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 2024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国考报名工作已于 10 月 15 日正式开始。国考连续六年扩招,且学历门槛明显提升、专业趋势增强,基层岗位仍占大头。今年招录 18948 个职位,3956 1人,净增 2461 人,增幅达到 7%。其中海南省扩招 70.2%,江西省扩招 28.1%,青海省扩招 28% 等,多地扩招突破 20%。此次国考招录依然坚持以基层为导向,面向基层岗位的招录人数占总人数 67.29%。同时,学历门槛提升主要体现在研究生需求的大幅增加。
无论是 24 年应届毕业生,还是一战、二战甚至更多次参加国考的人员,对于扩招都充满期待,国考已连续六年扩招,但扩招的大趋势也并不意味着报考者的意向选择面的扩大,选岗至关重要。在这过程中会受到多环条件的限制,或是应届限制,或是专业、学历、党员、基层工作经历等,还要基于报考人数的变动进行上岸可能性的考量。虽然岗位扩充,但囿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还是有人选不到合适的岗位,甚至没有可报岗位。
(图源:界面新闻)
所以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有不少人发布内容调侃道「今年国考不是很难,半分钟就结束了。」「准备了三个月的国考,在没有硝烟的战场结束了。」「没考四六级,其他条件满足,国考结束」等内容层出不穷,还有表示,「筛选半天只能为国驻守边疆,海拔能比工资高。」其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考岗位更加细化对于人才的要求。
首先,对于应届生的要求,一般是两年内处于待就业的状态,而此次岗位表中更大的比例进一步限制到 2024 年应届毕业生,限 2024 应届毕业生职位有 7330 个,招考数量达到 16954,占整体岗位的 42.86%,可见,对于 2024 应届毕业生而言,仍是较大的利好。而限制应届毕业生的职位有 4520 个,招考数量为 9238,也占到整体岗位的 23.35%,因为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有显著的优势,可选择项更多。
其次,对于学历的要求抬高,高学历人才需求增多,在舆论热潮中被指出这是新一轮学历鄙视。今年大专生能报考的岗位少之又少,仅有 56 个岗位,进一步缩招,与之相反,2024 国考要求硕博高学历人才的岗位数量和计划人数大幅增加。具体而言,今年学历要求硕士及以上的岗位达到 2046 个,比去年增加 814 个,共计 3756 人,比去年增加 1654 人。要求博士的岗位为 24 个,比去年多出 14 个,共计招录 31 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国考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历歧视现象。
(图源:学霸课长)
专业层面,近几年国考招录热门专业中,法学、会计学、财政类、经济学、审计学、计算机类、统计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招录人数一直占比较高。而 2024 年国考仅有 22 人、16 个岗位不限制专业,比去年减少了一半。经济类、财政学、金融类、计算机类、财会类专业是今年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五个专业,招录人数均破万。
从放岗来看,据中公教育提供的统计数据,税务系统 2024 年度拟招 24008 人,约占总招录人数的 60.69%。其次是铁路公安及海关系统,招录人数分别达 2913 和 2307 人。
目前,国考报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截至 17 日 17:00,已有近 46 万人进行报名,比前一日增加了 16 万人,前三天通过审核最大竞争比的岗位当属统计局,过审竞争比为 738:1,其次是竞争比为 719:1 的知识产权局的岗位。一方面主要是报考条件比较宽容,另一方面也出于对于岗位的认可。
关于我国公务员等公共部门岗位的扩招是否会呈长期态势,据《每日经济新闻》,华图教育首席研究员刘有珍向其记者表示,国考扩招的核心是起到表态的作用,表态的方式主要是不会减招,以及条件不会苛刻。同时各个省份也会想各种办法,会在事业编和「三支一扶」等各种「蓄水池」层面做补充。
目前报名进程近乎过半,各省份也呈现不同的报名态势。岗位公布后,从地域上看,广东、山东、北京招录人数位列前三,山东、广东、湖北、北京等地区报岗情况如何?
据官网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17 日 16 时,2024国考工作地点在山东的职位报名人数较多的前三部门是: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共有 18285 人报名,占总报名人数的 74.58%。其中,竞争较激烈的部门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该部门共招 51 人,有 2286 人报名,平均竞争比达到了 44.82:1。
下面聚焦广东省,今年国考,广东省共招考 3325 人,1327 个岗位,招录人数再创新高,相比较去年扩招 553 人,同比增长达 20%。占据「半壁江山」仍是来自税务局的岗位,招 1450人,此外,海关、海事、铁路公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及统计局调查总队也招的人数比较多。截至 10 月 18 日 12:00 的最新数据,广州、深圳、珠海、佛山 4 个地市报名人数超 3000,但深圳的竞争比处于倒数位置。
(图源:粉笔广东)
而在湖北,发布的的岗位共有 768 个,共计招录 1574 人,相比去年 1627 人,减少 50 余人,呈现基本持平的态势。与应届毕业生占据优势的总体定位相同,本次湖北的岗位中,有约九成岗位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这也是应对毕业生积极就业的良好势头。据各地市招录数据统计,湖北招录人数较多的前三个地市分别是武汉、襄阳、宜昌。其中,武汉居第一位,共有 185 个职位,共招 447 人。与此同时,与全国整体招聘趋势相同,湖北招聘继续注重基层导向,531 个县(区)级及以下职位,占总职位数的 83.23%,共招 1137 人,占湖北地区总招录人数的 72.24%。
(图源:湖北省总工会)
截止到 18 日 10 时,湖北地区审查通过人数最多的前五个部门集中在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长江海事局和武汉海关,总报名人数分别为 11053、889、506、442 和 625 人,其中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竞争比达 90:1。
除了上述三个地区,北京招录人数仍名列前茅,2024 国考在北京地区招录岗位 809 个,同比 2023 年国考减少 163 个岗位,招录总人数为 1837 人。需要关注的是,2024 国考招录的中央机关职位主力主要分布在北京地区,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在 2024 国考北京地区招录中,县(区)级及以下和中央机关招录人数在国考总招录人数的占比都处于比较高的态势。全国面向中央机关招录 917 人,仅北京地区就占据了 887 人,占全国中央机关招录人数的 97%。
(图源:中公教育)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17 日 16 时,2024 国考职位中工作地点在北京的职位通过审核总人数为 38463 人。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前三位部门分别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民进中央。而竞争最为激烈的部门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该部门共招 5 人,有 731 人报名,竞争比高达 120:1。从职位来看,竞争最为激励的当属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审查部门(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有 1399 人报名,只招 2 个人,竞争比突破 584:1。
当然,竞争激励的同时,各省份都出现了有部分岗位仍无人报考的情况,所以对于报考者而言,不仅要考虑机构层级、地域等要素,关注报录比和竞争态势,也是报考时重要的考量要素。
在公考培训赛道,既有面向全国进行市场布局的头部企业,面对火热的态势,也有越来越多小微企业逐步进入。在该赛道深耕的头部企业主要是中公教育、粉笔和华图教育,其营收规模基本相当。
国考公告一出,随时而来的是公考培训机构在公考社群关于课程的推送,一方面抓住考生焦虑的心态,也进一步对尚未进行系统准备的考生进行获客,以如何选岗作为公益分享,进而「0基础备考」、「名师速学班」、「国考冲刺课」、「小班辅导」等一拥而上,彰显了考公培训赛道的内卷和火热。
在 10 月 11 日,中公教育发布了 2023 年三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 2.15 亿— 2.55 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126.13%—131%。其中第三季度业绩预计实现净利 1.33 亿—1.73 亿,比去年同期增长 94.93 %—153.54 %,呈现了企业近期良好的发展势头。
而最新公告指出,进入第四季度,新一轮就业服务周期即将开启,谈到的正是国考、以及接下来的多省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伴随考试公告的陆续出炉,对于备考的培训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公也表示,公司各板块的经营表现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需求的增长,从而进一步巩固公司的盈利能力。
视线转向同样在公考培训方面有着硬实力的粉笔,近日刚刚发布了 1 月 9 日上市以来首份半年报。2023 年上半年,粉笔营收 16.82 亿元,同比增长 15.9%,粉笔经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201.2%,达到 2.88 亿元的好成绩。粉笔半年报提到,招录类考试的报名人次在 2023 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粉笔创始人张小龙曾指出,目前公职招录考试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五、六百亿元,中长期有望增至七、八百亿元,但仍是一个较窄的赛道。
目前,公职招录考试培训行业尤存一个增长悖论,主要是由于公职招录考试的通过率极低且稳定,导致一家公司招收的学员越多,通过考试的学员却不一定相应增加。
对此,粉笔积极应对,紧抓通过率。除了限制招生规模,还对学员学习加强监管,围绕学员通过率进行教师考核。这是企业面对日益庞大的公考培训,不一味追求量的规模扩大,还在质上下足功夫的发展趋向。因为,报班者对于企业的信任,最好的回应便是用成绩——通过率说话。
华图并未公布具体的报告数据。虽然在前几年受疫情影响,公考培训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但当前整体发展态势回温、趋好。
对于公考培训企业而言,对于盈利必然有一定的追求,但基于参培人,企业能否在课程体系打造、课程内容细化与对焦考试,以及服务配套方面进一步完善,关系到企业能否真正在火热的风口期过后,依然走得远、走得稳,达成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当然,目前很多头部企业也在积极开拓职业教育、AI 教育等多项业务,在拓展创新的同时,也要做好常规业务的精进,不可忘记为什么出发。
国考连续六年扩招,不仅对于人才创造了更多机会,也对于相关赛道的企业创造了新的机会。当然,岗位增多的「喜」,仍有无岗可选的「忧」,也有因为限制性条件没法选到心仪岗位的情况,不过,可以窥见,国家正通过系统性的人才选拔积极为人才,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打通工作的闭环。人生是原野,不是轨道,在「喜」与「忧」之间,打通多线选择的可能。