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系统庞大且错综复杂,本文作者Gityuan将带领大家初探Android系统整体架构,一窥其全貌。
作者 | 袁辉辉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Android达摩院(ID:gityuanblog)
引言
本文作为Android系统架构的开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系统整体架构角度概要讲解Android系统的核心技术点,带领大家初探Android系统全貌以及内部运作机制。虽然Android系统非常庞大且错综复杂,需要具备全面的技术栈,但整体架构设计清晰。Android底层内核空间以linux Kernel作为基石,上层用户空间由Native系统库、虚拟机运行环境、框架层组成,通过系统调用(Syscall)连通系统的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对于用户空间主要采用C++和JAVA代码编写,通过JNI技术打通用户空间的Java层和Native层(C++/C),从而连通整个系统。
为了能让大家整体上大致了解Android系统涉及的知识层面,先来看一张google官方提供的经典分层架构图,从下往上依次分为Linux内核、HAL、系统Native库和Android运行时环境、Java框架层以及应用层这5层架构,其中每一层都包含大量的子模块或子系统。
上图采用静态分层方式的架构划分,众所周知,程序代码是死的,系统运转是活的,各模块代码运行在不同的进程(线程)中,相互之间进行着各种错终复杂的信息传递与交互流,从这个角度来说此图并没能体现Android整个系统的内部架构、运行机理,以及各个模块之间是如何衔接与配合工作的。为了更深入地掌握Android整个架构思想以及各个模块在Android系统所处的地位与价值,计划以Android系统启动过程为主线,以进程的视角来诠释Android M系统全貌,全方位的深度剖析各个模块功能,争取各个击破。这样才能犹如庖丁解牛,解决、分析问题则能游刃有余。
Android架构
Google提供的5层架构图很经典,但为了更进一步透视Android系统架构,本文更多的是以进程的视角,以分层的架构来诠释Android系统的全貌,阐述Android内部的环环相扣的内在联系。
系统启动架构图
图解:Android系统启动过程由上图从下往上的一个过程是由Boot Loader引导开机,然后依次进入 -> Kernel -> Native -> Framework -> App,接来下简要说说每个过程:
关于Loader层:
2.1 Linux内核层
Android平台的基础是Linux内核,比如ART虚拟机最终调用底层Linux内核来执行功能。Linux内核的安全机制为Android提供相应的保障,也允许设备制造商为内核开发硬件驱动程序。
2.2 硬件抽象层 (HAL)
硬件抽象层 (HAL) 提供标准接口,HAL包含多个库模块,其中每个模块都为特定类型的硬件组件实现一组接口,比如WIFI/蓝牙模块,当框架API请求访问设备硬件时,Android系统将为该硬件加载相应的库模块。
2.3 Android Runtime & 系统库
每个应用都在其自己的进程中运行,都有自己的虚拟机实例。ART通过执行DEX文件可在设备运行多个虚拟机,DEX文件是一种专为Android设计的字节码格式文件,经过优化,使用内存很少。ART主要功能包括:预先(AOT)和即时(JIT)编译,优化的垃圾回收(GC),以及调试相关的支持。
这里的Native系统库主要包括init孵化来的用户空间的守护进程、HAL层以及开机动画等。启动init进程(pid=1),是Linux系统的用户进程, init进程是所有用户进程的鼻祖。
2.4 Framework层
2.5 App层
2.6 Syscall && JNI
通信方式
无论是Android系统,还是各种Linux衍生系统,各个组件、模块往往运行在各种不同的进程和线程内,这里就必然涉及进程/线程之间的通信。对于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进程间通信),Linux现有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套接字、信号量、信号这些IPC机制,Android额外还有Binder IPC机制,Android OS中的Zygote进程的IPC采用的是Socket机制,在上层system server、media server以及上层App之间更多的是采用Binder IPC方式来完成跨进程间的通信。对于Android上层架构中,很多时候是在同一个进程的线程之间需要相互通信,例如同一个进程的主线程与工作线程之间的通信,往往采用的Handler消息机制。
想深入理解Android内核层架构,必须先深入理解Linux现有的IPC机制;对于Android上层架构,则最常用的通信方式是Binder、Socket、Handler,当然也有少量其他的IPC方式,比如杀进程Process.killProcess()采用的是signal方式。下面说说Binder、Socket、Handler:
3.1 Binder
Binder作为Android系统提供的一种IPC机制,无论从系统开发还是应用开发,都是Android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也是最难理解的一块知识点,想了解为什么Android要采用Binder作为IPC机制? 可查看我在知乎上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40766/answer/89210950)。深入了解Binder机制,最好的方法便是阅读源码,借用Linux鼻祖Linus Torvalds曾说过的一句话:Read The Fucking Source Code。下面简要说说Binder IPC原理。
Binder IPC原理
Binder通信采用c/s架构,从组件视角来说,包含Client、Server、ServiceManager以及binder驱动,其中ServiceManager用于管理系统中的各种服务。
想进一步了解Binder,可查看Binder系列—开篇(http://gityuan.com/2015/10/31/binder-prepare/),Binder系列花费了13篇文章的篇幅,从源码角度出发来讲述Driver、Native、Framework、App四个层面的整个完整流程。根据有些读者反馈这个系列还是不好理解,这个binder涉及的层次跨度比较大,知识量比较广,建议大家先知道binder是用于进程间通信,有个大致概念就可以先去学习系统基本知识,等后面有一定功力再进一步深入研究Binder机制。
Binder原理篇(具体文章地址可详见:http://gityuan.com/android/)
序号文章名概述0Binder系列—开篇Binder概述1Binder系列3—启动Service ManagerServiceManager守护进程 注册和查询服务2Binder系列4—获取Service Manager获取代理对象BpServiceManager3Binder系列5—注册服务(addService)注册Media服务4Binder系列6—获取服务(getService)获取Media代理,以及DeathRecipient5Binder系列7—framework层分析framework层服务注册和查询,Binder注册6理解Binder线程池的管理Binder的startThreadPool过程7彻底理解Android Binder通信架构startService为主线8Binder系列10—总结Binder的简单总结9Binder IPC的权限控制clearCallingIdentity/restoreCallingIdentity10Binder死亡通知机制之linkToDeathBinder死亡通知机制
Binder驱动篇:
1Binder Driver初探驱动open/mmap/ioctl,以及binder结构体2Binder Driver再探Binder通信协议,内存机制
Binder使用篇:
1如何使用BinderNative层、Framwrok层自定义Binder服务2如何使用AIDLApp层自定义Binder服务
3.2 Socket
Socket通信方式也是C/S架构,比Binder简单很多。在Android系统中采用Socket通信方式的主要有:
等等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Socket方式更多的用于Android framework层与native层之间的通信。Socket通信方式相对于binder比较简单,这里省略。
3.3 Handler
Binder/Socket用于进程间通信,而Handler消息机制用于同进程的线程间通信,Handler消息机制是由一组MessageQueue、Message、Looper、Handler共同组成的,为了方便且称之为Handler消息机制。
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何Binder/Socket用于进程间通信,能否用于线程间通信呢?答案是肯定,对于两个具有独立地址空间的进程通信都可以,当然也能用于共享内存空间的两个线程间通信,这就好比杀鸡用牛刀。接着可能还有人会疑惑,那handler消息机制能否用于进程间通信?答案是不能,Handler只能用于共享内存地址空间的两个线程间通信,即同进程的两个线程间通信。很多时候,Handler是工作线程向UI主线程发送消息,即App应用中只有主线程能更新UI,其他工作线程往往是完成相应工作后,通过Handler告知主线程需要做出相应地UI更新操作,Handler分发相应的消息给UI主线程去完成,如下图:
由于工作线程与主线程共享地址空间,即Handler实例对象mHandler位于线程间共享的内存堆上,工作线程与主线程都能直接使用该对象,只需要注意多线程的同步问题。工作线程通过mHandler向其成员变量MessageQueue中添加新Message,主线程一直处于loop()方法内,当收到新的Message时按照一定规则分发给相应的handleMessage()方法来处理。所以说,Handler消息机制用于同进程的线程间通信,其核心是线程间共享内存空间,而不同进程拥有不同的地址空间,也就不能用handler来实现进程间通信。
上图只是Handler消息机制的一种处理流程,是不是只能工作线程向UI主线程发消息呢,其实不然,可以是UI线程向工作线程发送消息,也可以是多个工作线程之间通过handler发送消息。更多关于Handler消息机制文章:
要理解framework层源码,掌握这3种基本的进程/线程间通信方式是非常有必要,当然Linux还有不少其他的IPC机制,比如共享内存、信号、信号量,在源码中也有体现,如果想全面彻底地掌握Android系统,还是需要对每一种IPC机制都有所了解。
核心提纲
博主对于Android从系统底层一路到上层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沉淀,通过前面对系统启动的介绍,相信大家对Android系统有了一个整体观。接下来需抓核心、理思路,争取各个击破。后续将持续更新和完善整个大纲,不限于进程、内存、IO、系统服务架构以及分析实战等文章。
当然本站有一些文章没来得及进一步加工,有时间根据大家的反馈,不断修正和完善所有文章,争取给文章,再进一步精简非核心代码,增加可视化图表以及文字的结论性分析。基于Android 6.0的源码,专注于分享Android系统原理、架构分析的原创文章。
建议阅读群体: 适合于正从事或者有兴趣研究Android系统的工程师或者技术爱好者,也适合Android App高级工程师;对于尚未入门或者刚入门的App工程师阅读可能会有点困难,建议先阅读更基础的资料,再来阅读本站博客。
看到Android整个系统架构是如此庞大的, 该问如何学习Android系统, 以下是我自己的Android的学习和研究论,仅供参考如何自学Android(http://gityuan.com/2016/04/24/how-to-study-android/)。
从整理上来列举一下Android系统的核心知识点概览:
4.1 系统启动系列
Android系统启动-概述:
链接地址:http://gityuan.com/2016/02/01/android-booting/
Android系统中极其重要进程:init, zygote, system_server, servicemanager 进程:
序号进程启动概述1init进程Linux系统中用户空间的第一个进程, Init.main2zygote进程所有App进程的父进程, ZygoteInit.main3system_server进程(上篇)系统各大服务的载体, forkSystemServer过程4system_server进程(下篇)系统各大服务的载体, SystemServer.main5servicemanager进程binder服务的大管家, 守护进程循环运行在binder_loop6App进程通过Process.start启动App进程, ActivityThread.main
再来看看守护进程(也就是进程名一般以d为后缀,比如logd,此处d是指daemon的简称), 下面介绍部分守护进程:
4.2 系统稳定性系列
Android系统稳定性主要是异常崩溃(crash)和执行超时(timeout):
链接地址:http://gityuan.com/2016/06/19/stability_summary/
序号文章名概述1理解Android ANR的触发原理触发ANR的场景以及机理2Input系统—ANR原理分析input触发ANR的原理3理解Android ANR的信息收集过程AMS.appNotResponding过程分析,收集traces4解读Java进程的Trace文件kill -3 信息收集过程5Native进程之Trace原理debuggerd -b 信息收集过程6WatchDog工作原理WatchDog触发机制7理解Java Crash处理流程AMS.handleApplicationCrash过程分析8理解Native Crash处理流程debuggerd守护进程9global reference限制策略global reference
4.3 Android进程系列
进程/线程是操作系统的魂,各种服务、组件、子系统都是依附于具体的进程实体。深入理解进程机制对于掌握Android系统整体架构和运转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是系统工程师的基本功,下面列举进程相关的文章:
序号文章名概述1理解Android进程创建流程Process.start过程分析2理解杀进程的实现原理Process.killProcess过程分析3Android四大组件与进程启动的关系AMS.startProcessLocked过程分析组件与进程4Android进程绝杀技--forceStopforce-stop过程分析彻底移除组件与杀进程5理解Android线程创建流程3种不同线程的创建过程6彻底理解Android Binder通信架构以start-service为线,阐述进程间通信机理7理解Binder线程池的管理Zygote fork的进程都默认开启binder线程池8Android进程生命周期与ADJ进程adj, processState以及lmk9Android LowMemoryKiller原理分析lmk原理分析10进程优先级进程nice,thread priority以及scheduler11Android进程调度之adj算法updateOomAdjLocked过程12Android进程整理整理系统的所有进程/线程
4.4 四大组件系列
对于App来说,Android应用的四大组件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 Content Provider最为核心,接下分别展开介绍:
序号文章名类别1startActivity启动过程分析Activity2简述Activity生命周期Activity3startService启动过程分析Service4bindService启动过程分析Service5以Binder视角来看Service启动Service6Android Broadcast广播机制分析Broadcast7理解ContentProvider原理ContentProvider8ContentProvider引用计数ContentProvider9Activity与Service生命周期Activity&&Service10简述Activity与Window关系Activity&&Window11四大组件之综述AMS12四大组件之ServiceRecordService13四大组件之BroadcastRecordBroadcast14四大组件之ContentProviderRecordContentProvider15理解Android ContextContext16理解Application创建过程Application17unbindService流程分析Service18四大组件之ActivityRecordActivity19AMS总结(一)AMS
4.5 图形系统系列
图形也是整个系统非常复杂且重要的一个系列,涉及WindowManager,SurfaceFlinger服务。
序号文章名类别1WindowManager启动篇(http://gityuan.com/2017/01/08/windowmanger/)Window2WMS之启动窗口篇(http://gityuan.com/2017/01/15/wms_starting_window/)Window3以Window视角来看startActivity(http://gityuan.com/2017/01/22/start-activity-wms/)Window4Android图形系统概述(http://gityuan.com/2017/02/05/graphic_arch/)SurfaceFlinger5SurfaceFlinger启动篇(http://gityuan.com/2017/02/11/surface_flinger/)SurfaceFlinger6SurfaceFlinger绘图篇(http://gityuan.com/2017/02/18/surface_flinger_2/)SurfaceFlinger7Choreographer原理(http://gityuan.com/2017/02/25/choreographer/)Choreographer
4.6 系统服务篇
再则就是在整个架构中有大量的服务,都是基于Binder来交互的,Android系统服务的注册过程也是在此之上的构建的。计划针对部分核心服务来重点分析:
4.7 内存&&存储篇
4.8 工具篇
再来说说Android相关的一些常用命令和工具以及调试手段。
序号文章名类别1理解Android编译命令(http://gityuan.com/2016/03/19/android-build/)build2理解Android.bp(http://gityuan.com/2018/06/02/android-bp/)build2性能工具Systrace(http://gityuan.com/2016/01/17/systrace/)systrace3Android内存分析命令(http://gityuan.com/2016/01/02/memory-analysis-command/)Memory4ps进程命令(http://gityuan.com/2015/10/11/ps-command/)Process5Am命令用法(http://gityuan.com/2016/02/27/am-command/)Am6Pm命令用法(http://gityuan.com/2016/02/28/pm-command/)Pm7调试系列1:bugreport源码篇(http://gityuan.com/2016/06/10/bugreport/)bugreport8调试系列2:bugreport实战篇(http://gityuan.com/2016/06/11/bugreport-2/)bugreport9dumpsys命令用法(http://gityuan.com/2016/05/14/dumpsys-command/)dumpsys10Android logd日志原理(http://gityuan.com/2018/01/27/android-log/)logd11介绍gdb调试工具(http://gityuan.com/2017/09/09/gdb/)gdb12介绍addr2line调试命令(http://gityuan.com/2017/09/02/addr2line/)addr2line
4.9 实战篇
下面列举处理过的部分较为典型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序号文章名类别1Binder Driver缺陷导致定屏的案例(http://gityuan.com/2018/05/12/binder-driver-bug/)binder2深度解读ArrayMap优势与缺陷(http://gityuan.com/2019/01/13/arraymap/)ArrayMap3数组越界导致系统重启的案例(http://gityuan.com/2018/02/10/reboot-locked-method/)数组越界4一行Log引发多线程并发问题的案例(http://gityuan.com/2018/02/03/log-fc/)多线程并发5跑monkey压力测试过程的冻屏案例(http://gityuan.com/2018/02/17/monkey-deadlock/)monkey冻屏6深度剖析APP保活案例(http://gityuan.com/2018/02/24/process-keep-forever/)保活
结束语
Android系统之博大精深,包括Linux内核、Native、虚拟机、Framework,通过系统调用连通内核与用户空间,通过JNI打通用户空间的Java层和Native层,通过Binder、Socket、Handler等打通跨进程、跨线程的信息交换。只有真正阅读并理解系统核心架构的设计,解决问题和设计方案才能做到心中无剑胜有剑,才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当修炼到此,恭喜你对系统有了更高一个层次的理解,正如太极剑法,忘记了所有招式,也就练成了太极剑法。
再回过头去看看那些API,看到的将不再是一行行代码、一个个接口的调用,而是各种信息的传递与交互工作,而是背后成千上万个小蝌蚪的动态执行流。记得《侠客行》里面的龙木二岛主终其一生也无法参透太玄经,石破天却短短数日练成绝世神功,究其根源是龙木二岛主以静态视角去解读太玄经,而石破天把墙壁的图案想象成无数游动的蝌蚪,最终成就绝世神功。一言以蔽之,程序代码是死的,系统运转是活的,要以动态视角去理解系统架构。
作者:袁辉辉,安卓知名博主Gityuan,现就职于手机厂商,热衷于研究Android系统架构与内核技术,对Android系统框架有着深刻理解与丰富的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