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一刀下去倾家荡产的切糕,如今已“明码标价”!为何还是没人买?

2023-07-28  搜狐号  阿东看问题
加入收藏

很多人一听到“切糕”这个词,眼前浮现的并不是美食,而是一沓沓的金钱。因为这些年来,切糕的名声已经坏透了,以至于人们都把切糕当成了强买强卖的代名词。

现如今,虽然切糕的价格逐渐恢复正常,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愿意买它。话说当年切糕事件究竟有多严重,以至于现在切糕都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切糕值这个价吗?

在讲切糕事件之前,咱们先来讲讲切糕到底值多少钱?它有没有市场上说的价格那样玄乎?关于切糕的真实价值,就得从切糕的制作开始说起了。

按照切糕供应商的说法,这些从新疆过来的美食,几乎全部都是采用真材实料制作的。比如正宗的新疆葡萄干,松香佳人的核桃仁,还有知名的北杏仁,以及粒大肉甜的红枣。像这些干果美食,都是切糕的主要原料。

更有甚者,还会在切糕里面添加大量的玫瑰花,以增加其营养价值。所以从材料方面来看,切糕确实有资格卖贵一点。毕竟像这些东西,都是新疆本地的特产,纯天然,无污染,口味还比较独特。

此外,切糕的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从当地人的口中得知,在制作切糕之前,需要熬一大锅糖。将这些糖熬好之后,制作者再加入各种各样的配料,然后进行几小时不停的搅拌。

搅拌一段时间以后,制作者再将这一整坨切糕压制48小时,将切糕压成一个胚饼状。最后制作者再将切糕像切年糕一样,切成一个个四方块。到了这个时候,一排排新鲜出炉的切糕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由于制作过程比较繁琐,所以切糕的价格也居高不下,一般需要5-10元一两,差不多是年糕的10倍左右。更何况,像这种东西,在明清时期还属于御用贡品。所以无论怎么讲,切糕的价格都低不下来。

也正是因为切糕的价格如此之高,所以许多新疆人开始把切糕的市场转向了内地。他们跟随那些卖羊肉串的叔叔伯伯一起,把自己的切糕一并推向内地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疆人在内地发了财,所以在前些年的时候,新疆和内地之间顿时掀起了一股切糕热。

强买强卖的商贩

只不过,在这些切糕商贩中,也存在个别不良商贩。这些商贩混迹在各类切糕贩子中,把自己强买强卖的属性一一开发了出来。比如有的切糕商贩喜欢“耍大刀”。

啥叫“耍大刀”?简单来说就是,老板一刀可以切好几斤,放在你手里就跟个秤砣一样。关键是,这坨切糕切完还不能退。你如果想退的话,老板会说这样就影响到了切糕的品色,所以切下来就得买。

比如在山东济南,就出现了一个典型的例子。那时候一位大学生打算买一斤切糕来吃,谁曾想,老板手一滑,直接给他切了四斤,足足800块钱。

这整整四斤切糕,小伙子看的都打颤,扬言吃不完。老板听到小伙子这么说以后,不仅不把切糕切小一点,还对大学生冷嘲热讽。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表示不想买这块切糕了。

谁知道,这是老板居然扬言报警,直接拉着大学生的袖子不让他走。无奈之下,这名大学生只能咬牙买下了这坨800块的四斤切糕,含泪吃掉了这坨“教训”。

除了“耍大刀”以外,有些切糕商贩还在价格上面动些小心思。比如有些商贩不懂汉语,所以当人们问起切糕价格的时候,这些商贩就直接伸出五个手指头,让你自己猜猜价格。

由于这些切糕都没有明码标价,所以把切糕切完之后,商贩就可以随意加价。你以为他说的是50块钱?谁曾想,他直接给你加到500、5000、甚至50000。这也是为啥网上会流传一句话,那就是马云来买切糕,也得破产。毕竟像这种恶意加价事件,谁能顶得住?

2012年切糕事件

在这些加价事件中,有一件事,着着实实坏了切糕的口碑,那就是2012年的岳阳切糕事件。当时有一名切糕商贩在湖南岳阳的街头叫卖,一位姓凌的村民,听到叫卖声后,准备去买两块切糕解解馋。

这名切糕商贩看到有客人来了以后,一如既往的施展加价之术。只不过,这位村民也不是好忽悠的,所以便和这名切糕商贩发生了口角。由于两人语言不通,双方甚至打了起来,一时间闹得鸡飞狗跳。

村民凌某一怒之下,直接将切糕商贩的摊子给砸了,还踢坏了他的摩托车。由于事件比较恶劣,甚至惊动了岳阳市公安局。

事后经过岳阳市公安局的协调,村民凌某需赔偿切糕商贩16万的切糕损失费,以及4万块的摩托车损失费,加在一起前前后后一共20万块钱。最终双方经过各种据理力争,以凌某赔偿对方15.2万的结果宣告结束。

正是因为这件事,切糕一时间被骂上了热搜。许多被切糕商贩坑过的人,纷纷在网上现身说法,表示这些年来的切糕商贩确实不讲道理,有些甚至已经做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也正是由于切糕事件愈演愈烈,以至于那时候全网都在抵制切糕。大家看到了切糕商贩,就像看到了瘟神一样,有多远躲多远。只不过,虽然这些不良商贩都遭到了市场萎缩的报应,但那些正常的切糕商贩,也因此受到了牵连。

毕竟切糕的口碑已经坏掉了,所以正常切糕商贩也因此遭到了排斥,以至于那时候许多切糕商贩还因此破产了。他们在内地赚不到钱,只能回新疆,最后欠了一屁股债,至今仍旧没有还清。

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切糕商贩也不是没有想办法。比如某些切糕商贩会搞一系列免费品尝的活动,来招揽更多的顾客。但由于顾客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他们纷纷不敢上前去品尝切糕。

切糕的两场东风

就在切糕市场濒临绝境之际,有两场东风又给新疆切糕续了一波力。其中第一场东风就是来自《舌尖上的中国》的宣传。

在这档节目中,摄制组用唯妙唯俏的手法,将新疆切糕的滋味原原本本的展示了出来。许多人看到新疆切糕的制作全流程以后,纷纷对其垂涎欲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切糕的热情又再度高涨了。

至于切糕的第二场东风,则是这些年烈火烹油的电商。由于切糕借助了互联网销售这种模式,所以这类食品也开始走上了明码标价的路线。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价格全凭切糕商贩的一张嘴。

在这种情况下,就避免了线下的许多纠纷,同时也让消费者的心里有了一个底。可以说,要不是《舌尖上的中国》+电商的话,说不定切糕就再也没法走出新疆了。

假如没有市场,切糕会因此失传吗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假如没有这两场东风的话,随着切糕市场的不断萎缩,这门手艺接下来会不会就此失传?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夸张。因为就算内地人不买,新疆人也照样会买,只不过市场没有内地这么大而已。毕竟新疆人吃了千百年的切糕,总不能因为在内地卖不出去就不做了吧?

更何况,像这种祖传的手艺,几乎就不可能失传。无论在外面有没有市场,或者能不能卖出去?都不影响这类传统手艺的传承。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像贵州黔西南的长街宴,就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虽然像这种东西并没有商业价值,但它依旧作为一种纪念性的活动,刻印在当地人的血脉中。只要家家户户聚集起来,就能利用各种山里的美食,打造一个古色古香的长街宴会。

此外,还有像浙江台州的弹涂鱼,也是这种情况。其实像弹涂鱼这种鱼类,也就当地人在吃,几乎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但即便是这样,当地人依旧把弹涂鱼的菜谱玩出了花,每家每户的弹涂鱼做法都是千奇百怪。

由此可见,任何民风民俗的东西,即使它没有市场,依旧能被当地人玩的风生水起,这就是传统美食的魅力所在。因此咱们为不必担心切糕会不会失传了,只要有一个新疆人在,那这种传承千年的丝路美食,就永远不会失传。

话说如今的切糕已经恢复正常价格了,你会买吗?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