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贸市场里
打灯销售自家的生鲜、农副产品
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这种灯
行业内叫生鲜灯
生鲜灯照射下的鲜肉、海鲜等生鲜食品
显得格外新鲜红润
近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管理办法
要求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生鲜灯
引发多方关注
记者走访广州多家农贸市场
发现无论户外或室内光线是否充足
摊主们大多会打着一盏盏的灯
照亮自家的产品
记者注意到
不同种类的产品摊位前“生鲜灯”的颜色不一样
海鲜摊是清一色的白色LED光
猪肉、牛肉摊是偏红色光,而蔬菜则是绿光
在“生鲜灯”照射下
鲜肉、海鲜等生鲜食品显得格外红润
蔬菜则会看上去绿一点、新鲜一点
在网购平台上,此类“生鲜灯”的销量比较大
价格在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
而每个摊档
平均需要安装5、6台
但生鲜灯的使用规范不统一
相关投诉也时有发生
有消费者认为
档主使用了生鲜灯会影响他们分辨肉质
看久了也刺眼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这类“生鲜灯”误导消费者问题作出了明确回应,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不少档主表示
农产品等入场都会执行严格的检验检疫流程
使用“生鲜灯”的初衷
只是为了照明
即使停用对他们影响不大
据悉,新规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施行,多个农贸市场的管理方也表示,该办法施行后,他们将按照新规管理商户们的用灯行为。
广东民生DV现场综合 央视新闻、中国市场监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