

  第三,在空间创新上,通过综合规划,会将TOD枢纽、公园、文化综合体、商圈全部打开。万象系商业的地面、二层、屋顶花园,和高铁站广场、公园、街角广场、艺文走廊,交错相连。以超核“绿芯公园”和北站枢纽为核心,形成一个三级公共开放空间。项目周边1KM范围内,均有风雨连廊连接。

  通过这种做法,最大程度释放各个业态的辐射效应,让项目具有更强的“公共性”,全面重塑片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形成龙华在生活方式上的全城引领力。

  二、充分重视政企合作,和政府思路保持一致

  相较于单项目开发,片区统筹涵盖了城市规划的内容,需要考虑的维度更加丰富。文体场馆、公园代建、生态治理、产业升级、交通规划等,需要对接多个政府部门,把各方需求落地。

  例如,北站超核中心,除了要考虑区域内的交通通行,作为城市核心交通枢纽,甚至还要考虑“春运”等极端情况下,全城的人流疏解。

  因此,华润置地深圳的片区统筹模式,和政府深度绑定,从前期服务、中期投资开发、后期运营,全周期介入。

  前期,深度参与城市规划的顶层设计,给政府提供各项技术咨询和投融资服务,保证项目方案的可行性。例如将项目规划和龙华区重点打造的“数字龙华”结合,提出了颠覆式的城市公共空间方案。

  中期,则利用华润置地的综合开发优势,进行开发建设。甚至还重点考虑了BIM/绿建/光伏等政府高度关注的专题,保证项目按照政府思路落地不偏移。

  后期,则提供商业、产业的长期运营,保证政府资产的长期效益,同时也能保证自持物业和业主资产的持续增值。

  据说,超核中心项目就是全面结合龙华区开发本地IP的需求来打造。创造了从未见过的公园形态,在绿地公园的框架内,嵌入创新型的演艺中心、科创中心、艺术中心和运动中心,甚至还有可能落地世界首例悬浮天文馆。这将大大提升龙华区的城市功能和区域形象。

  三、主动争取代建、代运营,掌握片区发展的主动权

  一般来说,很多开发商都不愿意参与城市公共设施的代建,在一些城市甚至需要在拿地的时候,附加强制性的配建要求。但是,华润置地在深圳落地片区统筹的开发模式,往往会主动争取片区内公共服务类的项目代建。

  这次落地的超核中心项目,除了项目红线内的商业、办公、住宅,还规划代建了公园、市政道路、街道景观、地下通道等7大类城市空间。这类项目可能不像开发商业、住宅那么赚钱,但是可以把控片区整体的打造效果,最终提升自持商业、写字楼的盈利能力,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种开发理念,更有利于城市价值的整体提升。目前来看,在深圳也越来越有市场,因为深圳是全国首个城镇化率达到100%的城市,土地极其稀缺,比其他城市更早进入到土地集约化开发的阶段。

  当越来越多的城市的城镇化进程进入到缓慢增长期,华润置地这种精细化开发和城市价值投资的开发理念,很可能会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开发思路,进行一次重塑。

  开发和运营上

  深度挖潜综合体价值

  除了模式层面上自成一派,在项目开发层面上,华润置地也拥有一套独特的开发逻辑,那就是:深度挖潜综合体价值

  综合体项目由于业态复杂、开发周期长,往往会出现入市时间过长,缺少新鲜感,声量越来越小的情况。甚至随着项目不断兑现,客户的想象空间被压缩,导致后期越做越难。

  但是,华润置地目前在深圳的综合体项目,几乎每个项目,都实现了项目声量的持续拉升,越卖越火。并且无一例外成为了全城目的地,拉高了板块的城市影响力。

  做到这种成绩,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华润置地的综合体,基本没有标准化的模板。而是根据每个项目的特殊禀赋,按照华润置地的“三步走”打法,充分放大在地优势。

  一、高度的定制化开发,不断进行业态创新

  华润置地认为,综合体项目不仅是一个多业态的简单集合,而是可以不断碰撞出火花的有机整体。生活方式有多少种可能性,就应该存在多少种综合体。因此,华润置地在深圳的每个综合体项目,几乎都不一样,极具个性化特色。

  在华润置地内部,同样是片区统筹的项目,也会有明确的分类。各个业态的形态会根据具体的项目而变化,不千篇一律。

  例如,以产业为核心的雪花科创城,作为雪花啤酒总部,在办公方面,打造了集创新研发、精酿工厂、啤酒展览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办公新形态;商业方面则规划了主打夜生活业态,以酒为主题的开放式商业街区。还有啤酒水岸公园、啤酒博物馆等等,实现城市功能的复合式拓展。

  城市更新类的项目,则重点关注生活方式的创新。例如华润笋岗中心,首创了市集型购物中心。用市集代替传统的超市作为主力店,将购物回归为一种趣味社交场景。 南山科技金融城,则打造了“街区+mall”的创新商业空间,并首开先河,在寸土寸金的商业综合体中建造了600座的专业剧场。

  这种规划思路,不是单纯站在项目销售的视角来思考,而是城市运营思维下的规划定制。

  而今年的北站超核项目,又将对办公、商业业态进行一次全新的探索。在购物中心的打造上,创新提出公园式商业概念,空间尽可能打开,将大量生态元素引入到室内。让商场不仅成为一个购物的场所,更是一个可逛可玩的文化地标。

  办公方面,则结合龙华打造超总基地的需求,对办公产品进行定制。

  这样差异化的业态创新,能够最大程度避免产品同质化,让每一个华润置地的综合体都有新鲜感,爆发出辐射全城的影响力。

  二、资源高度集中、相互成全,不断提升项目的能量密度

  华润置地认为,综合体各个业态之间,应该是相互助推的关系,每个业态都应该成为其他业态的顶级配套。办公和住宅为商业提供客流,让商业具备开业就能火的条件。教育、商业、公园为办公和住宅提供生活便利和身份标签,让业主敢于投资。

  因此,超核中心在做业态定位时,就明确了各个业态之间不能有短板,必须都要做到顶级。让各个业态的依次落地,像三级火箭助推一样,不断推高项目能级。

  三、长期运营服务,做片区发展的合伙人,和业主长期绑定

  不管是自己开发,还是政府代建,华润置地片区统筹综合体中的各个业态,基本都是华润自己运营。

  一方面,华润置地在多种业态的运营力,是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

  例如,在深圳湾项目中,华润代建代运营的“春茧”体育馆,独立运营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加上配套的木棉花酒店收益,创下了国内体育场馆营收之首。深圳人才公园,开园首个周末人流就突破12万人次,被誉为深圳颜值最高公园和唯一的“五星级公园”,成为当之无愧的城市级地标。
 

 另一方面,长期运营服务,以及商业业态的长期自持,也是对业主的一种承诺。这相当于和投资华润项目的业主,站在了同一阵营,能大大提升项目规划的兑现力,增强业主信心。

  按照这三步来落地后,超核中心项目会成为华润置地体系内,又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重磅级作品。龙华北站板块也将和深圳湾、大冲一样,实现片区价值的一次大飞跃。深圳也将拥有一个政企合作的新标杆案例。

  小结

  在片区统筹模式的加持下,华润置地目前在深圳的发展,可以说是形势一片大好。

  据明源君了解,华润置地今年在深圳一个城市就将有12个项目在售,大概率会延续去年销售面积、销售额双料冠军的成绩。

  毫无疑问,今年又将是华润置地的大年。

  而华润置地的成功,不过是因为回归了房地产的本质。房地产的本质,不是土地投机和金融游戏,而是回应城市开发的需求,从专业服务中赚钱。这也是新的地产时代,惟一可行的经营思路。

  从这个思路出发,房地产行业才可能常做常有、常做常新。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