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为何别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全覆盖级读书法,让你不再惧怕读书

2020-06-08    
加入收藏
为何别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全覆盖级读书法,让你不再惧怕读书

 

最近,听科学作家万维钢老师讲日课,他有一个洞察,就是我们都有机会成为一种人,一种非常厉害的人,那就是能够做到全覆盖级读书。他说,欧阳修、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

欧阳修一拿起苏轼应礼部试的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就感觉有一道陌生而又熟悉的真气刺入了自己的气海。说它陌生,是因为这个风格绝不是当时文坛主流的手法;说它熟悉,是因为有点像自己正在提倡的“古文运动”的新写法。

而且苏轼讲的那个关于尧帝和皋陶的故事,他以前没听过。后来见到苏轼本人,欧阳修还特意问了一下说,你那个尧帝和皋陶的典故是哪本书上的啊,我怎么不知道呢?后来苏轼承认故事是自己编的。

很明显,欧阳修作为文坛大宗师,不但清楚当今天下的文风是什么样的,而且清楚每个人的文风都是什么,每种文风都对应哪些人。

当年曾国藩二十多岁考进翰林院,刚到北京一看别的同学都读过很多书,而自己却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除了八股文啥也不会,别人说话引经据典都听不懂,感觉很自卑。可是曾国藩一发奋,没过几年,读书就达标了。

不论欧阳修还是曾国藩,有什么书,他们好像都读过;有什么人,他们几乎都认识。他们对整个局面有着很强大的掌控感和敏感度,谁一出手他们就能知道怎么回事,他们眼中的世界不再是无限的,而是非常有限的。

的确,人人都想成为读书达人,都想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真正要做到全覆盖级读书,真的很不容易。而且我们大多数的人读书都是采用传统的常规的蜗牛式的阅读方法,那要想读遍天下书更是难上加难啊!

为何别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全覆盖级读书法,让你不再惧怕读书

 

刘志华老师在《快速阅读训练法》一书中就指出:我国平均每人每年的阅读量仅为3本,这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像大多人所说的“没有时间”“工作太忙”,而是因为许多人的阅读速度太慢,阅读效率太低。

而阅读速度慢、效率低的终极原因就是我们存在许多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说:音读(阅读速度每分钟300~500字),逐字阅读(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读法),回视返读(由于担心自己无法清楚地理解书本内容,就不停地回头复习、回忆,导致一本书的前面几十页都翻烂了,后面的一百多页还是崭新的),假阅读(读书速度很快,但读后一个字都想不起来)等等。

那么,为了改变我们这些乏味的读书方式,不断接近那些读书牛人、写作大咖,我向大家推荐大脑潜能思维开发培训师刘志华老师的《快速阅读训练法》。

其实,刘志华老师以前也和我们许多人的现状差不多。他说:他们公司每天内部晨会上有一个“5分钟读书分享”活动,刚开始时,他每次都找不准书中所讲述的精华,因此讲得乱七八糟、毫无重点,每天的评分都是倒数第一。渐渐地,有同事就开始起哄了,甚至给他取了一个“毒书大王”的称号,那时候他太沮丧,太没面子了,所以就找借口逃避每天的晨会分享。

后来,他参加了为期15天的全脑快速阅读课程系统培训,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然后经过坚持不断地练习实践,终于逆袭为“读书标兵”,做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全覆盖级读书。

他可以在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里,读完一本15万字左右的书籍,这还不算厉害,更厉害的是,他还能把所读书籍的要点条分缕析地讲给大家听。这种超速阅读的能力真的很让人震撼和羡慕。十多年来,他每年至少能快速高效地阅读200本书,他培训的学员大部分能达到每分钟阅读3000字的效率。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些动心了!快速高效的阅读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做才能达到读得快,记得牢,说得清呢?刘志华老师马上告诉你!

为何别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全覆盖级读书法,让你不再惧怕读书

 

一、

真正的阅读是用“眼”去“扫描”,用“脑”去“吸收”

1. 全脑快速阅读的原理

刘老师说:想要知道全脑快速阅读的原理,就必须了解人类的大脑。人类的大脑是迄今为止最大智慧的体现,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思维和意识的最先进、最高级的器官。

在全脑快速阅读训练中,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必须了解大脑及大脑的运作方式。每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的大脑平均有140亿~230亿个脑细胞。对于常人来说,在这么多的脑细胞当中,一生中最多只有15%左右的脑细胞在参与工作,还有近85%是处于有待使用的状态。

最新的研究更进一步地表明,人类现在对大脑潜能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到1%,如果我们能把剩下的99%都利用起来,那将是非常巨大的能量!

而我们的左半脑主要负责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或者“学术脑”。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因此右脑又被称为“创造脑”或者“艺术脑”。

而在进行传统阅读时,由于大部分人都是采取逐字阅读的方式,因此,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左脑,进行意义的记忆,而右脑的功能却几乎闲置不用。这就是许多人说,自己读过的书很多,但是记住的却很少的原因。

为何别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全覆盖级读书法,让你不再惧怕读书

(传统阅读法示意图)

而在全脑快速阅读法中,采用的是“眼脑直映”的方式进行阅读,书面上的文字信息由于光的作用直接对眼睛产生刺激之后,将所产生的整体文字图像直接传输到右脑以图像的方式进行记忆,然后再经由左脑将图像解析,进行意义的辨识。而省略了语言中枢和听觉中枢这两个最容易对阅读效果产生干扰的中间环节。

为何别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全覆盖级读书法,让你不再惧怕读书

(全脑快速阅读法示意图)

在这个过程中,左右脑的功能都被高效地利用起来。全脑快速阅读法对文字的处理就如同一部超级照相机,先将书本文字信息统统“照”进大脑里面,然后再清晰地辨识每一个文字。采用这种全脑快速阅读法,不但可以综合开发智力,还能迅速提高记忆力,使我们的读书既快速又高效。

也就是说,全脑快速阅读是用“脑”而不是只用“眼”,用“脑”去“吸收”,而不是只用“眼”去“扫描”

2. 激活全脑思维至关重要

激活全脑思维,让左右脑共同协作,我们才能真正把“厚书读薄”,才能抓住书中的精髓,实现知识由浅入深的转化。

要激活全脑思维,就要运用大脑的联结思维,并且启动大脑的转接思维和跳跃思维

在全脑快速阅读训练中,如果你能把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和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一起相互刺激,大脑就会将书中的信息和外部所感知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碰撞和对接,这种碰撞和对接会让我们增加阅读兴趣,增强我们阅读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就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大脑的联结能力

大脑的转接功能其实就是我们在学习读书时,大脑对以前接触过的相关知识的联想记忆,或者是通过提取关键字,而后再进行意义辨识、有效记忆的读书方法。

大脑的跳跃思维则是一种可以横向、纵向肆意地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再受到逻辑限制的思维。

比如,很多人看到香蕉就联想到苹果、梨子、菠萝等水果,或者想到果农、水果摊,但这不是跳跃思维,而是联结思维,因为你的思维还处在同一层面上。

跳跃思维要尽可能地让大脑发散出的词组或者句子跟所给出的题目没有任何直接联系,需要我们的大脑去创造出关系。继续以“香蕉”为例,运用跳跃思维可以发散出:游泳池、天宫一号、论语、今天我去唱歌、项目、起重机、妈妈急得发疯了、伟大的祖国、超强大脑训练课程,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

其实在平时,你的无厘头、不可思议、超越常规、人无你有的想法越多,说明你的跳跃思维越发达。

如果你的联结思维、转接思维和跳跃思维能够经常不断地得到训练,那么你的优势思维一旦建立起来,你将会不断地体验到阅读和学习的乐趣。你就能快速抓住要点中的关键词,然后对关键词展开一番丰富的联想想象,化抽象为具体,找代表物,运用谐音,场景联想,或者把那些关键词组成一个生动、幽默的故事,以便清晰有效地转化、吸收和记忆知识点。

为何别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全覆盖级读书法,让你不再惧怕读书

 

二、

训练注意力,让快速高效阅读成为可能

在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各种资讯铺天盖地涌来,不断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快速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

在全脑快速阅读训练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这样才能让大脑对书本上的信息进行快速的接收、编码、储存以及反馈,这样大脑才会更加积极,更加主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高效率循环圈:

注意力集中,阅读速度快,理解和记忆效果好,阅读的兴趣浓;阅读的兴趣越浓,理解和记忆效果就越好,阅读速度就越快,注意力就越集中。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说:注意是一扇门,凡是从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

看来,注意这扇大门得想办法越开越大才好呢!

刘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有针对性的训练注意力的方法——固点凝视法、舒尔特方格法、五分钟静坐冥想法及颜色图卡训练法,其中固点凝视法和舒尔特方格法既简单又有趣。

1. 固点凝视法

大家应该都听过纪昌学剑的故事吧。纪昌跟著名射箭手飞卫学剑,飞卫让他先练不眨眼睛的功夫,纪昌就天天在妻子的织布机前看梭子来回运动,两年后就算针尖在他眼前晃动,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后来,飞卫又让纪昌进行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的练习,四年后,他已经能把小昆虫看成车轮一样大了。用了六年时间,纪昌的剑法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其实,这个讲的就是用固点凝视法提升注意力的故事。办法很简单:

在白纸上画一个直径2cm(可以成倍数加大)的黑色圆,然后眼睛与黑圆相隔30cm,尽量不眨眼地凝视2分钟,然后迅速看向白色的墙壁,墙壁上就会出现一个白色的圆,白色圆出现的时间越久训练效果就越好。

坚持每天早、中、晚各训练一次,如果一周后你能把白色圆保持3~4分钟,说明你的注意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么简单实用的办法,实在是太棒了!

为何别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全覆盖级读书法,让你不再惧怕读书

 

2. 舒尔特方格法

舒尔特方格法是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科学的注意力训练方法。因为效果良好,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员和航天员的训练中。舒尔特方格的制作也很简单:

在一张方形卡片上画上1cm×1cm的25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上1个阿拉伯数字,也可以把格子内的数字改成文字。训练时,用手指按1~25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朗读出声,同时记录所用时间。数完方格中25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水平就越高。

随着训练的深入,要逐渐增加难度,还可再制作36格、49格、64格、81格的表,同时把表格中的数字换成汉字或者字母进行练习。

为何别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全覆盖级读书法,让你不再惧怕读书

 


为何别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全覆盖级读书法,让你不再惧怕读书

 

但是,不论用哪种方法训练注意力,都必须持之以恒才会有效果,纪昌就是我们的榜样。

三、

全脑快速阅读,有法可依

全脑思维能力被激发,注意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是不是就能达到快速高效阅读呢?调查显示,竟有超过95%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去阅读,更别说分享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和收获了。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问自己四个问题:

阅读这本书出于什么目的?这本书讲了哪些内容?这本书的要点,哪些对自己是重要的,哪些对自己来说是不重要的?能否对自己阅读的内容作个清楚明了的阐述?

以上这四个问题是对一个阅读者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阅读一本书的最基本规则,同时也是被动阅读者与主动阅读者最根本的区别。

除此之外,还必须把自己欠缺的阅读技巧提升一下,这些新的技巧能够让你阅读时更快、更好、更轻松。

1. 制作超级思维图卡,理清结构

超级思维图卡,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思维导图。要制作超级思维图卡,就必须把一本书的整体骨架找出来,然后再以自己独特的视觉去透视这本书,把这本书中所讲述的知识、经验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要找到一本书的骨架,一要清楚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这个只需仔细阅读一下这本书的前言或者后记部分即可;二要仔细阅读书本的内容提要,一本书的内容提要就是隐藏的骨架,是一本书的基本脉络。没有内容提要的书籍,我们也可以从书名入手去解读。

接着,还要通过这些骨架去把握这本书的知识网络结构。把握书的知识网络结构,必须仔细浏览目录部分,这样,不但可以整理出清晰的逻辑脉络,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吸收更多的新知识;还要多关注出版社编辑写的导读,因为一篇导读就是一本书浓缩出来的精华;更要多读高水平的读后感,以帮助我们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找出本书的知识要点,提取关键字或关键词,理清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制作出本书的超级思维图卡。

下面是红芳的一篇哲理散文《一撮生命的清茶》超级思维图卡,从右上角开始,逆时针展开,是不是特别清晰明了呢!

为何别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全覆盖级读书法,让你不再惧怕读书

 

2. 提升眼商(EyeQ),一目十行

阅读学家们提出:EyeQ潜能的开发跟一个人所能获取知识的能力成正比,EyeQ越高的人,获取知识的速度就越快,学习能力就越强。

在全脑快速阅读训练中,对EyeQ潜能的开发和训练,是提升一个人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的关键,也只有提升了EyeQ水平之后,在全脑快速阅读时,眼睛的视幅范围才更加宽广,对文字的捕捉能力才更加强大,才能迅速达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超级阅读境界。

要想迅速提升EyeQ潜能,必须掌握四个训练方法:

视点横向、纵向“之”字形、对角线、8字形训练;视幅范围扩展训练;瞬间感知能力训练以及词群阅读训练。

3. 无声阅读,闪视文字

无声阅读是全脑快速阅读的基础,也是终极目标。因为无声阅读建立起来的新的“视读”模式,是速读的依赖。“视读”就是眼睛看到文字之后,在脑中直接感知文字的意义,然后再综合整理文字内容实现图像记忆并理解的过程。

要想成功克服“音读”达成“视读”,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就要不断地练习和运用全脑快速阅读法,争取把音读最小化。

怎样把音读最小化呢?这就需要做到在不要求理解的情况下,看到文字不发音;接着再找一些浅显的,或者非常熟悉的文字资料,以2~9个字为单位划分好,然后以120的节拍调整好节拍器,跟着节拍闪视文字,在闪视的时候一定不要刻意地强迫大脑去理解,而是无声地把那些文字映入脑海里,形成图像或画面。直到你的眼睛一看到文字,大脑就立刻作出反应,交给你理解后的文字意义为止。

为何别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全覆盖级读书法,让你不再惧怕读书

一个人的习惯是坚持一个行为21天后养成的

全脑快速阅读训练,从音读到视读,再到阅读方式的突变,都需要一个单调枯燥、坚持不懈的训练过程。如果你也想和欧阳修、曾国藩、刘志华等读书达人一样,实现自己的全覆盖级读书梦,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训练吧!

心理学家曾说:“一个人的习惯是坚持一个行为21天后养成的。”那好,21天后,让我们共同见证奇迹的到来!

文|米小诺:(库小七读书写作训练营2期学员)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