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语雀桌面端技术架构实践

2022-09-21  今日头条  阿里终端技术
加入收藏

作者:易芝林(维骏)

语雀桌面端作为语雀为用户提供的生产力工具,上线两年多来一直保持高频的迭代和健康的业务增长。本次主要介绍我们在做桌面端时的一些技术架构思考和实践,同时也将分享我们沉淀的一些通用桌面应用解决方案和经验。


 

文章会分为四部分,首先会简单介绍语雀桌面端,然后介绍当前语雀桌面端的应用架构以及关键点,之后介绍架构中的几个架构重点项,最后在进行总结。

语雀桌面端介绍

语雀是孵化自蚂蚁体验技术部的一款笔记与文档知识库工具。我们在两年前,针对语雀用户特点,以及后续发展策略,旨在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创作体验,推出语雀桌面客户端。


 

相较于现有浏览器提供的产品服务而言,我们提供的桌面端产品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桌面端架构概览


 

研发测主要分为左边三层,最底层是语雀的基础设施,依赖了语雀后台提供或封装的大量云服务,以及底层依赖的安全能力和存储模块。

中间一层是比较偏应用架构的一些能力封装,上面是代码层面用的的辅助能力,还有主进程的模块,然后有给应用提供的一些管理能力和一些跟 UI 相关的功能模块,最上层就是基于底层架构搭建的业务应用。包括桌面端应用比较核心的几个模块,以及一些由子应用方式承接的业务模块(后面也会详细介绍子应用这个概念)

同时最右侧也有很多辅助研发的依赖能力,来完成语雀桌面端的发布、质量和稳定性管理。

架构概览 - 关键点

相比较普通 web 应用来说,我们觉得桌面端有以下几个能力比较重要:包括安全、软件升级、以及桌面端通用的的基础能力:


 

架构概览 - 安全

安全是一个生产力工具软件的生命线,特别是语雀作为一款知识管理工具,对于安全是非常看重。

基础安全

启动安全 应用安全 架构概览 - 软件升级

 

客户端软件相比较于 web 来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有功能更新时,有一个升级过程,不像 web 直接刷新页面即可。语雀桌面端作为迭代迅速的产品,对于升级这块也是踩了不少坑。


 

语雀桌面端由两大部分组成:包括 Electron 和 Node.js 等基础模块的软件包 + 以及自己的业务代码。

mac OS:Mac 下的升级流程比较简单,软件下载完成后,利用 hdiutil来模拟用户手动安装流程,用户重启即可完成安装。

windows:Windows 下因为环境特殊性,需要下载安装包后,通过主进程自动打开安装界面,引导用户进行手动一步一步安装。

其实这种方案很好的满足的我们早期的功能迭代,但是随着用户量上涨,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比如:

 

 

所以我们就调研了一种增量更新的方案,一个 Electron 程序包括 Electron 核心包以及业务代码,其实每次变更的仅仅是业务代码,所以理论上每次更新只需要增量更新业务代码即可。


 

Mac 下增量直接下载到增量代码后,替换掉即可。

Windows 下比较复杂,我们主要遇到两个问题:

 

  1. 文件占用问题:由于 Windows 系统特性,如果某个文件在使用,会无法删除。所以说如果要替换,肯定关闭程序,然后进行删除操作后再启动。所以我们写了一个 .exe 可执行文件来做关闭程序、更新文件、启动语雀。
  2. UAB 权限控制:文件写入另一个问题是 C 盘文件一般是需要授权才可以操作的。我们软件启动没办法拿到这么高权限。不过还在 Windows 7 及以后新增了一个 PowerShell 功能,通过这个功能执行,能引导用户授权,拿到更高级的权限。

 

当然过程中还碰到不少细节问题,比如替换过程中路径中英文问题、用户自定义过环境变量位置问题等等

架构概览 - 基础能力沉淀

另外我们在做软件的过程中,也沉淀了一些与业务无耦合的组件:


 

 

桌面端架构重点

 

从架构上来说,相较于用了多酷炫的技术,更重要的是研发交付效率高不高,性能怎么样,稳定性高不高。我们认为以下三点是架构好坏评判的重要标准。


 

架构重点 - 交付效率

从桌面端功能上来说,包括编辑器在内,有超过 60% 的功能模块都是与 web 一致的,所以开始是用到了同构的方案。


 

同构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交付效率(同构问题)

 

虽然同构模式可以解决我们当时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业务规模和功能增加,陆续有些问题暴露出来:

 

交付效率(子应用)

 

考虑到上述原因,我们将代码复用架构升级成子应用模式,利用桌面端容器,嵌套一个 html 在线或者离线页面。

简单来说,子应用模式可以理解为支付宝九宫格进去的各个小程序模块。


 

 

架构重点 - 性能

 

性能是一个桌面端软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需要持续在不同角度进行优化的


 

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性能(持续性任务)

 

性能优化其实不是说做完哪些事情就可以彻底解决,而是一个长期过程。可能我们后续新增功能时,代码里有某一个内存泄露问题,就很容易导致性能拉胯下来。所以我们也建立了一些持续性的机制:


 

主要包括:

 

架构重点 - 稳定性

 

相比较于 web 而言,桌面端的稳定性也是要求更高的。


 

从研发流程上看,我们主要有两块事情:

 

  1. 单测、集成测试:利用代码测试来辅助整体稳定性
  2. UIA:通过模拟用户行为的 UIA 自动化测试回归来提升稳定性,及时发现异常。

 


 


 

注:UIA 是语雀工程师自研的自动化方案,详见 :Macaca MacOS:https://github.com/macacajs/macaca-macos


 

另外建立了稳定性大盘和实时告警,来感知到线上性能情况。

为了保证每次发布的稳定性,减少回归成本,我们利用每周一次预览版发布的敏捷研发模式,来分解大版本发布带来的集成风险。

总结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