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更多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战大幕初启

2023-09-09  北京日报  
加入收藏

国产大模型陆续向公众开放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战大幕初启

本报记者 孙奇茹

昨天,又一家科技巨头蚂蚁集团宣布加入大模型战局。前一天,腾讯混元大模型正式亮相,一周以来,国内大模型行业新成果迭出,一批大模型通过备案面向大众开放。大模型“应用战”大幕初启,AI大模型正走向百舸争流的应用创新密集期。

头部企业竞相进入赛道

在昨天的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发布自研的金融大模型。基于该大模型能力的两款产品——智能金融助理“支小宝2.0”和为金融从业专家打造的业务助手“支小助”同时亮相,将在通过备案后上线。

腾讯发布混元大模型、百度宣布千帆大模型平台月活企业数已达近万家、百川智能发布开源大模型并且可免费商用、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面向全民开放……过去一周,国内人工智能热度持续攀升。大模型正从前沿技术加速变成可知可感的产品和服务。不久前,百度、百川等大模型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面向大众开放。记者体验后发现,在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平台,用户直接进入官网,就能体验利用大模型完成制定月度工作计划、旅游规划、歌词创作、撰写招标书等。

“大模型不只是一个新技术,更是一个新世界。”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说。麦肯锡中国区主席、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倪以理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风暴在全球席卷,有望开启一场关系到未来10年的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AI对全球经济的潜在收益将达到25万亿美元,是当前所有企业最重要的赛道之一,而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他说。

应用创新呼唤百花齐放

新技术带来的产业机遇前景可期。在海外,继ChatGPT之后,年营收超2亿美元的AI绘画工具Midjourney、用户数超百万的AI编程工具Github Copilot等首批超级应用已然涌现。

AI大模型在中国的杀手级应用会出现在哪个领域?小冰公司CEO李迪认为,它可能会出现在移动互联网做得没有那么好的领域。蚂蚁集团副总裁、基础大模型负责人徐鹏则提出,只有在擅长领域创造价值并经历一定积累后,才会出现所谓的爆款应用,因此应用生态应更加多样化、更加繁荣,才能反过来推动大模型发展。

作为关键资源的算力紧缺也被视为限制一些公司发展AI大模型的掣肘。李迪认为,算力稀缺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形成了良性的商业模式——如果消耗了很大算力让大模型跟人们聊天,却赚不到多少收益,那么相应的算力紧缺就会很突出;如果消耗算力换取的服务附加值足够高,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他用小冰自身的案例来解释,国内排名前十的车企中有60%的智能座舱里应用了“小冰”,但由于这些合作按调用次数收费,小冰方面根本无法靠收益收回研发成本。而在其与全球流媒体巨头奈飞合作的AIGC动画片《犬与少年》中,仅3分钟的短片就为公司获得了15万美元的回报。“通过获取高附加值的方式消除成本问题,比期待算力成本下降更加有效。”李迪说。

安全隐私保护仍存隐患

把自己的论文上传到网站上,希望AI系统帮忙润色或“查重”,却发现自己的原创文章很快被互联网资源库收录;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交给ChatGPT寻求解决方案,却引发了内部工艺数据泄露风险……类似案例的频频出现,也引发了人们对于AI模型安全隐私保护的质疑。

对于如何解决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的新安全隐患,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开出了“药方”:利用对齐技术为大模型设好紧箍咒。他解释,“对齐”是指系统的目标和人类价值观一致,使其符合设计者的利益和预期,不会产生意外的有害后果。“如果把人工智能看作孙悟空,‘对齐’就是唐僧的紧箍咒。有了紧箍咒,就可以保证技术不会任意使用能力胡作非为。”

不过,何积丰也表示,对齐技术同样面临挑战。首先,人类的价值观本身就是多元且动态变化的,其次,大模型的“有用性”与“无害性”两者之间的目标可能不完全一致。因此,对齐技术不仅考验技术,也审视文化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肖仰华提醒,大模型仍需在长短期记忆、长文本处理、复杂指令理解、约束规划等认知能力方面继续提升,通用大模型的行业优化之路才刚刚开始。(北京日报)

关键词:人工智能      点击(7)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或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人工智能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